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佬香鍋肚包雞
在湖北,有無湯不成席之說,這也集中展現了湖北菜的特色。湖北人愛喝湯也很會做湯,煨湯是一年四季的美味。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湯顯現出主人對客人的熱情。該菜品以沙鍋盛裝,口味獨特。成品的肚包雞湯汁金黃,味道奇香,口感微酸微辣,具有開胃、滋補、養生功效。新款菜式“楚佬香鍋肚包雞”,曆經3項改良,使這款菜肴迅速火遍武漢三鎮。
改良點:
1、主料改用浙江三黃雞。傳統肚包雞有選用土雞的,也有1千克重的豬肚、1250克重的雞脖子和100克糯米(事先浸泡過夜)煲制成熟的。吳總監經過反複試驗,改用三黃雞(原産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指黃羽、黃嘴、黃腳的雞,此外還要求皮膚也是黃的,這種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是朱元璋鐘愛的貢品欽賜“中華第一雞”,替代雞脖子和糯米,使其口感和香味更佳。
2、配料改用重慶泡竹筍、豬肚、三黃雞都是高蛋白的原料,為了使肚包雞所含的營養素更加全面,吳總監改用泡竹筍作為配料,補充了膳食纖維,起到了解油膩、開胃、助消化增加份量等多種作用。
3、口味改成湖北佬喜歡的鹹鮮微帶酸辣味。傳統肚包雞以鹹鮮味居多,吳總監改用泡辣椒、泡姜、香料油、紅油等調味,使香鍋肚包雞成菜色澤金黃、味道奇香、微辣中透着微酸得到了當地人的認可。
原料:
冰鮮豬肚1個,冰鮮三黃雞1隻
調料:
楚佬肚包雞專用料包(350克/袋,成分為泡竹筍、泡辣椒、泡姜、香料油、紅油等,不需要再次添加鹽、味精、雞精等調料,),熟豬油8克(也可不放),泡燈籠椒(或紅棗)6顆。
制作方法:
1、将豬肚表面的粘液用手揉捏,用水簡單沖洗,外面沖洗後再沖洗豬肚裡面,洗淨後加鹽15克、料酒30克,再用手揉捏,清除豬肚上的髒物,再次洗淨。
2、把洗幹淨後的豬肚翻出裡面,将翻面後的豬肚,用刀刮掉白色的油脂,再用水抓洗幹淨,再翻面還原備用。
3、整雞拔掉頭部一些地方沒有去幹淨的毛,用清水沖洗,掏幹淨雞肚内髒.切掉雞屁股、雞腳尖,将雞腿關節切開一半(不能切斷),雞爪塞進雞肚内,雞翅向後盤起,将雞頭塞進盤好的雞翅膀中夾住備用。
4、炒鍋上火放清水燒開,加入姜片和小蔥各15克.放入盤好的整雞,用大火煮3分鐘左右,從鍋内撈出定型的整雞;接着将整個豬肚放入鍋内水中用開水燙20秒鐘立即撈出,用清水洗淨豬肚表面,将豬肚翻面,把裡外都沖洗幹淨:将小蔥和姜片塞進整雞雞肚内,再把整雞塞進整個的豬肚内(包好的肚包雞看起來是整個的,不需要捆紮)。
5、将肚包雞放入開水中煮2分鐘撈出,再用清水進行最後的沖洗,将肚包雞放入沙鍋中,倒入楚佬香鍋肚包雞專用湯料包一袋,加入開水,蓋上鍋蓋上火,先用大火将湯燒開,再把火調到最小,文火煨4小時即可(整個成品上桌,由服務員給每位顧客分食,先喝湯再将肚包雞菜品撈出切塊,友善顧客分吃)。
魚頭美蛙
原料:
大花鲢魚頭(約1000克)。
配料:
面塊500克。
調料:
鹽6克,味精4克,雞汁6克,胡椒粉2克,醬油6克,美極鮮味汁6克,鮮辣汁15克,幹青花椒10克、姜米10克,蒜米10克,小米辣節20克,二荊條辣椒節10克,蔥花20克。
制作:
1、把大花鲢魚頭(約900克)治淨,砍成大塊待用;
2、牛蛙(約400克)宰殺洗淨剁成塊,納盆加姜蔥、料酒和胡椒粉腌制20分鐘;
3、取高筋面粉300克,加入雞蛋清、少許鹽和色拉油,朝一個方向攪打上勁,再制成小塊入沸水鍋中煮熟待用;
4、淨鍋放菜籽油和豬油燒熱,放入幹青花椒、姜米、蒜米、小米辣節和二荊條辣椒節炒香,摻入鮮湯後,調入鹽、味精、雞汁、胡椒粉、醬油、美極鮮味汁和鮮辣汁,放入魚頭塊和牛蛙,加蓋燒至熟,起鍋裝盤撒上鹽、味精、雞汁、胡椒粉、醬油、美極鮮味汁和鮮辣汁,澆上熱油激香即可。
陳皮河蝦
此菜系将河蝦油炸後,再與九制陳皮、幹辣椒、蒜片等調料烹制而成。成菜後,色澤鮮豔,蝦肉鮮嫩,麻辣酸甜,并有陳皮之芳香。
原料:
活河蝦250克,九制陳皮絲10克。
調料:
香蔥5克,姜2克,蒜頭5克,幹辣椒5克,精鹽1小匙,酒釀汁2小匙,白糖1小匙,花雕酒3小匙,香醋1小匙,味精、花椒粉各少許,麻油5克,植物油500克(耗40克)。
操作:
1.、将河蝦剪去須腳,再用清水沖洗幹淨,瀝幹水分後,放入碗中,加精鹽2克、花雕酒10克拌勻,倒入漏勺待用。
2、九制陳皮絲切段,用溫水泡軟;幹辣椒用清水漂洗一下,再剪成段;香蔥去除根部洗淨,切成末;姜去皮洗淨,切成末;蒜頭剝衣,用刀切成片。
3、鍋洗淨置旺火上,舀入植物油燒至八成熱時,将河蝦撒入油鍋爆熟,用漏勺撈出瀝油。
4、原鍋留5克植物油,置中火上燒熱,下幹辣椒煸呈咖啡色,再放蒜片、姜末、蔥花炒勻,随即倒入河蝦,烹入花雕酒。
5、然後,加精鹽、花椒粉、白糖、味精和陳皮絲(泡陳皮絲的汁水)。
6、燒開後轉大火收汁,倒入酒釀汁和香醋,淋入麻油,撒上蔥花,翻炒起鍋裝盤。
制作關鍵:
1、一定要選用活河蝦,另外最好選用帶籽大河蝦。雄蝦要剪去須和蝦腳。
2、河蝦油炸時要旺火熱鍋,快速爆炸。
3、忌用動物油脂和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