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作者:子青說曆史

前言:

“聽說了麼,老鐘是逃兵,不然他怎麼現在自己一個人在家種地,别的老紅軍都受到了國家的嘉獎呢。”

“是啊,我聽說他在戰場上臨陣脫逃,哎真丢我們‘将軍縣’的臉。”

“何止啊,我聽人說他出賣情報,是個‘賣國賊’啊!”

上世紀70年代,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開始流傳這樣一個傳聞,老老實實種了30年地的鐘發鎮隐藏的身份竟然是“叛徒”“内奸”。

随着流言蜚語不斷發酵,不僅鐘發鎮在村裡舉步維艱,就連他的兒子也受到了停職處分。

當地幹部幾次三番地對鐘發鎮進行傳訊調查,附近的村民也都對其避而遠之。

鐘發鎮原本隻是想安安靜靜地種地讨生活,可各種不堪入目的話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于是他決定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寫信,他在信件開頭便寫道:老首長,我是曾追随過你的紅小鬼,請您幫助我證明身份。

鐘發鎮為何會喊李先念老首長?他又為何會被誤認為“叛徒”“内奸”呢?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炮火中的電譯員

1936年12月12日,中央向各地軍組織發出了一封秘密電報。

電報内容顯示西安事變爆發,蔣介石被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

接到這一消息的各部隊都十分振奮,因為這意味着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達成又近了一步。

負責建立河西根據地任務的紅30軍自然也收到了這一電報,時任紅30軍政治委員的李先念激動地握着身旁年輕電譯員的手,一遍一遍地問是真的嗎?是真的嗎?

面容稚嫩的電譯員目光堅毅,他又一次翻譯了電報的内容,确認無誤!

當時紅30軍還面臨着敵人的圍剿,猛烈的炮火不斷地傾瀉在指揮部附近,但喜悅之情還是傳遍了全軍上下,振奮了正在勇猛殺敵的将士們。

而這個将西安事變重要情報翻譯出來的電譯員,正是文章開頭被村民們誤解為“叛徒”“内奸”的鐘發鎮。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他在紅30軍軍部擔任電譯員期間,與李先念頻繁接觸,被李先念親切的稱為“紅小鬼”。

既然是曾經追随過李先念的老紅軍,那鐘發鎮為何會在興國縣隐姓埋名種田30年?

又為何會被傳出是叛徒内奸呢?

将軍縣裡的“紅小鬼”

鐘發鎮1919年出生于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長岡鄉。

興國縣紅色文化濃厚,建國後被授予解放軍少将以上軍銜的就有54位興國縣籍老紅軍,這裡的開國将軍數量僅次于湖北紅安,是個名副其實的“将軍縣”。

而在興國的将軍中,又數長岡鄉最多。

毛主席當年親自來到長岡鄉做調研,深入研究了諸如選舉運動、群衆生活等問題,寫下了著名的《長岡鄉調查》。

這裡還是蘇區的模範縣、烈士縣,是第三,四、五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主席曾經在此親自提筆寫下“模範興國”的獎旗。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生長在如此濃厚的紅色革命氛圍下,鐘發鎮自然也不會掉鍊子。

雖然他并沒有突出顯赫的功勳,但也是早早地就參加了紅軍。那究竟有多早呢?

13歲。

13歲的鐘發鎮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毅然決定參軍。

(其父因為參加了地下黨組織的農會運動,被敵人迫害緻死。)

可起初由于其年齡太小、身材瘦弱,紅軍戰士并不願意招他入伍。

“小朋友,你想要報國殺敵的心情我們可以了解,你可以等再長大一些,等到下一批紅軍戰士來到這裡,再選擇參軍。”

紅軍戰士耐心地勸說鐘發鎮,可鐘發鎮卻十分執拗。

他對着征兵幹部死纏爛打,走到哪裡跟到哪裡,最終征兵人員無奈同意了他的請求。

“那你就去當招呼兵吧。”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招呼兵也算是“童子軍”的一種,不需要上戰場,是跟在醫療兵後面照顧傷員的預備衛生兵。

鐘發鎮十分開心,反正不管是何兵種,能當紅軍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他在後方任勞任怨地照顧了1年多傷員,後來被調到了醫院正式做衛生員。

