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個“堅持”促進海洋生态保護修複

作者:求是網

  白鹭翩翩從湖面掠過,劃出一道道優美弧線。湖心島被枝葉繁茂的紅樹林覆寫,仿佛在水面點綴上一顆翠綠“寶石”。看着如今水清岸綠的筼筜湖,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這裡曾是個令人望而卻步的臭水湖。筼筜湖綜合治理是習近平同志1988年在廈門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經過30多年持續努力,如今的筼筜湖水波蕩漾,化身為花園城市廈門的“城市會客廳”。

五個“堅持”促進海洋生态保護修複
  •   筼筜湖綜合治理是習近平同志1988年在廈門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經過30多年持續努力,如今的筼筜湖水波蕩漾,化身為廈門的“城市會客廳”。上圖為20世紀80年代的筼筜湖(資料照片);下圖為2024年1月24日拍攝的筼筜湖及周邊城市景觀(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長期以來,廈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批示精神,以筼筜湖綜合治理為範本,以海洋生态保護修複為主軸主線,探索出一系列符合自然規律、順應人民期待、促進生态文明建設的做法。

  堅持依法治理,不斷提升生态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水準

  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把“依法治湖”放在筼筜湖綜合治理首位,親自研究制定有關管理規定,推動成立市環境保護局,促進“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态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态環境”,指出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生态環境法規制度,堅持運用好、鞏固拓展好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等做法和經驗。廈門在全國較早推出地方生态立法,1994年獲得經濟特區立法權以後,制定的第一部實體性地方法規就是《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2003年組建海洋綜合執法隊伍,建立了海上聯合執法的機制。目前,廈門已出台《廈門市海域管理使用規定》等10多部涉海法律法規、《廈門經濟特區生态文明建設條例》等13部關于生态文明建設的法規規章,制定了比國标更加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标準,有效強化了關于生态文明建設法律法規的剛性權威。

  堅持科學治理,着力推進生态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上司編制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明确把“環境保護技術”作為重點發展的社會科技領域,強調要“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科研力量”。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生态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形成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實作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廈門始終秉持科學理念、運用前沿技術、堅持辯證思維,不斷提升生态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注重科學決策,成立專門的海洋專家組,為海洋綜合治理提供決策咨詢,海堤開口、海底隧道建設、灣區保護和開發等重大決策事項,都事先進行科學論證。強化科技賦能,建構從天空、陸地到海面、海底的海洋綜合管理科技支撐體系,發射“海絲”系列、“廈門科技壹号”等4顆小衛星,打造“數字孿生海洋”,科學研判海洋狀況和變化趨勢,在海洋高新技術産業科技攻關和海洋碳彙研究方面不斷推出國際領先成果。遵循自然規律,在全國率先啟動“多規合一”探索;充分發揮生态系統自我修複能力,采用退墾還海、開堤清淤、引種紅樹林等手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選取筼筜湖、海滄灣、同安灣等宜林海域,引種白骨壤、桐花樹、秋茄、木榄、紅海榄等品種,共種植紅樹林173.9公頃,逐漸建構起近自然濕地生态系統。

  堅持源頭治理,築牢海洋生态保護屏障

  海洋生态環境問題表現在海裡,根子在陸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源頭上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廈門始終堅持關口前移、河海關聯,持續推動污染治理向源頭、向“神經末梢”延伸,嚴控和消減陸源污染物。統籌推進全市流域治理,逐一完成395個入河排口的整治,對全市920個小微水體建檔管理,截至2023年底,境内全部9條溪流的水環境功能區100%達标,河湖生态系統變美了,鄉村農業、文化、旅遊相融合的新業态也得以發展起來。不斷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着力解決老城區雨污混流問題,切實做到“污水進廠、清水入河”。對農村污水問題進行專項治理,通過“三管入戶”、雨污分流,對全市全部1216個自然村的污水進行集中治理,使群衆身邊的“小生态”、“小環境”得到提升。在源頭治理的基礎上切實把住排海關,自2019年開始,對全市412個入海排放口進行了全域排查、全面監測和全鍊條治理,現在入海排放口水質達标率已達到99.3%,相關做法被推廣向全國。

  堅持系統治理,營造優美海灣人居環境

  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建立筼筜湖綜合治理機制,推進海洋生态的系統治理,提出“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生态發展思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廈門堅持以系統工程保護修複生态系統,在全國率先提出灣區綜合整治理念,相繼開展了5個灣區綜合整治與開發工程,因地制宜進行海堤開口、退墾還海、養殖清退、岸線修複、生态補水。共退出海域養殖25.8萬畝,在原來的養殖場和泥沼地上建成了園博苑、五緣灣濕地公園、環東浪漫線等生态景觀,有效改善了海洋及海岸環境,提升了港口航運和濱海旅遊功能。注重自然恢複與人工修複相結合,對原有海堤進行開口或拆除,在高集海堤開口建橋工程中,既有效恢複了自然水體交換,又為“海堤精神”等人文财富保留了物質載體。探索推進從山頂到海洋一體化保護與治理,一手抓山上植樹造林、生态保護,一手抓山下種果種茶、發展經濟,走出了一條生态建設與脫貧緻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的綠色發展之路。在海拔985米的白交祠村光明頂遠眺,層層梯田順勢而下,生态茶園郁郁蔥蔥,山的綠與海的藍融彙在一起。廈門在全市系統推進裸露山體綠化覆寫與生态修複工程,廢棄礦山地質環境修複率已達到100%,還在全市域規劃建設了10條山海通廊,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山水大格局。

  堅持協同治理,服務建構海洋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廈門針對海洋一脈相通、互聯互通的自然屬性與生态特征,始終注重發揮經濟特區視窗作用,彰顯開放包容的城市特質,積極探索合作共赢海洋治理新模式。積極融入全省協作,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上司下,牽頭建立了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生态環境保護聯防聯控聯治機制,與相關地市一道實施九龍江流域上遊綜合治理工程,協同開展海漂垃圾綜合治理等工作。注重強化兩岸關聯,與金門一道探索建立起海上協同執法機制,推動形成了廈漳泉金協作的“大廈門灣”治理格局。積極推動國際合作,2006年,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網絡秘書處永久落戶廈門,關聯10個國家53個成員城市,共同推廣和實踐海岸帶綜合管理理念。連續18年舉辦廈門國際海洋周,吸引130多個國家和地區、50多個重要國際組織參加,成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合作平台和對話機制。2020年,與自然資源部共建廈門市海洋國際合作中心。通過協同治理,廈門在服務建構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程序中,不斷提升治理水準,打造廈門範本、提供中國方案、講好中國故事。2022年,由廈門大學發起的“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被聯合國納入“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行動大科學計劃,這将大力推動海洋生态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更多閱讀:中共福建省廈門市委《萬頃波濤擁海來》

  (策劃:梁佩韻 劉名美 稽核:李豔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