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多天近百家上市公司被ST,多股被公募重倉,有機構搶先離場

40多天近百家上市公司被ST,多股被公募重倉,有機構搶先離場

時間财經

2024-05-29 15:09釋出于北京中原標準時間旗下财經新聞官方賬号

40多天近百家上市公司被ST,多股被公募重倉,有機構搶先離場

新“國九條”釋出以來,一批ST敲響了退市警鐘。

據财聯社統計顯示,4月12日至5月27日期間,短短40多天時間内,全市場有97家上市公司被出具其他風險警示,即ST;其中,有58家被實施ST疊加退市風險警示,也就是*ST。

近百家上市公司在40多天裡被實施ST,每天超過2家,監管力度不可謂不大。

新“國九條”明确進一步削減“殼”資源價值,“退市警報”頻頻拉響吓退多路資金,機構資金就是重要一路。

以基金為例,多家集中“披星戴帽”的公司中,不乏公募基金重倉股。其中ST新潮等公司是部分公募基金産品的前幾名重倉股,ST高鴻等公司則被中證1000ETF等機構産品持有。

随着ST公司股價連續重挫,會對持倉基金淨值形成拖累。同時,随着相關個股退出指數的成份股序列,挂鈎這些指數的基金産品也需要跟随調整。

北京某頭部券商自營人士表示,機構資金擇股,核心影響因素就是兩點:第一是基本面,第二是流動性。上市公司被風險警示,對這兩個方面都是巨大損害,會大幅刺激機構斬倉意願,進而形成資金踩踏和連續跌停。

從龍虎榜單頻現機構席位來看,機構資金撤離意願強烈。這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有些機構資金“先知先覺”,在上市公司“披星戴帽”前就主動離場。例如,九芝堂近期因最近一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内部控制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目前更名為ST九芝。公司去年多個季度内均有主動權益類基金産品布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機構已隻剩下一家。

也有機構資金“後知後覺”,由此“踩坑”。比如,5月6日傲農生物“披星戴帽”,國泰中證畜牧養殖ETF在一季度末成為第五大流通股東,一季度期間剛剛進行增持。不過,*ST傲農正在推進重整運作,公司股票風險警示後并沒有經曆“多日連殺”。

實際上,此前不少風險警示公司通過實施重大資産重組、債務重組、優質資産注入等運作,後來順利“摘帽”,也使得早有布局的機構投資者獲利。

問題是,現在A股ST大軍,會否繼續跑出困境成為反轉的“金鳳凰”呢?

前述券商人士認為,難度已經大幅增加。“上市公司一旦‘披星戴帽’,尤其是被*ST,往往面臨着相對較高的退市風險。從近兩年看,監管堵住了借殼通道;從未來來看,待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規正式實施後,此類企業的退市風險機率還将進一步加大。”

有公募基金從業人士介紹,随着國内注冊制全面推進實施和機構投資者隊伍壯大成熟,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投資決策體系,大量ST股甚至小盤股已逐漸淡出上述機構的投資範圍。

該投資人士認為,機構撤離ST股,轉向投資基本面紮實、流動性好的優質個股,這一方面會強化機構風控與投研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A股健康投資生态的建構。

(文章來源:财聯社、證券時報)

檢視原圖 1.13M

  • 40多天近百家上市公司被ST,多股被公募重倉,有機構搶先離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