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作者:晶報

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的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在今年迎來了20周歲的生日。

在首屆文博會就誕生的文博會分會場模式,不僅是文博會主會場的延伸和重要補充,更是深圳各區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展示交易平台。20年來,從首屆的1家增加到今年的52家分會場,這些多姿多彩的分會場如同衆星拱月,與主展館交相輝映,繪出深圳一年一度文化創意産業的“高光時刻”。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大浪覔文化創意園成為第二十屆文博會分會場。

文化賦能商業

近日,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釋出關于認定第二十屆文博會分會場的通知,認定52家機關為第二十屆文博會分會場,位于龍華區的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再次出現在名單之中。

覔文化創意園是以市級文化創意園為目标打造,以文化融合商業為宗旨,以中國最美書店品牌為核心,集人文、藝術創意、閱讀、夜間經濟等多主題形塑與深化的區級特色産業園區。往前追溯,要從1991年一家在寶安石岩創辦的、僅有10多平米的友誼文具店說起。2001年随着圖書行業的興起,文具店更名為友誼書城,打造成了深圳實體書店行業旗幟鮮明的老字号品牌。在面對行業不景氣和競争加劇的情況下,友誼書城尋求突破,以“城市家庭大書房”為品牌定位,以書為本,以書為媒,通過“圖書+”的業态創新,融合文創、咖啡、教育、文化活動等業态,于2014年推出首家覔書店。此後,從深圳出發,覔書店在全國範圍開設了31家門店,在深圳、東莞等地的門店多次榮獲“中國最美書店”稱号,不斷發揮深圳出品的文化影響力。

在去年第十九屆文博會上,由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友誼書城有限公司承辦的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分會場活動就在覔書店後浪新天地店正式啟幕。活動以“尋妙覓趣 美在龍華”為總主題,設計多個有顔值、有趣味、有交易的多業态子主題活動,集名家見面簽售、戰略合作簽訂、文旅産業展示、商文旅融合主旨演講等多元化活動為一體,分會場現場更是上千家知名文創品種彙聚,上萬種好書新書展銷,十多家戰略合作夥伴現場簽約。

其中最吸引深圳市民的一點在于,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分會場大咖雲集。2023年6月3日分會場開幕當日,著名作家、“中國好書”獲得者胡學文便攜新作《跳鯉》閃亮登場,舉行了“普通人的光彩人生”主題分享會,與現場的讀者粉絲一起暢聊普通人在現實生活中那些熠熠生輝的閃光點,為現場讀者帶來不同一般的閱讀體驗。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大浪覔文化創意園成為第二十屆文博會分會場。

深圳市友誼書城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玲介紹,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從2016年起就作為文博會分會場,力求每一次都能給大家帶來驚喜和豐盛的收獲。“今年的活動有四大亮點,分别是以集中式動漫産業項目簽約拉開活動大幕、以國風唐韻彰顯文化自信、以主旋律‘出圈’動漫創作新主流和以大量經典以及潮流IP原創和與聯名産品齊聚來呈現文創新價值。”

據悉,本次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分會場策劃了以“動漫創未來——龍華區首屆動漫文化展”為主題的活動,以“1+5+N”為活動架構,拟邀請國内外多個知名IP版權商、多家國内重點出版社、知名文創品牌、文化行業各界大咖等齊聚龍華,開展為期十天集動漫展覽、項目簽約、知名作家簽售會、主題書展、IP聯名周邊展、COS大賽等多類型子主題活動,将展覽、交易、交流、比賽、體驗等多元文化體驗融合在一起,集中展示中國動漫産業發展的最新成果、發展态勢和前沿趨勢。

作為文博會年輕的分會場,何玲認為,文博會極大激活了文化創意産業細胞,同時給予了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區内商業很好的賦能,該園區所在地已被龍華區推選為龍華經典商旅融合路線。“文化為商業賦能,文化融合商業、驅動商業、繁榮商業,在大浪覔文化創意園區得到了很好的诠釋和實踐。”

