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質”與“高質”雙向奔赴

作者:日照日報
“新質”與“高質”雙向奔赴

“新質”與“高質”雙向奔赴

——日照市培育新質生産力系列述評之三

  全媒體記者 李葉青 夏宗偉 許 靜 李 敏

  新質生産力的形成過程,猶如一部氣勢恢宏的時代交響,每一個音符都湧動着按捺不住的勃勃生機。

  傳統産業疊代更新、新興産業搶灘藍海、未來産業加緊布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的發展競速已經在港城大地上拉開大幕;應用場景從工業園區到海洋沃野,産線從勞動密集到人工智能,産品從規模生産到個性定制,新質生産力持續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在“紅海”中尋找“藍海” 傳統産業煥新發展

  發展新質生産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另起爐竈、抛棄既有。事實上,傳統産業是現代化産業體系的底座,也是形成新質生産力的基礎。新質生産力的形成過程,是對産業體系進行系統性重塑的過程,既有“從無到有”的新興産業的建構,也有既有産業“從有到優”的颠覆和重構。

  在山東港口集裝箱碼頭,遠控岸橋精準抓放、收放自如,30台軌道吊有條不紊、井然有序,一輛輛無人集卡往來穿梭,忙而不亂。這是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對于因港而生的日照而言,港口是最核心的戰略資源、最重要的發展平台、最靓麗的城市名片,同時港口及臨港産業也是無可質疑的傳統産業。2021年,日照港通過科技攻關推出了自主研發和內建創新的無人集卡排程系統,在傳統碼頭基礎上,建成以“遠控岸橋+自動化軌道吊+無人集卡”為基本布局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改造展現在兩個層面:以自動化、數字化為核心的技術更新和對原有基礎裝置的改造利用,綜合成本較建立碼頭降低70%。

  推動傳統産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是傳統産業更新轉型的主要方向。今年4月份,日照港集裝箱碼頭智能管控系統(A-TOS)、生産業務管理系統(iCTMS)、全新舟道網平台三大系統同時上線,雲港通平台集裝箱業務電子化模式啟用,标志着日照港首次實作全國産、全自主的集裝箱核心生産系統應用,在加快建構新質生産力、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港口還是那個港口,碼頭還是那個碼頭,因為有了技術加持、數字賦能,港口已不是那個港口,碼頭已不是那個碼頭。通過更新轉型煥發新生,成為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部分,山東港口日照港的成功實踐,為全球港口提供了傳統碼頭改造更新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中國樣本”“日照港方案”。

  對于日照而言,傳統優勢産業的深度轉型是發展新質生産力宏大交響中極其重要的篇章。近年來,日照以高品質發展為導向,聚力推進産業強鍊補鍊延鍊,在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上精準發力,推動傳統産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不久前,位于岚山區的國鑫箔材(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省工信廳2023年度第二批創新型中小企業,這是對國鑫箔材科技創新的肯定,也是日照市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生動展現。

  在國鑫箔材,一塊粗鋼可加工成薄至0.01毫米的鋼卷,隻有人耳膜厚度的十分之一。可不要小看這0.01毫米,它突破了國内電子資訊材料的“卡脖子”難題。長期以來,大陸0.035~0.05毫米厚度高檔箔材的産能和産量都與行業需求差距巨大,0.018毫米左右及其以下的高檔箔材更是長期依靠進口。大塊頭鋼材轉變為“輕量身型”的同時,從原本“按噸賣”變成“論斤賣”,實作了附加值的倍數增長,實作制造技術和産品的雙降碳,推動傳統鋼鐵産業轉型更新,助力山東特鋼産業高品質綠色發展。

  以山鋼日照公司和日鋼集團兩大“鍊主”企業為引領,岚山區規劃建設21.8平方公裡的鋼鐵配套産業園區,焊接機器人、裝卸臂、變壓器、電力器材、輪船制造等,49個“吃鋼嚼鐵”項目在此集聚。并與市内長城、中興、五征等汽車整車生産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鋼鐵本地消化率逐年提升,産業業态不斷豐富融合,良好的産業生态已現雛形。

向“風口”處開辟“視窗” 新興産業拔節起勢

  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激發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既是優化經濟結構的應有之義,也是穩定經濟運作的必要之舉。作為新質生産力的天然載體和主導力量,新興産業是城市進階的重要支點,推動着城市現代化産業體系更具韌性、更具競争力。

  今年2月底,用于近海三文魚養殖的财金“海上糧倉壹号”系列首座網箱安全抵達目标海域,順利完成傳遞,這标志着我市在近海三文魚接力養殖領域又邁出堅實一步,标志着山東港口裝備集團在海洋養殖裝備智造領域邁上了新的台階。這款矩形可移動柱穩式坐底養殖網箱,總長89米,寬45 . 5米,高度35.9米,可長期坐底于開敞海域進行養殖作業,具備自身升降起浮控制能力,可在近海海域拖航移動,能夠在海上就地進行維護保養和回港修理,擁有飼料袋裝存放、飼料投喂、網箱監測、能源供給等功能。财金“海上糧倉壹号”系列網箱計劃建造6隻,正式投産營運後,可以有效解決傳統海上養殖裝備抗風浪性能低、人工喂養成本高、養殖作業效率低等問題,實作海洋漁業養殖生産的集約化、智能化。

