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作者:正直蓋布裡埃爾9q2

曆史無情地向我們訴說着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在那漫長而殘酷的小冰期時代,東西方兩大文明中心同時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在東方,氣候驟變摧毀了明王朝的根基,随後滿清入主中原,一個新的王朝開啟了它的統治時代。而在西方,寒冷和饑餓引發了一場波及整個歐洲大陸的三十年戰争,哈布斯堡帝國從此日薄西山。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人類當時采取了何種措施應對?最終又是如何渡過難關的?讓我們進一步探讨這段動蕩而又迷人的曆史。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小冰期對明朝的緻命打擊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自14世紀初降臨于中土大地的小冰期,給本就岌岌可危的大明帝國帶來了緻命的一擊。氣溫驟降,極端天氣接連不斷,黃河、長江的支流時常斷流,旱澇交替更是無時無刻不在考驗着明朝的應對之策。

早在1332年,黃河就發生了一場無與倫比的洪災,據記載有高達700萬人口慘遭水淹。随後的兩年間,湖北地區又爆發了肆虐一時的鼠疫,兩場災難共同導緻了數千萬人非命遇難。這無疑是明王朝剛剛建立不久,就遭受到了天災的嚴重打擊。

即便如此,在朱元璋的開國統治期間,全球的氣溫曾有過短暫的回升,江南地區的糧食産量也是以獲得了極大提高。不過這份喘息的機會并未持續太久,随着15世紀的到來,全國各地的氣溫又開始驟降,整個大明帝國都籠罩在寒流之下。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極端氣候接連不斷地向明王朝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渤海、洞庭湖、鄱陽湖、太湖都開始常年結冰,其中渤海冰層最厚時甚至達到了驚人的9米。黃河決口、斷流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百姓生存的根基因而受到了巨大沖擊。

就在這股寒流的肆虐下,江南地區原本普遍一年兩熟或三熟的水稻種植制度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僅能一年一熟。而明朝北方的農耕區,則不得不繼續向南退縮,蒙古人趁機直插陰山之内,奪取了原本屬于明朝的部分領土。

農業生産力的大幅下降,讓明王朝的國庫收入也随之驟減。據記載,原本在洪武年間每年能征收751萬石的田賦,到了15世紀已經銳減至不足原有的三分之一。糧食儲備日漸匮乏,糧價飛漲,導緻北方屯田兵普遍逃亡,本應能自給自足甚至輸出貢賦的前線衛所,反而開始依賴内地的糧食運輸。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就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15世紀明朝期間連續爆發了長達數年的三次大饑荒,分别是1434至1445年、1460至1470年,以及1484至1489年。"自春夏以來,風勁砂飛,所種田苗,秋成無望......平涼以西赤地千裡",正是當時農業荒蕪的真實寫照。

努爾哈赤乘勢而起,掠奪周邊資源

在大明王朝漸趨衰落之際,一股新興的勢力正在遠東地區蓄勢待發。這支勢力就是源自女真族的後金,其領袖努爾哈赤敏銳地捕捉到了氣候變遷給明王朝帶來的重創,遂借機窺伺并積極擴充自身實力。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與大明相比,後金地處邊陲,氣候條件更為惡劣,極端天氣頻繁導緻農業生産一蹶不振。據史料記載,早在1627年,女真人就已經陷入了糧食危機,甚至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面對如此艱難的生存環境,努爾哈赤選擇了一條掠奪式發展的道路。

首先,他将目光投向了北方邊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明朝由于屯田制度的崩潰,這一地區的生産力嚴重下滑,為後金提供了可乘之機。努爾哈赤派遣親信在這片區域大力擴張經濟版圖,切實控制住糧食等生産資源。

同時,後金還加強了自身的軍事實力。氣候變遷導緻農業蕭條,為後金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這些失去生計的農民紛紛加入了後金的軍隊。憑借人口優勢,努爾哈赤不斷壯大軍隊,直到最終擁有一支數十萬精銳大軍。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借助經濟和軍事兩方面的發力,努爾哈赤開始着手圍攻明王朝的弱點。當時的明朝因為國力衰微,中央集權力度大大降低,地方割據勢力甚嚣塵上。後金趁虛而入,針對這些割據勢力頻頻出手,逐漸将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更為關鍵的是,努爾哈赤還極有政策地利用了明王朝因氣候變化而遭受的糧食危機。他多次引誘明朝邊軍投誠,給予他們充足的糧食補給作為回報。這無疑是在隔岸觀火,等待大明徹底内憂外患進而自取滅亡。

果不其然,連年的天災、内亂以及後金的軍事威脅,讓原本就已經力不從心的明王朝最終土崩瓦解。1644年,後金攻陷北京,李自成則奪取中原地區,大明王朝就此覆滅。曆經207載的中華王朝,終因氣候變遷而走向沒落,為後金出兵中原掃清障礙。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歐洲面臨嚴峻考驗

與東方大明王朝同一時期,西方的歐洲大陸也遭受了小冰期帶來的沉重打擊。寒冷和幹旱導緻了農作物嚴重歉收,糧食短缺進而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瘟疫和社會動蕩。

早在1315年,歐洲就已經開始步入小冰期的寒冷時代。次年,法國就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大饑荒,無數農民被餓殍遍野的慘狀所震驚。随後的幾十年間,瘟疫像審判日的使者般在歐洲大陸漫延開來。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1347年,一艘從克裡米亞半島駛來的船隻,把人類曆史上最緻命的黑死病帶入了西西裡。僅僅在三年之内,這場瘟疫就奪走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到了1352年,歐洲大陸的人口總數已經銳減至隻剩下不到6000萬。

