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援藏醫生王甘露:跨越三千裡 一生援藏情

作者:中國西藏網

察隅,位于西藏林芝東南邊境,這裡地廣人稀,醫療資源分散且匮乏,曾經因為道路險峻、交通不便阻礙着當地居民的看病求醫之路。現如今,一座嶄新的二級綜合性醫院已經坐落在察隅縣城桑曲河畔,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座醫院的醫療條件已與深圳市二甲醫院無異。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幹部為察隅縣的醫療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任深圳市寶安區福永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的王甘露,就是其中的親曆者與見證者。

“我一定要再回到這裡”

在正式援藏前,一次偶然去察隅義診的經曆,讓王甘露下定決心一定要來察隅援藏,他說:“那裡的醫療環境确實太差了,我想要為察隅帶來一些改變。”

2018年4月,王甘露跟随深圳醫療隊伍在察隅縣進行義診,這是他第一次進藏,他主動要求安排一到兩台手術,想要為藏族同胞做點實事。那是一場讓王甘露終生難忘的手術,病人患膽囊炎、膽囊結石,臨床經驗豐富的他在分析完病人的情況後其實對手術是相當有信心的。但當他走進手術室時,眼前破舊的設施、簡陋的器械讓他震驚住了,“手術室的環境甚至比内地七八十年代的鄉鎮衛生院環境還要差。”他說,“在手術的程序中還停了三四次電,隻能打着手電筒硬着頭皮做下去。”最終,王甘露在心驚膽戰中完成了這台手術。

第二天王甘露趕到病房檢視術後情況,病人雖然剛剛清醒過來不久,但依舊堅持撐着鐵床扶起身體,“她緊緊地拉着我的手流着眼淚,我們雖然語言不通,但我這輩子都忘不了她那充滿了期待和感激的眼神,那一瞬間我這趟行程中的勞累奔波全然消失,那種内心的感動無法用任何言語表達。”王甘露回憶道,在向記者描述的過程中他多次哽咽。

援藏醫生王甘露:跨越三千裡 一生援藏情

圖為王甘露在察隅縣人民醫院為患者做手術 采訪者供圖

正是這台手術,給王甘露帶來極大的震撼,他暗下決心,“有機會我一定要再回到這裡”,他想要為這裡的百姓和這裡的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許真的是命運的安排,回到深圳後不久,察隅縣人民醫院向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申請派駐一名既要懂管理,又要有臨床知識的專家過去。聽聞消息後王甘露第一個主動請纓申請去援藏。2018年9月,他作為深圳派駐西藏察隅縣的醫療專家,正式踏上了三年援藏之路。

“我義無反顧”

因為醫療條件和醫療水準較差,察隅縣醫院被當地人戲稱為“轉院醫院”。來到察隅後,王甘露決定先從察隅縣人民醫院的全面改革做起。他大膽改革創新,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及标準操作流程,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在他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兩年多來,醫院在“兩降一升”方面無孕産婦死亡,新生兒死亡率逐漸下降到全國平均水準;危急重症搶救共計400人次,搶救成功率達90%。“現在察隅縣人民醫院的醫療設施,可以說基本上與深圳市二甲醫院無異。”王甘露自豪地告訴記者,縣人民醫院也是以從“轉院醫院”轉變為“家門口的好醫院”,成為自治區縣級醫院的标杆。

在看到察隅縣人民醫院改革提升獲得初步效果後,他将工作重心轉下沉到6個鄉鎮的衛生院和192個村醫務室,他經常和同僚一起騎着機車深入鄉村進行健康宣教、巡回診療。

從縣裡到鄉裡,從地方到前線,他走過無數次危險的路段,經曆過道路塌方、泥石流、雪崩、落石,蹚過冰冷刺骨的雪水,吃過一輩子最難下咽的飯菜,他從沒有産生過退縮,“是藏族同胞的真誠、善良感染了我,激勵了我,鞭策了我,我也就義無反顧!”

援藏醫生王甘露:跨越三千裡 一生援藏情

圖為王甘露與藏族老阿媽 受訪者供圖

從輸血到造血,從物質扶貧到意識扶貧,王甘露明白自己早晚會回到深圳,如何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他通過師帶徒、全科醫生教育訓練、村醫教育訓練、健康宣教員教育訓練等方式,為當地培養一大批醫療衛生人才,改善了察隅縣醫療人力資源匮乏的短闆。直到現在,一些察隅縣的醫生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還會在微信上随時随地請教他。王甘露還積極推動搭建縣域内智慧醫療與健康平台,借助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的醫療優勢,通過網際網路醫療就診模式和遠端會診模式,逐漸轉變百姓傳統就醫模式與觀念,實作偏遠山區老百姓在家門口就醫,徹底擺脫該縣“因病緻貧、因病返貧”的現狀。

“甘露,在藏語裡是治病的神藥”

談到援藏期間的遺憾,王甘露說其實自己還想再多待幾年,雖然察隅縣人民醫院的水準有了極大的提升,但鄉鎮衛生院、村醫務室的醫療水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回深工作以來,王甘露始終心系察隅縣基層醫療工作,通過與察隅縣人民醫院及各鄉鎮衛生院搭建的三級遠端醫療平台、電話、微信視訊等方式,參與指導縣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的日常醫療工作、村醫的教育訓練工作,他始終與當地老百姓保持電話、微信溝通,分析病情,提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并多次到機場将需要住院的藏族同胞接到深圳醫院住院治療,有些手術也親自主刀。

援藏醫生王甘露:跨越三千裡 一生援藏情

圖為藏族同胞為王甘露和他的團隊送出的錦旗 受訪者供圖

為了能夠繼續提升當地村醫的醫療水準,王甘露還将援藏期間給村醫講課的PPT模闆作為素材提供出來,參與編寫《高原全科醫學》一書出版,供高原地區的基層醫務人員學習。采訪結束前,王甘露告訴我們,他也是到了西藏才知道,“甘露”的藏語是བདུད་རྩི།,意思是“治病的神藥”。也許他與西藏和西藏人民的緣分早已注定。

采訪剛剛結束,王甘露的手機響起,對方是與王甘露長期聯系的藏族同胞。“如果友善的話,你可以直接過來深圳這邊接受治療。”王甘露在電話裡對對方說。即使是援藏已經結束多年,他仍然保持着與察隅縣群衆的聯系。

跨越三千裡的援藏情誼,讓西藏林芝市察隅縣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那裡的人民也成為了他最牽挂的人。(中國西藏網 記者/呂靜 易文文 姚浩然 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