天天看點

中東危機外溢阿拉伯海

作者:決策與資訊雜志
中東危機外溢阿拉伯海

中東危機逐漸由以哈戰事轉向以伊沖突,地區沖突影響外溢,今後阿拉伯海可能迎來更多波瀾。

自去年10月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中東拉開了新一輪動蕩的序幕。加沙戰事延宕,沖突擴散更新,逐漸演變為以伊朗為首的伊斯蘭什葉派武裝與美、以等兩大陣營的沖突沖突。伊拉克什葉派民兵與美國武裝部隊、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相繼交火,葉門胡塞武裝甚至将戰火延燒至紅海、蘇伊士運河,全球航運和供應鍊安全面臨嚴重威脅。今年4月以來,伴随伊朗與以色列爆發激烈沖突,伊斯蘭什葉派武裝與以軍在更大範圍對抗,沖突波及面已逐漸由地中海、紅海向阿拉伯海外溢。

危機蔓延傳導

事實上,阿拉伯海的平靜已被打破。2023年12月,印度稱其“MV Chem Pluto”号油輪在阿拉伯海遭遇伊朗襲擊,印度海軍随即向阿拉伯海部署三艘飛彈驅逐艦。這也是胡塞武裝引動紅海危機以來,首次發生在紅海以外水域的襲擊。今年4月随着以伊沖突更新,伊朗革命衛隊在格什姆島和霍爾木茲島之間扣押了一艘以色列貨船“白羊座号”。據稱,該船貨物主要運往土耳其、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部分集裝箱還運往美國。伊朗在此關鍵地帶扣船,極易引發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波斯灣等關鍵能源航道供應鍊風險,導緻危機向國際貿易要道阿拉伯海擴散。

新疾舊患疊加

阿拉伯海位于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之間,是印度洋的一部分。北部為波斯灣和阿曼灣,西部經亞丁灣銜接紅海,是聯通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等全球關鍵能源航道的主要海域,也是美歐、亞非國家海上貿易的主要物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葉門危機、巴以、伊以沖突的影響下,該海域新疾舊患交織,傳統與非傳統問題交織,安全形勢堪憂。

中東危機外溢阿拉伯海

首當其沖是地區沖突外溢引發的安全威脅。巴以沖突、紅海危機持續發酵,周邊國家社會動蕩、阿拉伯海安全形勢惡化。索馬裡地區海盜團夥重趨活躍,并且與暴恐組織勾結,出現陸海關聯的新趨勢。據阿聯酋《國家報》等媒體披露,非洲索馬裡海盜等團夥劫持的商船被轉移至阿拉伯海附近國家,成為犯罪組織“拜碼頭”、暴恐組織賺取黑金的新方式。更有甚者,海盜團夥開始效仿胡塞武裝,在紅海和阿拉伯海襲擾船隻趁機作亂。

其次是全球物流航運受阻。胡塞武裝用反艦飛彈、無人機、海上小型艦艇等多種方式襲擊美以軍隊,打擊範圍和目标逐漸擴大。胡塞武裝熟悉該海域,實戰經驗豐富,并且有伊朗支援,與美以的持久戰可能波及更廣範圍。歐美、亞洲貿易船隻繞行好望角已成為當下替代紅海的可行方案,但紅海危機一旦蔓延成阿拉伯海危機,全球物流航運和供應鍊安全将遭受更大威脅。

再次,阿拉伯海非傳統威脅凸顯。阿拉伯海域自然環境複雜,周邊非洲國家、海灣國家、印度等多年來飽受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地區國家生存環境惡劣,經濟衰敗,難民危機和人道主義災難相伴而生,若爆發大規模危機,将産生一系列連鎖危害。

