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作者:一諾農旅規劃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每一個鄉村,都應該是一個野奢度假綜合體。鄉村振興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涉及到鄉村經濟、産業、文化、組織、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涉及多個利益主體。通過鄉村振興開發鄉村度假項目,更需要了解基本的開發模式。

一、模式分析

核心理念

每一個鄉村,都應該是一個野奢度假綜合體。通過鄉村閑置農宅的統一收租,并進行整體改造與度假化利用,将村落打造成為高品質的鄉村旅遊度假區,并塑造特色鄉村度假品牌。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村落要求

(1)村落生态優良

與傳統旅遊不同,度假鄉居模式對于鄉村區位交通的要求較低,往往選擇較為偏僻的村落。這種村落生态優良,環境幽靜,最重要的是原生态的鄉村味道濃郁,這種天然的、儲存良好的鄉土氣息恰恰是度假鄉居模式開發的重要載體

(2)房屋空置率高

部分房屋空置是度假鄉居模式開發的重要條件。閑置的農宅減少了項目前期的工作程度,容易進行資産流轉,并易于對房屋進行改造更新。是以,度假鄉居模式一般選取“空心村”或新村搬遷之後的廢棄舊村,既避免了閑置資源的浪費,又使得偏僻無人居住的古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

(3)建築風貌良好

度假鄉居模式要求村落民居建築多為傳統老院落,風貌特色突出,由磚石或木頭等鄉土材質砌築而成的建築更能彰顯鄉村的質樸鄉土氣息,而且建築外貌、結構等儲存完整,具有較高的改造價值,便于建構與城市現代化建築風格形成強烈的反差的度假模式。

二、模式要點

閑置農宅整體打造

将閑置農宅集中,進行整體打造,由村集體對村内空置民宅統一租賃回收,通過引入外來企業資本或自籌資金,進行整體度假化改造,建構具有一定規模的度假區域。

高端度假品牌塑造對于閑置農宅的改造要求文化性、鄉土性與品質感兼顧,追求外舊内新、外樸質内奢華的效果,塑造獨立的度假品牌。

村民參與方式營造

度假鄉居模式,根植于鄉村生活,村民的參與必不可少,可通過探索村民房産、土地入股,或返聘村民為度假村(區)員工等多種方式,促進村民就地就業,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旅遊的熱情,實作社群居民的持續參與。

市場推動力

城市返歸鄉村的旅遊市場需求

城市的擁擠喧嚣、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迫切渴望逃離人造空間,到叢林山谷、自然鄉野,而且這種需求日益顯現,是以,深處交通不便、偏僻原生态的鄉村逐漸成為人們的出遊熱門之地,正是這種需求催生了鄉居度假旅遊産品的開發。

粗放式大衆旅遊向精緻化小衆旅遊轉變

小衆旅遊是差別于大衆旅遊的一種精品化的旅遊模式,其需求正在日益增長,并讓旅遊發展方式、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均面臨轉型和創新。高端化的度假鄉居模式主要針對小衆旅遊需求的多樣化,創新和優化旅遊産品結構,讓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轉型,為高端小衆提供更具品質的旅遊生活。

三、模式建構

閑置資産流轉

閑置資産流轉是度假鄉居模式成功開發的首個關鍵因素,也是重要的資源擷取途徑。農村閑置資産流轉,實質是一次城鄉要素流動的改革,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探索。一些鄉村中,農民擁有的土地、房屋等資産普遍閑置“沉睡”,财産權、收益權得不到有效展現,進而造成了農村産權資源錯配或閑置浪費。鄉村閑置資産流轉能夠喚醒沉睡的閑置資産,發揮資産價值,進而實作一定收益。

資産流轉的本質

閑置資産流轉的本質是資産所有權不變,通過出租其使用權來實作閑置資産的價值。農民依然對所擁有資産享有所有權,流轉隻是将其資産的使用權進行出租、出讓等,資産的所有者會以租金、分紅等方式獲益。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資産流轉的關鍵

資産流轉能否順暢的關鍵要看承租方的務農效益,這是維持其對農民租金承諾的現實基礎。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條件下,提供足夠的效益保障,才能夠讓農民自願參與到資産的流轉中來。

資産流轉的形式

資産流轉可以采取多種流轉形式,出租、出讓、轉包、入股等為資産流轉的主要形式。

(1)出租:是農戶與承租方之間在一定期限内的資産使用權轉移,農戶自願将全部或部分資産使用權出租給承租方,承租方給出租方固定的收益。出租的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确定,最長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餘期限。出租流轉的步驟一般為村集體統一收購(收回)閑置資産;農戶在獲得一次性補償後,自願放棄土地、房屋等的使用權;承租人和村集體協商租賃價格、租期(一般是20年),并簽訂房屋租賃合同。

(2)入股:即農戶将全部或部分資産的使用權作價為股份,參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經營,以入股的資産使用權作為分紅依據,股紅按經營效益的高低确定。該模式展現了旅遊業“利益共享”的精神,在旅遊開發的同時,兼顧村民的長遠利益,獲得就業機會或從事經營工作,使他們能夠長期分享旅遊收益

(3)轉包:主要為閑置土地流轉形式。即土地承包方将全部或部分承包地的使用權包給第三方,轉包期限在不超過土地承包合同的剩餘期限内由雙方協商确定,轉包方與發包方的原承包關系不變。

(4)出讓:主要為閑置土地流轉形式。即取得一定量的土地補償後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剩餘期限的形式。這部分被征用了土地的農民,在按有關規定獲得資金補償後,就将土地使用權交給發包方或當地政府,進而再轉交給建設方,承包方對這部分土地的使用權即行終止。