黑死病的肆虐使得歐洲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随處可見的屍體和難民,加上農田漸次荒蕪,引發了大規模的暴動和社會動蕩。節節敗退的封建主從根本無力應對如此巨大的災難。

值得一提的是,黑死病并非小冰期導緻的唯一瘟疫。1493年至1670年間,連綿不斷的寒潮還引發了至少7次鼠疫的蔓延,給歐洲各地更是帶來了慘重的生命和經濟損失。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就在這種壓抑和絕望的氛圍下,宗教極端主義思潮開始在歐洲蓬勃發展。一些人開始将矛頭對準了當時社會的弱者,妄圖以此尋求救贖,最終導緻了大規模的反猶太人浪潮。

而宗教裂痕的加劇,則為未來的三十年戰争火種埋下了禍根。該戰争爆發于1618年,起因是新教化的波希米亞地區教衆被天主教徒鎮壓,引發了較量。随後加入的諸多列強使戰事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大陸。

三十年戰争給德意志地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有1/3的城鎮被夷為平地,農村地區遭遇了更為慘重的破壞,人口損失高達40%。當時的一句諺語是"戰争使一個村莊變成一片荒漠"。戰争的持續使歐洲經濟一蹶不振,工商業中心人迹罕至,曾經輝煌的貿易也漸行漸遠。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西方國家先行一步,開啟農業革命

面對小冰期帶來的糧食危機,西方歐洲國家比東方明清先一步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最終在農業生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當時,歐洲各國政府意識到了農業生産的重要性。為了增加糧食産量,他們首先着手引進了一些新型耐寒作物。在此之前,歐洲大陸種植的主要農作物種類較少,且多為喜溫性作物。一旦氣溫驟降,産量就會直線下跌。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鑒于此,西班牙人從南美洲引進了像洋芋、馬鈴薯這樣的耐寒作物,在寒冷氣候下也能獲得豐收。而荷蘭人則将小麥、黑麥等在東方早已種植的谷物傳入歐洲,調整了農作物的種植結構。

除了引種新作物,歐洲各國還推行了一系列的農業政策,鼓勵在農村地區大規模開墾荒地。著名的便是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于1660年實施的圈地運動,将大量公共土地以很低的價格分割出售,供地主興辦新農場。

在這些政策的促進下,歐洲大陸新增的可耕種土地面積急劇擴大。據統計,從1650年到1750年的一個世紀間,英格蘭增加了1/4的可耕種面積,法國也新增了1/5。新增的農田為糧食生産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與此同時,農業技術的改進也為糧食産出帶來了新的活力。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農作物的輪作制和三圃制的推廣。通過這兩項技術,土地得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休耕,不會再出現長期的貧瘠現象。

正是憑借這些舉措,即便在小冰期寒冷的環境下,歐洲大陸的糧食産量也實作了穩步增長。到了17世紀末期,英國、法國等國家的糧食産量較16世紀已翻了一番有餘。農業生産力的提高,為即将到來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口的快速增長也是這一時期農業變革的一大展現。小冰期期間,歐洲曾遭遇人口銳減的厄運。但在新作物、新技術的幫助下,到了18世紀初期,歐洲人口數量就已經全面恢複到黑死病之前的水準。有資料顯示,在1750年,歐洲人口總數已達1.44億,超過1340年的曆史最高記錄。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清朝為生存而變革

相較于早一步走上複興之路的歐洲,位于遠東的大清王朝在面臨小冰期的嚴峻考驗時,表現得更加被動和保守。不過最終在時代的推動下,清朝政府還是迫于壓力推行了一系列農業改革,試圖緩解糧食危機。

早在康熙年間,饑荒就已經成為了清王朝經常性面臨的困擾。據史料統計,從1661年至1796年的135年間,平均每4年就會爆發一次大規模的自然災害,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為了減輕農村的賦役負擔,改善生産環境,清朝政府于1713年頒布了《錢糧寬緩條例》,宣布對全國農村實行為期10年的免征錢糧賦稅政策。此外,清政府還開放了大批荒蕪土地,鼓勵農民自行墾殖。

即便采取了這些應對措施,清王朝在18世紀中期還是遭遇了一場聞名遐迩的"大饑荒"。從1756年到1765年,連續數年的幹旱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糧食産量,加之官員防災不力,數千萬人最終因災死亡或流離失所。這無疑給了清政府一記嚴重的懲戒。

雖然在乾隆時期氣候有所緩和,糧食生産陷入了短暫的盈餘狀态,但随後雍正、嘉慶年間,幹旱、洪澇等災害又卷土重來。為了應對不斷加劇的糧食危機,清政府最終痛下決心,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首先是全面推廣農田水利設施的修建。為了防範幹旱,各地紛紛開鑿運河,修建水渠和水池,以灌溉農田。同時對黃河、長江等大江大河的護岸工程也加大了投資,以防止決口導緻洪災。

其次是培育早熟作物和發展綠肥種植業。清政府積極鼓勵農民在主糧作物收獲後,利用秋冬時節種植綠肥作物。綠肥可以促進土壤富硒,為來年的莊稼生長做好準備。與此同時,還選育了一些季節較短、抗寒耐旱的農作物新品種。

再次便是緻力于轉變農民的生産理念。從嘉慶年間開始,不少官員進行各種宣講活動,勸導農民調整傳統的生産模式,運用新型的輪作法和複種法提高土地使用率。官方還普及了加強田間管理的一些新技術,如灌溉設施、除草、施肥等。

東方導緻明亡清興,西方引發三十年戰争,曆史上的小冰期有多緻命

經過長期的變革和探索,到了19世紀初期的時候,中國農業生産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人口也是以實作了恢複性增長。但總體上相較于歐洲,中國的農業發展還是嚴重滞後。這一點最終導緻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半殖民地的恥辱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