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作者:高山立而深海行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道德經》第76章 暨平衡月 ^19

十五、沒有剛猛的精進心,道很難修。

在老子對剛柔的運用中,始終是剛柔并濟的。尤其是對自修之道,若沒有剛猛的精進心,道很難修。

是以,真修行要從三點上修出自己的剛勁堅定: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第一,願力要宏深。

所謂發願,就是把事情做成的決心。

發願這件事,與宗教無關,隻要看兩點:

  • 一、自己是否有強烈的改變意願;
  • 二、改變以後,能否利益更多人?

當我們的願望足夠美好、遠大、利他時,這股力量就會打動自己的心——願力是人生的第二次生命,因為心中有一股力量被激活,未來有一個方向被點亮。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願力比努力更重要,因為努力是身動,而願力是心動。

隻要願力足夠宏深,修行之路就會順暢,任何人都左右不了他,任何障礙都阻止不了他。因為,由衷的願力會幫他擺脫過去的慣性,進入全新的生命軌道。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第二,修行要抱一。

世上修行之法千千萬,不要在方法上一直徘徊。方法沒有最好的,隻有最适合的,再高深的功法,沒有基本功打底,誰也練不了。

修行要抱一,“抱一”就是要紮根,深根固柢才有可能成功。

修身不能多其事,修道不能多其門——多事會讓人疲憊于外、神亂于内;修道也一樣,紮紮實實抓住一本經典來學,比什麼都淺嘗辄止要有效率得多。

過河隻需要一條船,若腳踩兩條船,最後肯定會跌到水裡。是以,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第三,操守要堅定。

願力是選擇做什麼,操守就是選擇不做什麼,就像一個人立志要鍛煉,就要與懶惰說再見一樣,如果想修品質,又在某些事上不肯限制自己,這種天人交戰最消耗能量。

人生中,拿起不難,放下誘惑最難,枯淡處煉心是修行一個難跨的坎。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中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這個“勤”是中性詞,不是指勤勞,而是指勞作。

人要給自己建立一個隔絕是非和誘惑的屏障,然後才能與那個不道的自己決裂,坐擁“終身不勤”的效用。

因為,心能安定時,一切力量都在自身,再也不必四處奔破、上下求索了。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修道之事,謀求的是超越人世間所有成功的最大成功,這是逆天行事,需要有異于常人的剛猛有為,才能走向天道的柔弱無為。

若能做到以上三點:願力宏深、修行抱一、操守堅定,即使根基再薄弱,持之以恒也能成功。

反之,如果做不到這三點,即使是上根上器,即使道在眼前,也隻能望洋興歎。

是以說,修行之事,沒有剛猛的精進心,道很難修。

修行要抱一,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連載664)

更多有趣内容(可直接點選浏覽):

  • 道德經與打坐~第01章:衆妙之門 - 為什麼要靜坐
  • 道德經與打坐~第76章(上):處柔處弱 - 點亮七盞燈7:德力燈
  • 道德經與打坐~第76章(下):逆境中保持感恩,是意識已高度進化

其他推薦(可直接點選浏覽):

  • 福報是“給出去的”
  • 道德經,不管用?
  • 川字紋中的“斬子劍”
  • 陰功積德,才能改變面相
  • 福報是“給出去的”
  • 功夫都是平時練出來的-練的時候厲害,挑戰來了才厲害
  • #如何了解道德經的道法自然?#
  • #怎樣才是符合《道德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