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作者:北京東城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東城區是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承載區,也是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城”。近年來,東城區圍繞建構“一軸、兩區、五帶、五城”的文化發展格局,充分挖掘區域内博物館資源,緻力于轉化文化遺産資源優勢,不斷展現更豐富、多元、精彩的城市文化魅力。依托區内豐厚的文博資源,“東城融媒”特别策劃推出文博科普欄目《2024文博周曆——此“物”怎講》,每周帶你認識一件文物。

太和殿脊獸

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衆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中國博物館學會于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近年來,随着大陸博物館事業持續發展,博物館教育、研究職能得到進一步發揮,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

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始終緻力于将博物館資源整合利用,成立教育中心、開展研學活動、編輯出版科普圖書、錄制線上課堂等,為在青少年群體中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周為您推薦的是故宮太和殿脊獸,這些曾經蹲在屋頂上不起眼的小怪獸,現在已經是以故宮為主題的各類童話圖書、科普知識的形象之一了,還衍生出了以他們為主角的兒童話劇、文創産品等。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在古建築中,建築的功能始終是處在第一位的。在滿足了特定功能之後,藝術效果則是使用的又一需要,即追求建築之美。紫禁城宮殿建築構架既堅固,又工整精緻,極富藝術魅力。紫禁城内的宮殿樓閣、亭榭軒館,多為琉璃瓦頂,

宮殿區大部分飾以黃色,花園等處用各色琉璃裝飾。屋面之上裝有吻獸、吻鎖、帽釘,檐頭有溝頭、滴水,皆根據建築物的使用功能、所處環境和等級差别來确定。屋頂上的小怪獸,又稱脊獸,是一種傳統的雕塑作品,用來裝飾和保護屋脊。檐角走獸數按照建築等級選取,以奇數三、五、七、九排列,最多為九個。太和殿是紫禁城内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又叫金銮殿,是祭祀和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它的屋頂則多加了一隻行什,共十隻,成為整個中國古代建築中最獨特的形式。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這十個脊獸依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獬豸、狻猊、鬥牛和行什。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龍、鳳和獅子了,那麼其他的幾隻脊獸又有怎樣的來曆呢?一起來看看吧:

海馬:中國古代傳說中海中的瑞獸,可在海浪中奔跑如飛,身上往往帶有火焰,是驅除邪惡和展現吉祥的象征。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天馬:中國古代傳說中日行千裡的駿馬。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押魚:中國古代傳說中魚獸混合的吉祥動物,能祈雨,滅火防災。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獬豸:為傳說中的動物,似牛,一角;或說是神羊,能區分正直與邪惡。《異物志》中雲: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中,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咬不正者。古代執法官的帽子稱獬豸冠,以表示像獬豸般是非分明。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狻猊:原為獅子漢語的古稱,後來在明代變成神話角色,龍生九子的其中之一,形如獅,喜煙而好坐,是以一般會在香爐上出現,随之吞雲吐霧。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鬥牛: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屬虬螭類,牛頭,身上有龍鱗。《宸垣識略》中記載:“西内海子中有鬥牛,即虬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旁,及金鳌玉蝀坊之上。”明朝有鬥牛紋的賜服。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行什:中國古代建築上的脊獸,僅在太和殿殿脊上可見。因為排行第十,是以被稱為“行什”。其手拿金剛寶杵,會降魔,有翅膀,是傳說中雷震子的化身。

文博周曆 | 穿越古今的“獸”護

從太和殿的屋脊上,我們看到其中隐藏了無盡的曆史與文化:脊獸所處的位置,在垂脊、戗脊的下端,正是幾坡瓦隴上端的彙合點,為封護蓋住交會線的連磚的上口,必須在連磚上覆寫脊瓦;因其斜下,若無措施不免有下滑之虞,故在交梁上需用多數鐵釘加強,為掩飾鐵釘的痕迹,于是在釘帽上加飾了一系列的小獸形象,起到美化建築的作用。

雖然脊獸最初的功能是對建築起到保護作用,但是在曆史的演變中被賦予了更多文化内涵,進而讓現代社會能更多地感受和傳承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擁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文物蘊涵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等,為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提供了寶貴資源;針對文物價值認知、展示傳播的迫切需求,持續深化基礎性研究,推動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了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文圖:呂露 趙春鳳 張冰 張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