影響阿拉伯海安全的主要角色

近期看,在中東、非洲、南亞等多地危機關聯的背景下,阿拉伯海安全風險正在上升,三大角色值得高度關注。

一是葉門胡塞武裝。胡塞武裝被美西方稱為伊朗“抵抗軸心”的重要成員,是葉門伊斯蘭什葉派反政府武裝,以反美、反以、反西方為基本意識形态。該武裝在與沙特等國多年交戰中實力急速上升。巴以沖突爆發後,胡塞武裝成為伊朗支援的首要反美反以力量。該武裝扼守曼德海峽,多次以封鎖海峽為要挾,主要針對以色列及美西方國家船隻在紅海和阿拉伯海航行。胡塞武裝的襲擊形式包括通過直升機或艦艇登輪挾持船舶并轉移至其控制區域;利用無人機襲擊發射爆炸裝置襲擾;發射飛彈襲擊船舶等。由于阿拉伯海關聯地區安全形勢複雜,目前該武裝針對海上船隻的襲擊範圍增大,國際船隻被誤判誤傷風險上升。

中東危機外溢阿拉伯海

二是伊朗。胡塞武裝發起紅海危機時,美國指控伊朗深度參與紅海商船襲擊行動,并提供情報給胡塞武裝,遭伊朗否認。今年4月面對以色列襲擊,伊朗走上台前強力反擊。以伊沖突範圍若繼續擴大,伊朗有可能在阿拉伯海發起襲擊行動。伊朗已多次警告,一旦危機更新,将“關閉紅海、霍爾木茲海峽等重要海上航線”。

三是暴恐和海盜勢力。阿拉伯海是國際暴恐勢力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海域毗鄰的南亞、中東和非洲是國際三大暴恐源,暴恐組織最多、最集中、最危險。其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巴以、以伊沖突之機,在叙利亞、伊拉克等地卷土重來,參與地區戰争,擾亂地區安全;“巴塔”、“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等組織在南亞重趨活躍,經由阿拉伯海沿岸國家跨境勾連其他暴恐勢力;“索馬裡青年黨”“伊斯蘭國西非省”等跨越非洲東海岸向阿拉伯海逼近,與海盜等幫派勾連密切。索馬裡海盜在亞丁灣海域活動猖獗,胡塞武裝襲擊商船更使索馬裡海盜蠢蠢欲動,一旦掌握類似胡塞武裝的武器裝備和襲擊方式,其威脅将更甚。

長期看,阿拉伯海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近年,因中東、非洲國家動亂難平和美對華戰略博弈的地區考量,美國及其盟國日益意識到維護西印度洋利益的重要性。尤其是美、印等國正逐漸将目光轉向阿拉伯海,可能将阿拉伯海作為地區博弈試驗場。

2020年11月,由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組成的“四方國家”已在北阿拉伯海舉行馬拉巴爾海上演習。此後該海域的軍演活動層出不窮。2023年6月,印度海軍派出兩艘航空母艦和戰鬥機群,在阿拉伯海軍演,大展其軍事實力。巴以沖突以來,美國海軍加強在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的部署,并派出“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号航空母艦戰鬥部隊以及飛彈驅逐艦和巡洋艦;印度也計劃增加大量駐阿拉伯海的軍艦。除此之外,美西方國家在阿拉伯海積極部署港口和交通線,以打通其與印度洋沿岸地區國家的航道連接配接。2023年6月,美國、印度與沙特、阿聯酋等國準備開展走廊建設計劃,美計劃在中東國家建設鐵路,通過港口海運連接配接到印度。美、日也在與沙特合作,在沙特吉達港、達曼港加大投資力度,為其海上布局增加籌碼。

中東危機外溢阿拉伯海

随着美西方國家向阿拉伯海展開部署,演練危機時刻的封鎖和控制關鍵海域和海上通道的能力,阿拉伯海逐漸成為受中東危機外溢波及的敏感地帶。如何在應對地區危機和新一輪大國博弈中搶占先機,維護本國戰略利益,已成為相關國家躲不過繞不開的安全難題。

來源:“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微信公衆号

作者:孫冉

編輯:胡梁

【聲明:本号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他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