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作者:YY科技館

引言

近年來,随着社會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深入,外語教育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面臨着艱難的處境。在中國,包括英語在内的各類外語專業已逐漸淪為"垃圾專業",畢業後就業前景堪憂,成為家長和學生避之不及的選擇。類似的情況,在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也正日益凸顯。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這一現象究竟源于何因?外語專業為何會陷入如此困境?又該如何破局,重振外語教育的地位和價值?這些問題無疑值得我們深入探讨。

本文将從全球視角出發,系統分析導緻外語專業陷入"垃圾專業"處境的諸多因素,包括社會需求結構的變遷、高等教育不斷擴張帶來的供給備援、就業市場競争加劇等。同時,也将探讨外語專業如何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積極尋求轉型更新的出路。希望能為相關政策制定和教育實踐提供有益啟示。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外語專業陷入"垃圾專業"困境的諸因

2.1 社會需求結構的變遷

外語專業之是以淪為"垃圾專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所滿足的社會需求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

長期以來,在世界範圍内,對中進階外語人才的需求一直較為旺盛。比如在冷戰時期,外語技能成為外交、情報、軍事等領域的關鍵競争力。再如在全球化程序加快的1990年代至2000年代,涉外經濟貿易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對各類外語人才的廣泛需求。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然而,随着時代的變遷,這一需求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一方面,随着英語在國際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英語已經成為全球共同語言,廣大群眾都具備一定的英語溝通能力,英語專業的相對稀缺性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在資訊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機器翻譯等工具的廣泛應用,也大幅降低了專業外語人才的需求。

與此同時,在教育領域,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也加劇了外語專業人才的供給過剩。根據有關資料,2022年大陸高校新增大學生規模已超過900萬人,再加上學校為吸引生源開設的各類小語種專業,專業外語人才數量正呈幾何級數的增長。顯然,這與現實社會的需求嚴重不比對。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面對需求結構的這種深刻變革,外語專業不得不面臨被邊緣化的嚴峻命運。對于廣大學生來說,選擇這一專業也意味着極大的就業風險和機會成本。是以,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外語專業的招生熱度正在逐漸下降。

2.2 就業市場競争的加劇

外語專業陷入"垃圾專業"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于就業市場競争的日益加劇。

一方面,随着資訊技術的高度發展,許多傳統需要專業外語人才的崗位,正在逐漸被機器翻譯、人工智能等工具所替代。比如在跨國公司的業務溝通、外貿談判、文書翻譯等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正在大幅降低對專業外語人才的依賴。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也導緻各類專業人才的供給大幅增加,而市場需求卻沒有同步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外語專業學生不得不面臨與其他專業畢業生的激烈競争。相比之下,那些學習計算機、工程、管理等技術性強的專業,其就業前景通常更加廣闊。

同時,随着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區域性的地域壁壘也正在逐漸消解。這就意味着,僅憑一門語言技能的外語專業學生,必須與世界各地的人才競争。對于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學生而言,這種競争無疑更加激烈和艱難。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是以,外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愈發渺茫。無論是在國内還是國際市場,他們都必須面臨着日益加劇的競争壓力。這也是外語專業逐漸淪為"垃圾專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教育體系自身的缺陷

除了上述外部環境因素之外,外語教育體系自身的内在缺陷,也是導緻其陷入困境的關鍵所在。

首先,在外語教學内容和方法上,大多數高校普遍存在着脫離實際需求的問題。他們過于注重語言技能的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使得學生的就業競争力大大降低,難以适應複雜多變的就業市場需求。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其次,在外語專業的設定上,各高校普遍存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他們大多沿襲傳統的英語、日語、俄語等專業設定,缺乏針對性的特色專業設定,無法滿足社會多元化的語言人才需求。這種粗放式的專業布局,也加劇了外語專業的供給過剩。

再次,在外語人才培養上,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他們過多地關注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導緻許多外語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應用能力,難以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總的來說,外語教育體系自身存在的種種缺陷,也是導緻外語專業淪為"垃圾專業"的重要因素。隻有深入剖析并解決這些問題,外語專業才能重拾應有的地位和價值。

外語專業轉型更新的出路

面對諸多不利因素的嚴峻挑戰,外語專業如何才能實作轉型更新,重制昔日的繁榮?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3.1 優化外語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外語教育必須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一方面,外語教學應當摒棄單一的語言技能培養,轉而注重跨文化交際、商務談判、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實踐能力培養。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就業競争力,也有助于培養複合型人才,更好地适應社會需求。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另一方面,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還應該主動融合新興技術,比如人工智能、大資料等。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數字化應用能力,助力其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占據優勢。同時,高校還可以設定外語+計算機、外語+國際貿易等交叉學科,滿足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3.2 建立特色鮮明的外語專業布局

其次,外語教育還需要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建立更加多樣化和特色鮮明的專業體系。

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據自身優勢和地域特點,重點打造特色外語專業。比如在沿海地區,可以着重培養日語、韓語等東亞語種人才;在西部地區,可以注重培養阿拉伯語、塞爾維亞語等西亞語種人才。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另一方面,高校還可以積極開設新興外語專業,如人工智能應用外語、醫療外語、文創外語等,以契合當下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同時,應鼓勵高校加強與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培養契合市場需求的外語專業人才。

總之,外語教育應當摒棄同質化傾向,建立更加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專業布局,以适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3.3 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機制

最後,外語教育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方面,高校要主動邀請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包括專業設定、課程設計、實踐環節等。這不僅有利于貼合企業實際需求,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增強其就業競争力。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另一方面,企業也應主動參與外語人才培養,與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他們可以針對自身需求提出具體的人才培養要求,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資源。

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當發揮積極作用,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的建立營造良好環境。比如制定靈活的學分認定制度,為學生在校企之間流動創造便利條件。

總的來說,隻有建立起緊密協作的校企育人機制,外語教育才能更好地适應社會發展需求,培養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外語專業人才。

結語

目前,大陸乃至全球的外語專業無一例外地陷入了"垃圾專業"的困境,這既源于社會需求結構的深刻變革,也與高校外語教育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有關。

要擺脫這一窘境,外語教育必須加快轉型更新步伐,從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特色鮮明的專業布局、強化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等方面着手,不斷提升自身的适應性和發展活力。隻有如此,外語專業才能重拾應有的地位和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大學外語專業成“垃圾專業”,原來是一種全球現象!

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推動外語教育的改革創新,相信不久的将來,外語專業一定能夠擺脫"垃圾專業"的命運,重新煥發蓬勃生機。這不僅有利于提升人才培養品質,也将為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