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作者:北京东城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东城区是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也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近年来,东城区围绕构建“一轴、两区、五带、五城”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区域内博物馆资源,致力于转化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不断展现更丰富、多元、精彩的城市文化魅力。依托区内丰厚的文博资源,“东城融媒”特别策划推出文博科普栏目《2024文博周历——此“物”怎讲》,每周带你认识一件文物。

太和殿脊兽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大陆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将博物馆资源整合利用,成立教育中心、开展研学活动、编辑出版科普图书、录制线上课堂等,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周为您推荐的是故宫太和殿脊兽,这些曾经蹲在屋顶上不起眼的小怪兽,现在已经是以故宫为主题的各类童话图书、科普知识的形象之一了,还衍生出了以他们为主角的儿童话剧、文创产品等。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在古建筑中,建筑的功能始终是处在第一位的。在满足了特定功能之后,艺术效果则是使用的又一需要,即追求建筑之美。紫禁城宫殿建筑构架既坚固,又工整精致,极富艺术魅力。紫禁城内的宫殿楼阁、亭榭轩馆,多为琉璃瓦顶,

宫殿区大部分饰以黄色,花园等处用各色琉璃装饰。屋面之上装有吻兽、吻锁、帽钉,檐头有沟头、滴水,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所处环境和等级差别来确定。屋顶上的小怪兽,又称脊兽,是一种传统的雕塑作品,用来装饰和保护屋脊。檐角走兽数按照建筑等级选取,以奇数三、五、七、九排列,最多为九个。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又叫金銮殿,是祭祀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它的屋顶则多加了一只行什,共十只,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建筑中最独特的形式。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这十个脊兽依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獬豸、狻猊、斗牛和行什。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就是龙、凤和狮子了,那么其他的几只脊兽又有怎样的来历呢?一起来看看吧:

海马:中国古代传说中海中的瑞兽,可在海浪中奔跑如飞,身上往往带有火焰,是驱除邪恶和展现吉祥的象征。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天马:中国古代传说中日行千里的骏马。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押鱼:中国古代传说中鱼兽混合的吉祥动物,能祈雨,灭火防灾。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獬豸:为传说中的动物,似牛,一角;或说是神羊,能区分正直与邪恶。《异物志》中云: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中,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咬不正者。古代执法官的帽子称獬豸冠,以表示像獬豸般是非分明。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狻猊:原为狮子汉语的古称,后来在明代变成神话角色,龙生九子的其中之一,形如狮,喜烟而好坐,所以一般会在香炉上出现,随之吞云吐雾。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斗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属虬螭类,牛头,身上有龙鳞。《宸垣识略》中记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旁,及金鳌玉蝀坊之上。”明朝有斗牛纹的赐服。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行什: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脊兽,仅在太和殿殿脊上可见。因为排行第十,所以被称为“行什”。其手拿金刚宝杵,会降魔,有翅膀,是传说中雷震子的化身。

文博周历 | 穿越古今的“兽”护

从太和殿的屋脊上,我们看到其中隐藏了无尽的历史与文化:脊兽所处的位置,在垂脊、戗脊的下端,正是几坡瓦陇上端的汇合点,为封护盖住交会线的连砖的上口,必须在连砖上覆盖脊瓦;因其斜下,若无措施不免有下滑之虞,故在交梁上需用多数铁钉加固,为掩饰铁钉的痕迹,于是在钉帽上加饰了一系列的小兽形象,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

虽然脊兽最初的功能是对建筑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在历史的演变中被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从而让现代社会能更多地感受和传承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文物蕴涵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了宝贵资源;针对文物价值认知、展示传播的迫切需求,持续深化基础性研究,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图:吕露 赵春凤 张冰 张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