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作者:文山警方

5月10日

《人民日報》用戶端雲南頻道刊發了

《文山:守護一株三七的“生長”》

的文章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晨光微熹,雲南省文山州三七國際交易市場内已熱鬧非凡,買家賣家互相揣摩着對方,一樁樁生意在讨價還價中談成。“文山三七”一條街擠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通過這裡,文山的三七會流通到各消費者手中這。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作為一個地方的支柱産業,三七是文山人的“金不換”。2023年,文山三七産業實作綜合産值178.95億元,文山州以三七為主的生物醫藥産業實作綜合産值351.51億元。從“野草”到藥草,從藥草到藥品,從藥品到食品,在現代科技的“澆灌”下,文山三七正在發生現代蝶變。

發生這種蝶變的前提,則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對一株三七的生長來說,需要有适宜的陽光、氣候、土壤、水分;而對一個産業的發展來說,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則是它茁壯生長的“優質土壤”。“從‘小散弱’到‘高大上’,我們幾代文山警察守護着、見證着這株‘南國神草’的不斷成長。”文山州警察局政治部副主任馬明勇說。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一個老民警的30年普法路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30年前,楊興能還是馬關縣警察局八寨派出所的一名年輕人。剛進所裡,老民警就讓他進村入寨去普法。

“當時三七正是行情好的時候,一園子三七能賣上百萬元。偷盜現象也很嚴重,到采挖季,甚至會出現哄搶,七農防不勝防,苦不堪言,說到底,還是人們的法律意識太淡薄了。”楊興能說。

高發的盜竊三七案件讓基層民警疲于應付。有一次淩晨2點,楊興能接到報案:一個小偷到三七園偷挖三七,在和種植戶打鬥過程中被傷;這事兒才沒過幾天,附近派出所的民警又過來要求協查,說是幾個小偷跑到他們轄區偷三七,跑了。民警一路追到八寨,發現是茅草寨的人。楊興能是土生土長的八寨人,對每個村子都了如指掌,抓小偷的事就落到了他身上。民警們翻過幾座山把小偷全部找到時,楊興能心裡卻不是滋味了,“都是孩子,十二三歲,壓根就沒有意識到這是違法行為。”從那一刻起,楊興能才意識到普法工作的重要性。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八寨派出所轄區的村寨,大多在深山裡,路不通,沒有交通工具,那時候民警下鄉,隻能背上背包靠腳底闆走。幾個村寨走下來,一個星期就沒了。

“我生長在大山裡,也不覺得苦,反而看見老百姓那種信賴的眼光,就感覺很高興,他們是相信警察的,你說的話,他們願意聽。”

30年過去了,當初的小夥子已經變成了兩鬓斑白的老民警,但楊興能的普法之路一直沒有停下腳步,轄區群衆的法律意識也在他和同僚們的努力下不斷提高。特别是随着公安機關“五小警務”以及“專項行動+聯合整治+常态打擊”的開展,涉三七犯罪近年來大幅縮減,從七農到三七企業,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了行業發展環境的巨大變化。

唐志剛和劉得祥是文山市平壩鎮的三七種植大戶,三七行情幾十年的起起落落,他們全都經曆過了。“以前的治安環境讓人特别沒有安全感,我們七農都提心吊膽,那幾年種三七,感覺是拿命拼出來的。現在麼,治安好得太多了,我們隻要專心把三七種好就行啦。”兩人笑着說。

就在幾天前,老民警楊興能的退休申請批下來了。即将脫下警服的他有些不舍,忍不住一再交待新來的民警:“咱們進村入戶服務老百姓的傳統不能丢,再說現在水泥路通到村裡,不用再走五六個小時的山路。你穿着警服到老百姓家間,他們能看見你,心裡就踏實了!”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一批基層民警的接力守護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文山城南的三七産業園區,是文山最早的産業園區之一,這裡雲集着大小數十家三七企業,苗鄉三七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和公司一同成長起來的從業者,田藝經曆并見證了公安民警20多年來工作作風的持續轉變。

“20多年前公司剛成立,規模小,就三五個人,那時候小偷會翻牆進來偷三七,但報警經常得不到及時處理,當時我就想:算了,隻要不出人命,碰到這種情況就自認倒黴吧。”這是公司副董事長田藝20年前對警察的印象。

