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作者:聞笑看世界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根據俄烏雙方的“戰報”、第三方媒體的報道,并經多方證明,位于烏克蘭東北部地區的“哈爾科夫戰役”已經于10日淩晨5時打響,目前戰事正酣。至于俄軍發動哈爾科夫戰役的目的,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在實施普京的“建立緩沖區”計劃。

烏克蘭國防部在戰報中稱:(10日)淩晨5日左右開始,敵軍在裝甲車輛的掩護下,試圖突破我們的防線,烏軍已“擊退了俄方的進犯”,但“不同程度的戰鬥仍在進行”。另有烏軍方人士承認,俄軍在邊境小鎮沃夫昌斯克附近推進了約1公裡。

俄羅斯國防部在5月11日的通報中稱,在所發起的哈爾科夫進攻戰役中,俄羅斯的“北方”叢集部隊已控制了位于哈爾科夫北部的鮑裡索夫卡、奧古爾佐沃、波羅傑涅夫卡、杜姆納雅和斯特列赫雅等5個村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5月10日的講話中宣布,俄羅斯已經對烏克蘭發起了新一輪大規模進攻。并稱,整個前線都發生了激烈戰鬥,哈爾科夫方向的戰鬥尤為激烈。

而在當地時間5月10日的簡報會上,美國白宮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表示:我們原來就認為俄羅斯會對哈爾科夫發起進攻,現在看來,這已經開始了。顯而易見,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哈爾科夫戰役的爆發早有預兆,俄方的目的是要建立“緩沖區”。

俄羅斯的别爾哥羅德州與哈爾科夫臨近,而烏軍則一直在利用這個地理上的優勢襲擾俄羅斯的邊境地區。為此,俄羅斯的一些專家和學者建議普京打下哈爾科夫,并将其納入俄羅斯版圖。

對于這些專家的建議,普京3月18日在其競選總部的講話中回應稱:“我現在還不準備談論我們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将某一地區并入。但我不排除在我們認為合适的某個時刻,在目前屬于基輔政權的領土上建立一個特定的安全區。”

普京的言外之意是,目前還沒有“吞并哈爾科夫”的計劃,但為了確定别爾哥羅德州的安全,有必要在目前尚屬于烏克蘭的領土上建立“緩沖區”。至于何時行動,将視“形勢”而定。顯而易見,普京選擇了5月10日這一天“動手”。

普京為何選擇在此時打響“哈爾科夫戰役”?因為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在此前的半年多時間裡,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普京以及俄方對“美國放棄烏克蘭”抱有幻想。但在4月底,經過一番内部妥協後,美國終于通過了“援烏法案”。不得不說,俄方的這個“幻想”破滅了。

毋庸置疑,随着美國“援烏法案”的通過,整個美西方必然會掀起一波“西方攻擊性武器進入烏克蘭”的高潮。比如美國陸軍戰術飛彈系統、美式坦克、加強版“海馬斯”遠端火炮系統以及F-16戰機等。

顯而易見,如果這批西方先進武器完全列裝烏克蘭軍隊,且烏軍的彈藥危機得到緩解後,俄軍在戰場上面臨的形勢将會更加艱難。甚至可以說,再想發動以奪取土地為目的的戰役将會“難上加難”。為此,必須利用這批武器和彈藥到來之前的“空窗期”發動攻勢。否則,可能就真的來不及了。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俄羅斯之是以發動“哈爾科夫戰役”,可能有兩個“戰術性目的”。

美國新聞媒體《政客》在報道中稱,俄軍越過邊境進攻哈爾科夫,旨在開辟一條“新戰線”。

而英國天空電視台新聞網的軍事分析家肖恩·貝爾則認為,俄羅斯開辟這條“新戰線”有兩大關鍵原因。一是為了給俄羅斯軍事活動的後勤樞紐重鎮——别爾哥羅德建立一個“緩沖區”,進而将烏軍炮火趕出“射程”外。二是迫使烏克蘭将有限的資源分散在更廣泛的戰線上,使其更容易被襲擊。

普京此時發動“哈爾科夫戰役”,同時還具有三個政治層面的含義。

其一:衆所周知,由美西方主導的烏克蘭問題全球和平峰會即将于6月中旬在瑞士舉行。但本次會議沒有邀請俄羅斯參加,且已有多國接受邀請,這顯然會讓俄羅斯陷入更大的戰略被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俄羅斯能夠在戰場取得更大的突破,則能夠“對沖”瑞士和平峰會的影響,可以使會議内容不至于過分偏袒烏克蘭,甚至能夠讓一些舉棋不定的國家“退縮”。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其二: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即将在7月初相繼召開确定各自總統候選人的全國代表大會。而一旦此“程式”完成,拜登的民主黨政府必定會對這場俄烏戰争“全面加力”,形成一次競選“沖擊波”。