戰場上負傷同志們血肉模糊的慘狀并沒有吓倒這個勇敢的“紅小鬼”,他十分迫切地想要上陣殺敵。

可由于前幾次圍剿在毛主席的正确指揮下打得順風順水,并不需要他這個“紅小鬼”端槍上陣。

變故在第五次“反圍剿”發生了。

由于一些黨内人士照搬蘇聯經驗,沒有聽從毛主席的正确指導,第五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敗,中央蘇區被迫開始長征。

鐘發鎮也随軍踏上了長征的路途。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長征中的信念

“堅決不能掉隊,要一直跟黨走。”這是鐘發鎮後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話。

長征的艱難沒有經曆過的人很難想象,我們隻能從先輩們留下的隻言片語中體會那種困難與信念交織,強烈反差的光輝歲月。

長征途中,他被編入了紅五軍團政治處擔任宣傳員。

據他回憶,“宣傳員是隊伍中最辛苦的角色之一。”

比如在翻越金山時,一般的紅軍隊伍都是白天登山,可宣傳員卻需要在半夜行軍,每人身上都要背着一竹筒姜湯,在沿路有危險的地方停留做标記。

待到天明之後,鼓勵那些後續登山的野戰部隊。并且在大部隊走完後,還要收容掉隊的官兵。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僅僅14歲的鐘發鎮說自己那時仿佛有着使不完的精力,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累。

自然環境的惡劣隻是紅軍部隊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窮追不舍的敵軍,随時盤旋在上空的飛機炸彈更是給行軍造成了嚴重的減員。

在突破湘江、烏江防線時,留給紅軍的時間非常少,部隊幾乎沒有休息停留,連續急行軍。

鐘發鎮回憶說自己那時準備了三天三夜的幹糧,吃着東西趕着路。

這也就意味着他三天三夜沒有合眼。

餓了,就咬幾口硬幹糧;渴了,就喝幾口路邊積蓄的雨水。

對鐘發鎮來說,長征途中所面臨的最大考驗莫過于“過泸定橋”了。

泸定橋下面水流湍急,河水撞擊着河堤發出令人膽寒的巨響。

沒有人懷疑一旦掉下去頃刻間便會淹沒在河流裡。

而橋上的鐵索也并不堅固,走起來晃個不停,一些力氣大的戰士可以抓着橋欄杆向前移動過河,但鐘發鎮卻做不到。

鐘發鎮身材矮小瘦弱,根本抓不住兩邊碗口粗的13根護欄。

盡管心裡十分恐懼,但鐘發鎮想着絕不能因為自己而拖延部隊行進的速度,那他是怎麼過橋的呢?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答案就是“爬着過橋”。

原來先頭部隊為了後續的戰士們行軍更加友善,在鐵索上鋪了一些簡易的木闆,鐘發鎮就是趴在這些木闆上,匍匐着過了橋。

每每聊起這點,鐘發鎮眼中都是自豪之情。

他調侃自己:“别人都是‘飛奪泸定橋’,隻有自己是‘爬過泸定橋’。”這恐怕在曆史上也是第一人啊!

鐘發鎮還不忘補充道:“隻有經曆過泸定橋,才知道最初靠着鐵索過去的先頭部隊有多厲害!他們沒有任何憑借,打滑的鐵索是他們唯一的支撐,但他們做到了!”

每想于此,鐘發鎮都會眼眶濕潤:“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啊!可惜他們看不到了!”

渡過泸定橋後立馬就要經過一大片草地,裡面的沼澤也是吞噬紅軍戰士們的“惡魔”。

瘦小的他為了緊跟部隊,是拉着軍長戰馬尾巴過的草地,後來過河的時候也是這樣,鐘發鎮對此十分感激。

就這樣,鐘發鎮跟着紅軍隊伍,走完了壯懷激烈的長征兩萬五千裡。

此時的鐘發鎮還不知道,接下來面臨的是更為慘烈的戰事。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西征中被俘虜

1936年10月,以紅四方面軍為班底的西路軍成立,這支為了打開與蘇聯聯系通道的紅軍隊伍,集齊了兩萬人馬出征河西走廊。

鐘發鎮則被編入了西路軍紅九軍,擔任譯電員。此時他僅17歲。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此時的西路軍算不上什麼整裝待發,養精蓄銳。

