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作者:一道Talk

“戲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莫三妹”,一個剛出獄的殡儀匠,看起來對生死看得很開,但外表看起來吊兒郎當,沒有什麼野心。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直到一次出殡時遇到“武小文”這個“難纏”的孤兒,兩個反反叛人物的相遇與碰撞。從事殡葬工作,父親的離世讓莫三姐在殡葬行業與生活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電影用詩意、溫暖、市井、喜劇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切入了“死亡”這個話題,朱一龍與小演員楊恩的精彩演繹,将“殡葬”、“生死”這兩個話題,都變得不那麼晦澀殘酷,也讓這個笑中帶淚的故事更具有可信力和感染力。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這是世間最溫暖的感情……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童真視角下的“生死觀”

在影視作品中,死亡主題的傳統表達方式主要表現為死亡帶給人的痛苦、壓力與抉擇,或以某種心理暗示的方式留給觀者想象的死亡空間。

《人生大事》打破傳統表達方式,在兒童視角下創新死亡表達政策,回避悲傷的畫面與殘酷的鏡頭,給影片增添了一抹天真的色彩,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電影裡,小文是個七歲的小姑娘,醒來時發現外婆還沒有“睡醒”,她一直喊,可是外婆卻已經在睡夢中離世。

然後殡儀館的三哥将外婆放進棺材裡,就離開了。而那時的小文天真的以為隻要找到三哥,再拿到那個“大箱子”,奶奶就會回來了。小文和三哥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也給小文在葬禮上大鬧了一場做出了鋪墊。

死亡本身就有一種神秘的味道,是以孩子們對它充滿了好奇。目前,以死亡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日益增多,但大多數的文學創作者、影視創作者都傾向于将死亡意象融入作品之中。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以“小文”兒童視角呈現死亡,以诙諧幽默的方式轉移禁忌話題,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生活的脈絡為主線,點到為止。

更妙的是武小文的人物設定,她在骨灰壇上畫了星星等圖案,看似毫無關聯的畫面中,卻流露出一顆純真的童心,黑色幽默的點綴,為影片平添了一份溫馨與浪漫。

一堂獨一無二的“生死課”——《人生大事》,既有效地緩解了死亡與喪葬的沉重氛圍,又對兒童進行了積極的“生命教育”,使其對死亡有了正确的認知、面對和接受。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巧用動畫元素

《人生大事》是韓延監制,多年以來,他一直緻力于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由前一部《滾蛋!惡性良性腫瘤君》,《我愛你!》,《送你一朵小紅花》,再到這部《人生大事》,韓延的每一部作品都展現了他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人間溫暖的珍惜。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韓延在動畫形象中所運用的隐喻手法的适切性與靈活性,同時也能看出他注重生命的探尋,表現出對愛情與希望的表達。

韓延在《人生大事》中的運用非常巧妙,他用中國神話中的哪吒、孫悟空來比喻莫三妹、武小文,武小文紮着兩條辮子,手持紅纓槍,三哥則戴着金環手镯,經常穿着老虎短褲,這兩個傳說中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另外,孫悟空、哪吒等神話人物,都是我行我素、恣意妄為的典型代表。

比如莫三妹,比如武小文。莫三姐的叛逆讓他做了一個活人的葬禮,武小文在殡儀館大鬧了一場。

《西遊記》中,哪吒奉玉帝之命捉拿孫悟空,一場惡戰之後,孫悟空大獲全勝。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相反,《人生大事》裡的孫悟空,才是被治愈的那一方,随着時間的推移,莫三妹的内心開始變得溫柔起來,當莫老爺子毆打三哥的時候,小文會揮舞着紅纓槍保護三哥,在家庭聚會上,她告訴莫三妹,她有爸爸了。

這一巧妙的創新,将現實與神話聯系在一起,使觀衆對傳統神話故事有了另一種可能的了解。從《人生大事》這部影片來看,韓延對動畫元素的運用有了一些突破。

他不僅從外部形象來塑造人物,還将人物的個性特征與動畫元素相對應,使動畫的内涵由淺入深,清晰地表現出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在無形中引起了觀衆的共鳴,在某種程度上減弱了喪葬、生離死别的沉重感,展現出韓延在《人生大事》方面的獨到見解,以及在攝影技巧上的精進。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融合地方文化元素

(一)方電影的語言特征

方言符号的使用并非偶然,有其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作為一種符号,方言在文化叙事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喜劇效果的營造、地域文化的地域性等。

另外,方言還能幫助影視作品突破與觀衆之間的隔閡感和距離感,以一種更加親切、更加容易了解的方式,讓觀衆們感受到了影視人物的鮮活,進而進一步引起了觀衆們的情感共鳴。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電影中方言的表現形式大緻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将方言詞彙或方言語調融入國語中。比如,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其人物對話都是基于國語,并适當融合河北方言,将河北邊遠農村人的淳樸和真誠表現得淋漓盡緻。

另一種是純粹的方言,如《秋菊打官司》,全部用陝北方言對話,給觀衆呈現出一幅濃郁的陝北風情畫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很顯然,《人生大事》這檔節目選擇了後者。《人生大事》以武漢方言為主。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主人公莫三妹用“老子”來代替“我”,既符合武漢人的語言習慣,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小文在飯桌上說的那句“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很好地展現了武漢本地人的飲食習慣和俚語的押韻。