從單一走向多元

2004年11月18日,首屆文博會在原深圳高交會館拉開帷幕。同一時間,在15公裡外的龍崗區布吉鎮大芬村,也是好戲連台,海内外賓客雲集。作為當屆唯一的分會場,大芬村接連推出美術産業發展論壇、千人油畫創作表演、美術作品博覽及展銷、“大芬畫意”專題文藝晚會、書畫精品拍賣會等一系列活動,令人目不暇接。

大芬油畫村從1989年開始起步,但真正進入跨越式發展時期是從首屆文博會所在的2004年開始的。為了迎接首屆文博會,龍崗區、布吉鎮和布吉村三級投資1000多萬元對大芬村進行了二期環境改造;大芬油畫村美術産業協會正式成立;大芬油畫村被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大芬油畫人還登上了央視,參加《對話》節目錄制……

文博會不僅為大芬村帶來了更高的知名度,透過文博會這扇視窗,2005年大芬油畫村油畫銷售額翻了一番,油畫經營市場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此後的每一屆文博會,大芬村從未缺席。依托文博會,大芬油畫村被打造成為集展覽展示、特色文化、觀光休閑于一體的代表深圳國際化文明城市形象的國際藝術街區,遠期将建設成為深圳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東部新引擎,珠三角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産業集聚區。

2006年5月18日,第二屆文博會盛大開幕。這一屆,文博會分會場從1個擴充到了6個,水貝珠寶項鍊街區成為“六分之一”,國内外賓客組團前往水貝珠寶觀展打卡。水貝珠寶不僅賺足了目光,更為商家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訂單,也由此和大芬油畫村一樣邁上了跨越式發展之路。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曆屆文博會大芬油畫村分會場

而後,羅湖區又在2012年第八屆文博會籌備期間,将筍崗片區的工藝美術專業市場和水貝片區的珠寶市場強勢整合,分别以深圳工藝美術集聚區和深圳珠寶集聚區的名義申辦文博會分會場,赢得了組委會的高度認可,也取得了良好的辦展效果。

其中,深圳珠寶集聚區由水貝珠寶和田貝東方珠寶聯合舉辦。集聚區主要從事國内外黃金珠寶首飾的設計研發和展示交易,集中了14個珠寶交易中心和1600多家黃金珠寶生産經營機關,占據當時全國黃金珠寶近50%的市場佔有率,整體品牌地位得到業界公認。

集聚區的出現,使得地域相鄰、主營業務相近的企業之間實作優勢互補,走上“整合營銷”的“集團軍”作戰之路。之後,集聚區式分會場模式也推廣到深圳其他區。在第九屆文博會上,集聚區分會場由2家擴充到了6家。聚區式分會場模式為進一步推動深圳文化創意産業集聚區建設、引導産業叢集化發展、增強産業的整體競争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第九屆文博會期間,各分會場總成交金額達821億元,占文博會總成交金額的49%;分會場共舉辦活動444場,占文博會各類配套活動總量的74%。

在今年的52個分會場名單中,深圳珠寶集聚區依然榜上有名,如今該集聚區包含了水貝壹号、水貝銀座、金展珠寶、京基水貝、水貝萬山、水貝金座、水貝國際、特力珠寶、水貝珠寶多家企業,實作了強強聯手、強者愈強。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2023年第十九屆文博會大鵬所城分會場。

20年,從1到52,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分會場的數字變化勾勒出文博會拉動深圳文化産業發展的軌迹。通過分會場的申辦和籌辦,大量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産業領域,投資建設文化産業園區,培育形成了一批市級及市級以上的文化産業園區,推動了一大批深圳文化産業園區和企業的轉型更新,使其發展壯大,并成為全國乃至國際頗具影響力的文化産業基地。分會場成為推動文博會發展、促進交易、提升品質的重要支撐。

2015年12月,在深圳文化創意園區發展高峰論壇上,時任上海社科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說:“文博會大旗11年屹立不倒,分會場功不可沒。分會場像樹根一樣,把營養源源不斷地吸收進來。文創産業重塑了深圳地理,地緣因素将成為文創發展的重要因素。”