而如果俄羅斯能夠在7月份之前取得戰場上的較大優勢,不僅可以讓“援烏制俄”本就不積極的美國共和黨找到制肘拜登政府的“借口”,還可以讓民主黨的支援者信心不足,而“疊加”之下就有可能讓美國“援烏制俄”行動打折扣。

其三:盡管俄羅斯的軍工生産已經開足馬力,盡管看上去俄羅斯在正常武器和彈藥的數量上占據優勢,但同時,這樣的優勢卻充滿着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說是脆弱的。

一來,由于西方對“晶片”等技術類産品的限制,俄羅斯的軍工企業隻能生産一些傳統類武器。二來,一些技術上有缺陷的外援武器正在降低“實戰效果”。比如,就有俄羅斯杜馬議員直言不諱地說,半島上友好國家援助的彈藥幾乎有一半以上會在半空中爆炸。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由于美國的“長臂管轄”,俄羅斯擔心與重要國家的“正常貿易”會受到影響。果真如此,那對于俄羅斯來說,可能會是“災難級”的影響。是以,一定要在普京出訪前使戰場局勢出現有利于俄羅斯的變化下,以便于讓友好國家保持支援俄羅斯的戰略信心。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戰場局面上俄軍會有優勢,但取得重大戰略性突破的可能性卻不大。

從哈爾科夫戰役開打兩天來的情況而論,俄軍有優勢,但這種“優勢”卻不足以取得重大突破。

比如,按照美國戰争研究所的說法,在哈爾科夫北部,俄軍取得了“戰術上”的成功,未來幾天會利用新占領的“橋頭堡”加快進攻行動。

但美國戰争研究所同時也認為,俄軍不可能取得“戰略上”的突破。因為,對于烏克蘭來說,哈爾科夫的重要性顯然不同于頓涅茲克地區。

直白地說,早在2014年頓巴斯地區沖突爆發後,該區域的大部分領土就已經不在烏克蘭政府軍手中,烏軍之是以堅守一些據點,主要是為了有朝一日奪回,而不是為了“立馬收複”,但對哈爾科夫地區,烏克蘭的态度就顯然不同了。

對于烏克蘭來說,哈爾科夫地區不僅有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市,而且,一旦該地區完全“失守”,基輔方向就會有危險。是以,從政治和戰略上來說,哈爾科夫戰役顯然會比“阿夫迪夫卡戰役”更為重要,毋庸置疑,烏克蘭肯定會“全力以赴”。

從軍力上來說,俄方大約在此處集結了5萬多人的部隊和近500輛坦克。而據澤連斯基所說,俄羅斯還有可能會繼續增派進攻部隊。

而烏方在此地的守軍有第23和43機械化旅、第120旅、125旅以及2個邊防軍分遣等大約4萬人的規模。而澤連斯基也明确表示,正在向哈爾科夫戰場增派援助部隊。

預計,在這場哈爾科夫戰役中,雙方投入的總兵力最終可能會達到約30萬人左右。顯而易見,會是一場較大規模的戰役。

直白地說,盡管目前正處于烏克蘭軍隊武器層面的“空窗期”,但基于哈爾科夫在政治、戰略以及軍事層面的重要性,烏克蘭必然會對哈爾科夫“嚴防死守”。而從雙方的軍力對比以及兩年多的“實戰效果”來說,俄羅斯不太可能取得這場哈爾科夫戰役的完全勝利。當然,占領一些據點還是可能的。

哈爾科夫戰役已經打響,普京的“緩沖區”計劃能實作嗎?

從戰略角度來說,普京的“緩沖區”計劃恐難實作。

在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之初,俄羅斯大軍曾一度攻占了哈爾科夫地區的部分領土,并形成了對哈爾科夫市的“圍攻之勢”。但在2022年9月烏克蘭軍隊發起的一輪反攻中,俄軍就不得不放棄了所占領的土地。

而現在的烏軍顯然比那時候更有戰力了,更有作戰經驗了,武器系統也更加強大了。而且,在美國通過“援烏法案”後,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支援也會更有底氣。

比如,在哈爾科夫戰役打響後,美國白宮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就表示,華盛頓正在與基輔保持着聯系,以提供必要的支援。而這種支援将有助于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進攻。也就是說,即便是哈爾科夫“失守”,在美西方支援下,仍然存在着被烏克蘭重新“奪回”的可能。

再者,姑且不論在别國領土上建立“緩沖地帶”的法理性瑕疵和理念上的落後,即便是這種做法的“本身”,似乎也蘊含着普京和俄軍的“無奈”。當然,這種“無奈”則展現在武器的“代差”上。

直白地說,普京之是以有建立“緩沖地帶”的想法和行動,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可能有潛意識裡的“多占一些土地”的因素。二是說明武器“代差”導緻普京有了守不住别爾哥羅德這個邊境重鎮之憂。

可是,面對美西方的先進武器和資訊化體系下的作戰系統,“緩沖地帶”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說白了,意義不大。

至于普京是否能夠通過這場哈爾科夫戰役實作“緩沖區”計劃,答案是: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