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市英雄 50期 | 培養“娃娃工匠”,他把木工活搞出了新意思~

作者:晶報

一場大雨過後,龍華區1980科技文化産業園内鳥語花香,沿着園區中心水池右轉,手沖咖啡、花漾手作、貓咖體驗等創意工作室林立,文藝氣息十足。步行沒多久,便來到位于園區6棟103号的益木工坊,也是我們此次探訪的目的地。

工坊裡,溫暖的原木刨花留下的淡淡木香,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靜下來,牆上安置着刨子、鋸子、鑽頭等各式工具,車床和工作台上,零散放着一些未完成的作品;目之所及皆是木藝,小坦克、小卡車、音樂盒、小飛機等各式玩具擺件,戒指、手镯等各類木藝小飾品、小家具,都以活潑而質樸的氣質,藏在某個隐秘空間裡,等着來訪的人去發現去遊戲……

城市英雄 50期 | 培養“娃娃工匠”,他把木工活搞出了新意思~

吳必成

吳必成,這間工坊的主人,一名“95後”。從去年11月來到這裡,他自己繪圖設計施工,用兩個月時間,親手打造了這方木藝天地。

過有創造力的“木匠生活”

“木頭槍和真槍的發射原理一樣,拉栓之後,瞄準三點一線,對準目标發射;小朋友家裡閑置的玩具車拆下來,我們為它重新設計一個主體,就能改造成登月車……”在工坊裡,吳必成向我們講解着工坊裡那些好玩兒的木制品的設計理念,說起了他的木工夢。

對吳必成來說,成為“木匠”是一種機緣巧合。大學時期的吳必成學的是工業設計專業,到大二時,學校剛好設立專業的木工實驗室,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整個大學期間,一邊上課一邊跟着木工師傅學習傳統木工技藝。

城市英雄 50期 | 培養“娃娃工匠”,他把木工活搞出了新意思~

吳必成潛心木工手藝。武瑩/圖

不同于傳統家具類木制品制作,用創意手工的方式延續樹木的靈魂,讓他們變成一種“有用的東西”——這種滿足感,更讓吳必成着迷。磨一把木槍、做一個八音盒,于是,從學習木工基礎知識開始、鑽在實驗室裡玩木工,到向師傅讨教學藝,再到以創新、潮流的設計征服衆人,吳必成更堅定了做一名創意“木工匠人”的信心和決心。

2017年大學畢業後,吳必成留校擔任木工講師。一年後的2018年6月,吳必成決定來深圳發展。“木工在新時代的發展,不能僅僅隻靠傳承人去搖旗呐喊,而是要通過傳統木工技藝和工業設計思維的結合,讓優秀的文化沉下去、普及開。”循着這樣一條規劃,2019年3月,吳必成和朋友合夥在南山區的一座山裡,成立了屬于他們的第一間木工坊。

城市英雄 50期 | 培養“娃娃工匠”,他把木工活搞出了新意思~

吳必成帶領小朋友做木工。

談及選擇在深圳開木工坊的原因,吳必成如是說:“小朋友的創意是最天馬行空的,讓孩子們在動手中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能夠更好地傳承木工技術。而深圳這個城市年輕人多,思維也比較超前,許多年輕家長願意讓小朋友嘗試新的教育體系。”

但這段時間也讓吳必成意識到,僅靠“閉門式”的宣傳力量有限,吳必成認為必須推出品牌,讓“益木工坊”成為公益的兒童木工品牌,讓更多人了解。于是,吳必成和他的合夥人決定将工作室搬到龍華民治的1980文化園裡,正兒八經地開起了“益木工坊”。

工坊裡培養“娃娃工匠”

和普通的木工制品不同,吳必成更加注重孩子們的喜好。一把30厘米長的手槍可以是打連發皮筋的玩具,一個小小的木偶人可以是放在車内的香薰玩偶,做一個音樂盒、一輛小汽車,孩子們都開心得不得了。吳必成發現,大家太喜歡這片天地了。

“木工坊就是要抓住孩子們創造能力的‘巅峰時期’,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吳必成說,“我們以木頭為載體,以玩具為表現形式,用小朋友喜歡的人物或主題,比如奧特曼、小動物、小卡車等去做DIY創作,提高他們的興趣點,同步傳遞鋸切榫卯等木藝知識,盡最大可能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

益木工坊的創意木工體驗,不僅在小朋友心裡種下一顆木藝啟蒙的種子,更通過與潮流IP結合,真正成為可以捧在手心的一件藝術品。

城市英雄 50期 | 培養“娃娃工匠”,他把木工活搞出了新意思~

外國友人也對中國木工愛不釋手

四月是益木工坊的公益主題月,自工坊成立以來,每年定期會給深圳的學校、社群帶去公益的木藝制作,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接觸到傳統的木工技藝。不少學校也慕名而來,想邀請吳必成為他們進行校園木藝課程開發。

其中就包括距離益木工坊不足兩百米的龍華區松和國小附屬智慧星幼稚園。“在學校開設工藝課,除了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設定完整的課程體系,還要培養專業的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做木工,還需要向他們灌輸創意、設計等方面的能力。”現在,吳必成和他的專業團隊,正在把“益木工坊”這個空間變為真正的課堂,涵蓋木工課堂體系、木工教室規劃、木工教師培養等方面,為深圳的幼稚園、中國小校提供木工教育“全案服務”。

來這裡體驗“周末木匠”

Ruby,一名被保送的24屆準武漢大學新生。在等待入學的時間裡,她選擇來到益木工坊,成為一名“木工”,跟随吳必成玩木頭、做新媒體營運。一方面木頭本身就很容易讓人安靜下來,是一件很解壓、很治愈的事,另外,來這裡還可以認真學手藝,用幾個小時做一個竹蜻蜓、八音盒等小物件,再發到小紅書上,對她來說這樣的生活很是充實。

近來,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裡,吳必成開始研究起網絡營銷,介紹木工藝的魅力和制作過程,在小紅書上有很多關于益木工坊的分享筆記,不少喜歡木工的人也通過這些平台找到這裡,為的就是當一回“周末工匠”,體驗“慢工出細活”的那份滿足感。

城市英雄 50期 | 培養“娃娃工匠”,他把木工活搞出了新意思~

小朋友們玩兒得不亦樂乎。

過去的這個“五一”假期,益木工坊迎來了客流高峰期。年輕人相約來到工坊,鋸、刨、鑿、磨,一步步學習,接觸木作,在喧嚣的城市裡收獲一天的甯靜和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木藝品;外國小姐姐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專心制作一個挂墜、一個相機,不僅是一件精緻的飾品擺件,更是用心制作的特别禮物;年逾50歲的阿姨在這裡停下來,選擇木料、打磨、雕刻,一把充滿溫暖和曆練的木梳在她手中完成……吳必成也是以研發出幾十種木工作品樣式,提供給前來體驗的人們自主DIY,小至木質戒指、木質小車,大至置物架、木桌,人們都可以親手制作。

一份熱愛,一份傳承。“把傳統的木工和新思潮結合,開拓一條适應當下社會發展的木工傳承、發揚的新路子,這是我要一直做的事情。”吳必成說。

吳必成

1995年生,深圳兒童木工品牌益木工坊聯合創始人。大學期間跟随木工實驗室老師學習創意木制品制作,2018年來到深圳,創立益木工坊品牌,專注于兒童木工課程體系開發。

記者:武瑩

攝影:曾廣霖

編輯:陳建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