他們隻有不到1萬人,并且缺少後援部隊的支援,武器、糧食也都得不到補給,而他們的對手卻是擁有着2萬餘騎兵的馬步芳。

盡管如此,西路軍還是在古浪城與馬家軍進行了一場大血戰。

這場戰鬥讓鐘發鎮終生難忘。

他們的子彈全部打光,與敵人進行了血淋淋的白刃戰。

由于身材矮小,鐘發鎮就躲在暗處,專砍敵人的馬腿。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一刀,一刀,一刀……鐘發鎮砍得渾身是血,虎口也被震得撕裂開來,手中的大刀甚至都卷了刃。

可敵人實在太多,古浪戰鬥還是失敗了。

紅9軍軍長孫玉清被俘後壯烈犧牲,鐘發鎮和幸存的戰友們突圍成功,此時僅剩下了200餘人。

這些人被編入了李先念的紅30軍。

鐘發鎮也是在這個時候認識了李先念,并且翻譯出了那封重要的有關“西安事變”的電報。

可是狂傲自大的“馬家軍”并未因為“西安事變”而對紅軍有所收斂,反而對紅軍發起了更猛烈的攻擊。

紅30軍頂不住壓力在甘肅永昌戰敗,被迫化整為零,轉入祁連山打遊擊。

也就是在此期間,鐘發鎮與李先念失散了。

鐘發鎮與其餘八名戰士組成了一個遊擊小隊,卻不幸在山中被俘,送到了西甯馬家軍的一個兵營當勞工。

不幸中的萬幸是鐘發鎮遇到了一個同樣來自江西興國的女人,她是馬家軍兵團中一個團長的姨太太。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見鐘發鎮年紀還小,又瘦骨嶙峋,這個姨太太便好心放走了鐘發鎮。

逃脫後的鐘發鎮原本想去延安投奔大部隊,可日軍在各地都架起了封鎖線,特别是通往延安的地區,無奈隻得作罷。

就這樣,鐘發鎮一路乞讨,逃回了興國老家。

回家之後的鐘發鎮才知道自己家裡人因為投身革命都已經犧牲,隻剩下一個老母親孤苦伶仃。母親痛苦着哀求鐘發鎮不要再出去了,就在家老老實實當個農民,别讓家裡絕後,孝順的鐘發鎮隻能答應了。

革命勝利以後,鐘發鎮起過找組織說明身份的念頭,但想想自己對革命貢獻其實并不大,也沒有必要再麻煩組織,自己在家安穩當個農民也挺好的。

于是就這樣在田間種地,一種就種了30年。

直到村裡風言風語地傳出,鐘發鎮忍無可忍隻得向中央寫信,希望能夠證明自己的身份,還自己一個清白。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李先念收到信後認真地研讀了許久,在看到鐘發鎮描寫翻譯“西安事變”電封包的那一段時,終于确定了鐘發鎮的身份。

因為如果不是親曆者,是不可能把當時的情況描寫得如此詳細的。

于是李先念把這封信轉交給了江西省委,并确定了鐘發鎮确實是當年自己的電譯員,江西民政部門随後落實了他紅軍失散人員的身份。

當村幹部再一次找到鐘發鎮時,先是對他進行了賠禮道歉,接着表達了對鐘發鎮的敬佩,并且在全村向大家說明了情況:

鐘發鎮不是“内奸”“叛徒”,而是對革命有功的“老紅軍”!

鐘發鎮則表示自己并沒有期望組織對自己有什麼優待照顧,隻是不願意背負莫須有的罵名才寫信到中央,如今真相大白,自己也就知足了!

對于大家先前的誤會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不過雖然鐘發鎮雖然自己不要求什麼,但組織上卻從來沒有忘記過這些老紅軍。

他此後擔任過民工連長,還在石灰廠當過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和副廠長等職。

并且當地有關部門時常會派人進行慰問,還上過央視的回憶紅軍一類的新聞采訪,足以證明國家并未忘記過這些對革命做出過貢獻的人!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結語:

正是因為有這些不慕名利,前赴後繼為革命的老紅軍們,我們才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才不會被外敵所辱,向他們緻敬!

來自:

聽老紅軍講長征故事:在長征中成長 《人民日報》 2016-08-29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憶長征:十送紅軍心惆怅 唯盼親人早還鄉 南方日報 2016年08月01日

鐘發鎮——槍林彈雨譯密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2004.5.25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

95歲老紅軍驚心動魄的長征故事 2014-10-11 中國廣播網

1973年,一個老農寫信給李先念:我是你的譯電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