四、規範開發

開發主體

(1)村集體統一整合開發。村集體通過自籌資金的形式,将村裡閑置的農宅流轉過來,進行統一的整合開發。保留農宅外觀,對内部進行裝修改造,滿足高端度假需求。如密雲古北口北台鄉居農宅專業合作社由村裡12人發起成立,成員出資總額52.7萬元,對村裡閑置資産進行統一開發和經營管理。

(2)村集體與專業旅遊公司共同開發。村集體通過引入外來資金的形式,與專業的旅遊開發公司合作,對村裡的閑置資産進行統一的整合開發。這種開發形式解決了資金的問題,并且開發建設相對專業,能夠更好的把握市場需求,有針對性的開發産品。村集體可與專業旅遊公司組成旅遊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負責資源整合和統一開發。如密雲山裡寒舍,由北京北莊旅遊開發公司和村集體共同成立北莊鎮幹峪溝旅遊合作社,合作社為合作開發(股東機關)機關,負責資源整合、開發及提供配套服務。

開發要點

(1)鄉味保留與展現,最大程度展現鄉村風貌

建築材質鄉土化:度假鄉居的改造講求文化性、鄉土性,外表古樸陳舊,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不突兀,不張揚。改造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當地材質,如石材、木料、稻草等,盡力呈現傳統民居形态,營造濃郁的鄉味建築。

旅遊體驗鄉土化:旅遊體驗雖是度假鄉居的軟性資源,卻涉及深入内心的情感回報。在旅遊體驗活動的開發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村落中的鄉土資源,如農田、果園、鄉村家禽等小動物,以及生産生活工具、場景等,配套現代休閑理念,形成極具鄉土性的鄉村體驗産品,提升遊客的度假情緻。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度假氛圍鄉土化:度假鄉居,以“鄉味”為氛圍基底。一方面展現鄉村原生态景觀,古樹老井山花、石磨草屋籬笆,營造出濃郁的鄉土意境;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留鄉村原有的生活狀态和生活氣息,将鄉村居民的生産生活狀态作為重要的無形資産,耕種的村民、喂家禽的農婦以及房前屋後休息的老人,都是鄉村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裡寒舍當地人家飼養的家畜

(2)高端品質度假,最大程度提供舒适奢華體驗

滿足度假功能,是度假鄉居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鄉村旅遊更新的重要表現。在追求鄉土、質樸的同時,兼顧度假的品質與舒适。外舊内新、外樸質内奢華的反差組合,更營造出獨特的度假體驗。

五、專業管理

營運主體

(1)專業營運管理公司在對閑置資産進行統一整理和開發的基礎上,可以引進專業的酒店營運管理公司進行營運管理。這類公司對酒店有着專業的營運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專業的管理鄉村酒店,以擷取相應的收益。如山裡寒舍專門引入了馬來西亞雪邦黃金海岸酒店管理公司對其進行日常管理和營運。

(2)村集體統一營運管理村集體可以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對度假鄉居進行統一經營管理。由合作社統一進行結算,統一配置設定客源,在利益配置設定上以逐年遞增的形式,為入社的閑置農宅合作社農戶配置設定紅利和租金,進而防止惡性競争。

營運要點

(1)全力塑造度假品牌營運管理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度假品牌培育和塑造,力求以成功特色的項目開發,打造鄉村旅遊度假品牌,以完善的營運管理,塑造品牌,并逐漸實作品牌延伸和品牌輸出,在一定區域内進行品牌複制。

(2)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一方面,讓農民充分參與其中。優先考慮本地現有居民以及返鄉居民就業,并積極組織農民教育訓練,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項目開發充分利用鄉村現有資源,在力求不改變居民生産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為農民帶來收益。

另一方面,讓農民真正獲得收益。從農民角度出發,制定切實能夠滿足農民利益的相關政策,進而激發農民參與旅遊開發的熱情。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六、三方效益共赢

投資開發商--經濟效益與品牌效益

度假鄉居的成功開發建設,一方面可以獲得應的經濟回報,另一方面,随着項目的投資、開發、營運管理及營銷推廣的系統化運作,會形成自身的度假品牌,在一定的區域内會逐漸形成品牌号召力,形成連鎖營運模式,通過模式複制擷取更大的品牌效益。

農民--最直接的受益者

度假鄉居模式中,農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其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三部分,即租金收入、分紅收入及工資收入。

(1)租金收入。農民将閑置土地(宅地)、房屋等資産以租賃的形式流轉,果園、農園等的經營權也可一并外包,農民每年收取租金。比如山裡寒舍,提供給農民的每個宅院年租金為6000元,每畝耕地年租金1000元,每5年遞增5%;果園等的租金每5年遞增20%。

(2)分紅收入。村民可通過房産、土地等方式入股,成為股東,每年不僅有固定的租金,年底還能按入股多少和項目的效益擷取一定的分紅。入股分紅有助于社群居民的持續參與。

(3)工資收入。度假鄉居模式的開發建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村民就地就業的程序。随着大量工作崗位的釋放,如客房服務、安保巡邏、衛生保潔、農場耕作、果樹管護等,為村裡的原住居民和在外打工的農民提供就業崗位 ,成為掙工資的新型農民。

鄉村--推動鄉村更新發展

度假鄉居模式的建設過程中,會同時推進鄉村公共交通、供水供電、垃圾和污水處理、通訊資訊和勞動就業服務等體系的建設,推動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更新,使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與農村田園牧歌式的傳統生活方式得到有機的融合,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什麼是成功的農+文旅項目打造思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