  水電解制氫是眼下正火的新能源,被稱為“綠氫”。作為全球僅有的四家方形常壓電解槽制造商之一,山東藍拓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方形常壓電解槽生産、電解水制氫高可塑性複合隔膜生産、PPS基網生産等三大技術難關,以“方形常壓電解槽+高可塑性複合隔膜+PPS隔膜基網”的産品結構,在制氫核心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領域形成了産業鍊發展模式。

  新質生産力的本質是綠色生産力,推動産業體系綠色化發展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鮮明特征,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抓手。随着電動汽車、锂電池、光伏産品“新三樣”相關産業的紛紛落地,各類新能源應用場景正被不斷拓展。

  今年3月份,日照興業集團拿到了一張電動重卡物流的營業執照,并在山西侯馬敲定了第一個充換電站的選址。興業集團将在日照港到山西省侯馬市近千公裡的公路上布局充換電站,建設一條新能源大通道,在這條綠色大通道上,公司可建設足夠多的新能源充換電站,滿足超2000輛傳統燃油重卡轉為電動重卡,讓千裡貨運通道變成節能通道的同時,也将使物流成本下降20%到30%,從侯馬到日照,一個來回每噸貨能節約50元成本。興業集團,又一次站在了新賽道、抓住了新風口。

  從蔚藍海洋到綠色沃野,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生動圖景在日照随處可見。以艾銳光電、聚塑雲、至信科技、奧萊電子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以三一重能、中船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以華仁、美正、滬鴿、邁爾等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等新興産業拔節起勢,日照的産業含新量、含金量成色更足。

“從0到1”“從1到N” 未來産業前瞻布局

  作為新質生産力最活躍的先導力量,未來産業處于産業萌芽階段,但能對經濟社會起到全局性引領性變革作用。從未來産業洞察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既具有先發效應,也具有融合賦能效應,還具有路徑颠覆效應,能夠不斷突破人類認知極限和實體極限、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深刻改變經濟活動運作方式與企業組織經營模式。精心布局和培育未來産業,本質上就是努力掌控明天産業格局的話語權。

  普通大衆通過智能手機即可通路衛星、使用衛星,“軟體定義衛星技術”将開啟商業航天的新紀元。坐落在東港區日照街道的天勰力(山東)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的核心業務,就是運用軟體定義衛星技術,讓“遙遠的衛星”成為“身邊的應用”———他們自主研發的“共享星座智能運維與綜合內建平台”可以對共享星座裡的衛星進行統一的智能排程和資源配置設定,根據使用者需求快速部署和調整衛星功能,打破傳統的硬體限制,實作衛星資源的按需配置設定、動态重構、資訊傳輸和資料共享,廣泛應用于軍事、民用和商業領域。例如,在地震、洪澇等災害中,利用軟體定義衛星技術可以快速建立起應急通信網絡,為救援和恢複工作提供重要的通信保障;可以實作對大氣、海洋、陸地等領域的精細化觀測和資料采集,為環境保護、氣候變化等領域提供重要的科學資料和技術支援;可以實作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服務,提高生産力和安全性。在廣袤的田野裡,一台無人駕駛的農機運轉自如地開展各類生産作業,操作它的是空中幾百公裡外的一顆衛星,其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科幻小說裡的場景已經成為現實寫照。

  2023年1月,由天勰力公司研發的“日照三号”衛星成功發射,這項技術填補了日照市在空天基礎設施領域的空白,标志着日照踏入“星”賽道,奔赴“星辰大海”,邁向空天“新”經濟。

  沿着創新鍊從“0-1-10-1000”的全過程剖析未來産業的培育,一旦打開“從0到1”的“視窗”,就有可能實作“從1到10”的産業化突破、從“10到1000”的全鍊條飛躍。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産力的代表,是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态的突出展現。作為民航華東地區劃設低空飛行空域面積最大的城市,日照也瞄準這一新賽道展開謀篇布局——将航空産業鍊作為全市重點産業鍊之一,按照支線運輸、通用航空、航空産業“三位一體”發展戰略和“1+N”通用航空發展模式,配套出台了21條支援政策,吸引了一批優質低空經濟産業企業在日照落地,初步形成了航空維修、航空制造、飛行教育訓練、航空研學等多業态融合發展的格局,“低空經濟”産業發展正加速起勢成勢。

  目前,日照空港經濟開發區落戶有航空類材料、研發、制造、維修、營運保障企業10餘家。山東飛奧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産的30餘款無人機配套發動機,配件自研自産率達到90%以上,填補了中國專業無人機發動機領域的空白。日照山太飛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新三闆”,是全國首家同時具備大型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定檢維修能力的企業。2月1日,中天無人直升機項目與阿拉丁無人機項目雙雙簽約落戶日照東港區,有力推動了日照低空經濟的創新發展。

  初夏的大地草木蔥茏,萬物向榮,空氣中都飽含着磅礴的向上力量——在競争中奮進,在奮進中趕超,在趕超中突破,青春的日照正拔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