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作者:Enigma龍探長

“國貨之光”李甯,要退市了嗎?

此前,一則關于“李甯公司将私有化退市”的傳聞不胫而走,而李甯方面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态度,更是引人遐想。

2018年起,站在“國潮”風口的李甯,其市值一路飙升,在2021年更是達到了最高點,超2700億港元。

然而巅峰過後,李甯股價卻一路下跌,短短三年時間,市值縮水超2200億港元,到如今徘徊在500億港元上下,淪為“國嘲”。

那麼,李甯到底是怎麼了?為何會“潮”起“嘲”落?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國潮風”的受益者

2018年,中國運動品牌李甯,迎來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就是登上紐約時裝周。

這個平台成立于1943年,不同于巴黎時裝周的浪漫藝術和米蘭時裝周的異域風情,紐約則更講究都市前衛,突出衣服的實穿性。

它是一個把創意設計與商業高度融合的地方,有助于品牌打開知名度,進而實作商業轉化。

而這場大秀上,李甯推出的“中國李甯”系列可謂是驚豔四座。

最能展現中國元素的中國紅,結合黑色、白色和黃色,尤其是番茄炒蛋的配色,讓人眼前一亮。

在設計元素上,胸前的四個大字“中國李甯”Logo,更是奪人眼球。

如此鮮明突出的設計,讓世界都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運動時尚,重新整理了國際市場對中國運動品牌的認知。

而這一将中國文化元素與運動時尚相融合的設計,正符合了中國市場關于文化自信的推崇。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由此,國内興起了一股“國潮風尚”,李甯也借此一炮而紅,成為了“國潮一哥”,其業績也順勢激增。

據悉,這一年,李甯的營收首次突破了百億元的大關,有105.1億元,淨收益同比增長超38%。

2019年,李甯的營收仍在持續增長,達到了138.7億元,淨收益同比增長為110%。

不過隔年,由于受疫情的影響,李甯營收的增長速度才開始放緩。但這種低迷的狀态并未持續太久,李甯就再次迎來了轉機。

2021年,借着“新疆棉事件”的發酵,李甯又火了一把。

當時H&M、阿迪達斯以及耐克等多個西方品牌抱團打壓新疆棉,這一惡意行為,也激起了國内消費者對這些“洋品牌”的抵制情緒。

而李甯、森馬,還有安踏等中國品牌也紛紛力挺新疆棉花。

期間,有網友曬出李甯的服飾标簽,上面寫着:該面料采用新疆優質長絨棉。這也讓李甯品牌成了廣大消費者的心頭好。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這一年,李甯的營收額再創新高,為225.7億元,增速達到了56%。另外,其公司市值也達到了最高點,一度超過2700億港元。

然而這之後,李甯營收增速開始逐漸下落。比如2022年,營收258億元,但增速下落到了14%。

再到2023年,營收為276億元,增速則已經下落到7%。

更驚人的是,這期間,李甯的股價也一路下跌,從巅峰時的105港元每股,一度跌落過18.3港元每股。

而股價下跌,直接導緻了公司市值的大幅縮水。據相關資料顯示,今年2月6日,李甯的市值僅剩下491億港元左右。

相較于2021年的2700億港元,蒸發超過了2200億港元,縮水8成。

而同處一個賽道的安踏,在同一時期的市值則達到了2006億港元之多,相當于李甯的4倍。

如此一比較,就可見兩者的巨大差距,以及李甯所面臨的處境之艱難。

可李甯為何會走到這一步呢?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大起大落

李甯品牌的創始人是曾獲得14個世界冠軍、106枚金牌的體操運動員李甯。1990年,退役後,他創立了李甯有限公司。

一個體育品牌如何打開知名度,離不開運動會這個平台。而李甯品牌在創立不到3個月的時間,一舉成為了北京亞運會的贊助商。

當時,作為火炬手,李甯身穿自家服飾接過聖火。之後,中國運動員也是一身李甯品牌。

這給李甯品牌創造的廣告價值,可想而知有多高,讓其有了一定的名氣。

之後,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以及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李甯品牌均獲得了相關的贊助權。

在此類大型賽事上的多次亮相,讓李甯品牌迅速發展,在中國運動品牌界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2003年,李甯的年銷售額突破了10億元。并于次年,在香港敲響了上市的鐘聲。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而安踏、特步這個品牌也緊随其後,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先後在港上市。

但這三大中國體育品牌,卻在北京2008奧運會時,稍顯落寞。

因為阿迪達斯為了和耐克一較高下,不惜耗費巨資,拿下了該屆賽事的官方贊助商身份。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不甘心的李甯,試圖通過贊助體育解說員的服飾,來進行隐形奧營運銷。