尤其是在幾個争吵的鏡頭裡,方言更是讓畫面變得更加有節奏,讓觀衆更容易沉浸其中。

聲音表達是電影創作的一個重要環節,用方言來表現電影的聲音,更能突顯區域文化的特質。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以方言為基調,提升了輕喜劇的氛圍,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底層人物。誠然,華語電影在影視領域仍占主導地位,但是,随着電影形式的多樣化,“方言電影”也會建構出不同的可能性,成為中國電影新的突破口。

(二)本土文化的語境

《人生大事》以具有濃郁鄉土文化氣息的詩意浪漫意象為背景,将故事設定在武漢這一具有濃郁市井氣息的城市。

從雜亂逼仄的小茅屋,狹窄的小巷,武漢長江大橋,廣場上跳舞的人群,都展現出一種富有活力的藝術表現,影片的暖色調色彩,也給故事傳遞出一種明快,溫暖,舒緩的影像情緒。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隐喻性的叙事藝術

“電影,作為隐喻的藝術”,不僅概括了電影隐喻的本體,更是現代人文科學話語對電影本體的理論塑造。

這就要求我們立足于電影自身的特質,在更寬廣的學術視野中,通過尋找新的理論話語來重建影像本體。

《人生大事》最大的特點就是隐喻式的叙事,它通過系統的隐喻手法,将主題隐而不露,情節浪漫化,除了“哪吒”、“齊天大聖”這對主人公進行比喻外,影片中的語言與場景隐喻也頗有深意。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一)詩性表達“種星星”

中國人深受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影響,對待死亡的态度十分複雜。人們用“去世”、“仙去”這樣的詞來代替死亡。當孩子問起的時候,父母們還浪漫地描述死者化為一顆星星。

然而現實生活中,殡葬行業依舊被認為是一份“吃死人飯”的職業,給人一種不吉利的感覺。這一點在兩部電影《入殓師》以及《人生大事》中有所展現。

《入殓師》是一部以詩的形式表現出主人公與入殓師之間的和解,突出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用輕喜劇的手法,把“人生大事”這一主題輕描淡寫地說了出來,用“種星星的人”等理念帶領觀衆跳出殡葬業的藩籬,在歡笑和淚水的鏡頭中,生動鮮活的殡儀從業者形象,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殡儀行業的認知。

英文名為《lighting up the stars》的電影《人生大事》解釋道:“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而殡葬師正是那個種星星的人。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影片中,小文對于外婆之死的态度經曆了四次轉折:“還我外婆”、“裝進大箱子燒成煙”、“成了天上的星”、“人死即不見,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曾經愛過我們的人”。影片通過這四個轉折,引出了“種星星的人”,并使其自然地被觀衆所接受。

在傳統的世俗觀念裡,死後化為星辰的傳說由來已久,寄托着對逝去親友的哀思,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殡儀師其實就是“種星星的人”。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人生大事》以一部電影的形式,讓公衆對殡葬行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用“種星人”的方式,還了殡儀師的尊嚴,讓殡儀師這個職業充滿了詩意和美好,同時,也讓觀衆們在這部影片中,感受到了超越血緣的溫暖,讓人們有勇氣去面對死亡,珍惜生命。

“星星”象征着希望,把對逝者的思念寄托在星星上,承載着思念與希望,勇敢地活着。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二)“上天堂”一語雙關

《人生大事》也充分運用了場景設定的反差,選擇用更為熱烈的外在方式來表現“人生大事”。

影片以市井小巷子為背景,燈火通明、喜氣洋洋的婚慶店鋪與昏暗慘白的殡儀店鋪并列,色彩反差極強,視覺沖擊力極強。影片最後,王建仁與銀白雪身着婚紗,走出婚禮店,步入了“上天堂”的殿堂。

婚禮和喪事,紅事和喪事,分别對應人生中的兩個重大事件,隐喻着人生的有序發展,強化了影片的主題。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結合影片的内涵,大衆亦能從這一牆之隔的婚慶店和“上天堂”中獲得深刻的啟發:除了生死,人生别無大事。

影片中也有很多隐喻,比如“上天堂”這句雙關語,既表達了親人對死者的祝福,又暗喻死者化為星辰,而種星者則是殡儀師。

最後那一朵絢爛的煙花,與“星星”交相輝映。熙熙的老公車禍之後,莫三妹跟他爸爸一起給她做了一次整容手術,莫老爺子讓兒子做主,暗示莫三妹對殡葬行業的了解與接納。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原本像仇人一樣的父子倆,如今坐到了椅子上,一隻腳都踏在椅子上,動作同步,展現出父子情深,感情融洽,事業傳承;小文的骨灰畫,死者媽媽指甲上的彩紋,隐喻孩子的天真。

莫三妹趴在“五指山”的沙發上,就像是孫悟空反抗天庭失敗。影片《人生大事》是對死亡和生存的一種隐喻,生死是不可分割的,是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軟硬的身體,縫合錯位的身體,擡棺火化,還有屋子裡的小紙人,都在訴說着喪葬、入殓、生與死的故事。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影片采用了更多的隐喻和對比手法,來表現莫三妹内心的變化,在影片的節奏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良的人,他充滿了希望,他最終扭轉了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人生的意義,這也激發了人們對“向死而生”的重新思考。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

縱觀影視圈,涉及喪葬題材的影片不多。

《人生大事》的問世,不僅填補了大陸影視界在喪葬題材上的空白,而且開啟了電影未來發展的大門。影片上映一個月,票房便破了14億大關,毫無疑問,這是國内喪葬題材電影中的一次突破。

《人生大事》:星星“種”到天上,希望“種”進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