2024分會場:400項活動等你來

分會場作為文博會主會場的有機延伸和重要補充,對深圳文化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擴大行業影響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文博會認定的52家分會場中,福田區7家,羅湖區4家,南山區12家,寶安區9家,龍崗區13家,龍華區6家,大鵬新區1家。近期,晶報記者從文博會分會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本屆文博會分會場策劃近400項産業特色鮮明、文化内涵豐富、交易功能突出、公衆參與度較高的展示交易活動。

據悉,本屆文博會各分會場深入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切實落實深圳“20+8”産業叢集工作部署,積極把握新質生産力對數字文化産業帶來的變革與機遇,全面探索數字創意賦能文化産業的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态,展示數字創意産業的最新技術和應用場景,推動項目合作交易,努力營造數字創意産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其中,雅昌藝術中心舉辦“數智技術賦能,呈現和合之美”藝術活動、戶外劇場“未來協奏曲”人工智能音樂會、紅樓夢文創與數字呈現、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數字藝術展等活動,展現藝術與科技、傳統與現代等多種元素融合的新場景。DCC文化創意園以“開源共創”“人工智能+”“人機共生”“藝術想象”為主題,展現開放複合、模态多元的智慧社群盛景,策劃複合型會館、實驗性裝置藝術展場、藝術雕塑造景體驗場等七大子產品,呈現多場景堆疊融合的4D異形空間,展示“文化+科技”的全新業态。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2023年第十九屆文博會華僑城甘坑新鎮分會場。

今年,各分會場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在活動策劃上更加突出文博會的産業屬性和交易功能,越來越多的分會場立足自身文化産業資源基礎,策劃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新品釋出、項目投融資、訂貨對接等活動,充分彰顯文博會的産業屬性,強化文博會交易實效。如羅湖珠寶集聚區分會場借助IP、電商等多管道賦能産業創新和項目交易,強化珠寶産業與IP平台戰略合作,策劃珠寶電商看貨會、交易季、采購季,便利一站式珠寶批發采購,助力企業品牌打造,拓展營銷管道。1980油松漫城産業園緊密結合當下AI熱潮,展示以AIGC為代表的智能應用程式對文化創意領域的沖擊與變化,積極推動重大項目簽約,開展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發起簽約儀式和重大項目引進、代表企業入駐、産品和項目交易簽約。

多家分會場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組織策劃多種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活動,多方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寶安區寶立方分會場以非遺主題商業空間為亮點,與廣東百師園攜手打造“時尚空間美學-非遺主題博物館”,通過“百位大師主題非遺展+非遺科普教育”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遞非遺工藝的美學價值,推動實體商業的“文化突圍”。華僑城甘坑新鎮分會場以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都市田園為主陣地,圍繞“國風·國潮”釋出沉浸式國風體驗活動和二十四史書院沉浸式穿越劇,并舉行甘坑古鎮采青節,以品牌活動集聚人氣,促進文旅消費。

晶報特别報道|漫步街區,文博會在家門口等你

▲2021年第十七屆文博會深圳古玩城分會場。

同時,多家分會場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進一步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交流合作,策劃深港澳文創市集、數創成果交易、産業交流、青少年研學體驗等活動,彰顯大灣區文化融合發展活力,推動實作雙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赢。如大視界國際影視文體産業園策劃舉辦“2024灣區動作影視周”,邀請國際知名動作影視導演、國術指導、動作特技演員齊聚一堂,開展動作影視發展與創新交流會、青年影視文化人才大師班分享會、新媒體短劇高品質項目交流大會、“影向未來”科影融合體驗展等11項活動。深澳國際文化科技園以“同根同源深澳共繪同心圓”為主題,通過重點文化産業項目簽約、優質文化企業引進、深澳直播節、深澳女企業家交流等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促進深澳兩地文化産業深度融合,獻禮澳門回歸25周年。

此外,本屆文博會分會場包括華僑城創意園、南頭古城、大芬油畫村、華僑城甘坑新鎮、招商蛇口文創集聚區、大鵬所城等首批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文化内涵豐富,業态多元,是著名的旅遊打卡點。其中,南頭古城、招商蛇口文創集聚區特色文化街區還是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這些分會場将會通過活動,集中展示出深圳文化旅遊融合和文化消費的特色和亮點。

來源|晶報APP

記者:林菲

編輯:陳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