但無奈,這一行為最終還是被喊停了。

不過,這影響也不大,畢竟開幕式上“飛天點火”的是其創始人李甯,所産生的營銷效果也不差,甚至一路登頂。

彼時,國内市場掀起了對李甯服飾和運動鞋的狂熱追捧,該品牌也走上了擴張之路。

2008年,李甯在原有基礎上又開設了1000多家門店。截止到當年年末,其門店總數量超6200家。

此後的3年時間裡,李甯進一步擴張,到2011年末的時候,門店數量達到了8255家。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殊不知,如此急速的擴張,也為李甯後續的虧損埋下了隐患。

從2008年到2010年,李甯的營業額的确一直保持着增長狀态,從67億元飙升到了近95億元,漲幅42%。

那時,李甯的地位,簡直就是如日中天。然而,不久後,這間公司的問題就冒出來了。

由于門店體量變大,門店的營運成本,包括維護費、員工工資等支出都劇增。而品牌戰略上的失策,則給了李甯緻命一擊。

衆所周知,品牌定位是企業銷售的重要環節。而李甯卻犯了一個低級且緻命的錯誤。

當時,為了迎合年輕消費群體,李甯對品牌形象進行了重塑,即打造一個時尚炫酷、且國際化的風格。

并喊出了“90後李甯”的口号。這不喊不要緊,一喊直接讓70、80後一代熟悉的産品,成了過氣商品。

另外,由于新産品價格上調了,李甯連成本效益優勢都沒了。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是以,新品、老款都賣不出去,最終都隻能淪為庫存商品,導緻倉庫積壓了大量的産品。

2012年,李甯直接虧損了近19億元,這也是該品牌自上市後,出現的第一次虧損。

而競争對手安踏則盈利了13.59億元。也正是由此,中國體育品牌的老大易了主,從李甯變成了安踏。

重蹈覆轍

連續虧損3年的李甯,經曆了大量的裁員關店,到2014年,門店數量減少到了5671間,市場佔有率随之也進一步縮小。

直到2018年,李甯押寶“國潮”,才得以翻身,扭虧為盈,并在2021年,到達了頂峰。這背後也有網絡流量的助力。

先是紐約時裝周,後又時隔4個月後,參加巴黎時裝周,李甯成功打響了名号。

不可否認,彼時,李甯品牌靠的主要還是驚豔衆人的設計。但“國潮話題”所帶來的流量紅利,也讓李甯興奮不已,并且沉淪其中。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為了讓熱度不降,李甯開始使勁砸錢搞營銷,還高價請流量明星代言造勢,以延續流量。

據悉,在2021年,李甯的營銷投入有17.79億元,是研發投入的4倍之多。

可流量這種虛無缥缈的東西,用好了确實能帶來紅利,可用不好就會遭其反噬。而李甯就是後者。

在獲得大波流量後,李甯又一次對品牌定位下手了。不過這次不是推新品,踩老款,而是布局高端化市場。

怎麼個高端化?很簡單,就是三個字,高溢價。一雙鞋動辄就是499,甚至還有上千元。

抛開價格這一點,李甯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産品設計欠缺。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湧現了大批平價國潮品牌。

這一對比,消費者紛紛開始聲讨李甯,“太貴了”、“成本效益低”等。這銷量能上去就怪了。

更要命的是,在布局高端化的同時,李甯為了獲得更多的消費群體,竟又走上了大設新店的老路。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據相關資料顯示,僅2022年下半年,李甯就新開設了近500家門店。

但遺憾的是,這些店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再次增加了經營成本,積壓了庫存。

除此之外,2022年那場“逐夢行機場大秀”,釋出的橄榄綠的服飾,更是被網友質疑像日本軍服,稱其是“倭風”。

一時間,李甯深陷巨大的争議之中,更是喪失了極大的國民好感度。最終導緻李甯股價十分低迷,市值也持續縮水。

2024年3月,一則關于“李甯私有化退市”的傳聞不胫而走,讓李甯再次成為熱議焦點。

何為私有化?

簡單說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通過溢價的方式,高價收購公衆投資者手裡的全部股票。把公衆公司,變成私有的。

換句話說,就把股東手中的“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裡。

市值縮水8成!陷退市傳聞,“國潮一哥”被消費者狠狠上了一課

而對此傳聞,李甯方面則表示,任何能夠提高投資回報的方案都會考慮,但目前尚有相關方面的計劃。

這種既不承認,又不否定的态度,更是引人遐想。

但回歸現實,私有化并非易事。其一需要有願意花錢的買主,其二需要征得賣方李甯的同意。

結語

複盤李甯的經營之道,不難看出,營銷固然重要,但不深入研發,創新産品,口号喊得再亮,也無濟于事。

最後,你認為李甯會走私有化這條路嗎?

參考資料:

CEO雜志《李甯:英雄創時勢,一切皆有可能》

投中網《2100億消失後,李甯再救李甯》

中國房地産報《港股“血拼”20年,李甯終将走向退市?》

界面新聞《522億,初代國潮要退市了嗎?》

澎湃新聞《奧運贊助商的權力遊戲:中外體育品牌纏鬥14年》

億邦動力網《李甯08年登頂巅峰後卻年虧損20億 他犯了哪些錯?》

利城集團《李甯驚豔紐約時裝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