時間走到10年前,公司一批半幹三七被盜了,報案後,5分鐘内民警就趕到了,認真做了現場勘察,立了案,不過因為偵破手段有限,這個案子最終沒有破得了。但這次的經曆讓田藝對警察的印象有了改觀。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5年前,那時三七價格居高不下,公司有一批價值80多萬元的三七被小偷破窗而入偷走了。報案後,焦急的田藝和同僚們很快等來了文山市警察局刑偵大隊的民警,不僅态度很好,而且工作嚴謹又專業。本來沒抱多大希望,但沒想到才過去幾天,田藝就接到了刑偵大隊的電話,說案件偵破了,讓她去認一下是不是被偷的貨物。“我一進他們警察局的那個辦公室,發現幾個警察蓬頭垢面,眼睛通紅,沙發上還堆着被子和枕頭,這一看就是熬了幾個通宵的架勢!一下子我就被感動了,心想就算破不了案,辦案民警也是盡力啦。”

幾天後,這批三七被如數退回了公司。

掃黑除惡專項鬥争以後,治安環境更是得到了質的提升,像苗鄉這樣的三七企業,隻需要集中精力搞生産,根本不用擔心影響企業運作的治安問題。

不僅如此,文山州警察局還推出了“企業警長”機制,一家企業由一個民警負責日常聯系服務工作。之後的幾年間,轄區派出所不間斷地會有一名民警負責直接聯系園區内的三七企業,上門為他們提供法治宣傳、安全防範、困難幫扶等服務。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到我們公司的民警,開始是一名姓王的女警官。她很樸實,每次來都是提着一個公文包,走着路就來了,也不是來走過場,而是真的幫我們解決問題。她還細心地留了電話、QQ、微信,說企業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告訴他們,他們會想辦法幫助解決。”

“後來王警官走了,又換了黃警官。我之前不知道他是民警,就看見他一直在我們公司裡轉,後來上去打招呼,他才笑着說‘今天是我上任的第一天,還沒去報到,我先來企業了解下情況。’我那時才知道,原來這是轄區派出所的所長,姓黃。”

再後來,黃警官也調走了,又有其他的民警接過了服務企業的“接力棒”。田藝說,雖然很多民警他們連姓名都不一定記得住,但在園區經營者心中,這些民警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企業警長。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一個大資料中心帶來的戰力躍升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随着采挖季臨近,文山州警察局大資料中心通過對該時段案件發案規律特點、三七市場價格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及時釋出防範預警,指導三七種植集中的平壩等派出所開展重點巡邏防控和有針對性地普法宣傳,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隐患,確定三七采挖的順利進行。

“公安大資料對賦能警務實戰具有重要意義。以前基層民警接到三七被盜警情後,隻能到現場走訪調查,不但耗時費力還受制于受害人和知情人的描述,現在依托公安大資料,辦案民警在開展現場勘查的同時,就可同步在辦公室開展案件研判和循線追蹤,一旦發現可疑人員、可疑車輛、可疑落腳點,再出動警力開展重點排查和精準抓捕,這和以前單純的人工排查相比,既節約了警力又提高了辦案效率。”文山州警察局大資料中心民警歐陽啟程介紹道。

而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背後,是文山公安深入實施科技強警戰略,利用科技資訊化賦能公安實戰,提升公安核心戰鬥力的“硬核舉措”。近年來,文山公安以平安城市、平安鄉村和 “雪亮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快推進技防建設,安裝視訊監控探頭1.9萬餘個,遍布城市鄉村。這些監控探頭,正成為24小時守護三七産業發展的“千裡眼”。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一個“千億級目标”的期許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進入夏季,萬物生長,抽枝拔節。在崇山峻嶺間、林木茂盛處,不時會有一片片的“露天”三七園,透着樹葉灑下的斑駁陽光,樹底下的三七苗長勢格外惹人喜愛。在文山州警察局民警的無人機操作下,這些林下仿野生三七種植點的情況很直覺地呈現在眼前。

“這是我們全方位巡邏防控體系的又一探索。”州警察局政治部副主任馬明勇向記者介紹說。為了護航三七産業發展,文山公安也在不斷更新手段,從最初的人力巡邏發展到現在的“人防+物防+技防”,強化“網際網路+”,跟上時代進步、産業發展的步伐。

在文山公安的強力護航下,三七産業發展的法治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讓廣大七農和産業鍊的經營者們吃下了“定心丸”。作為文山“土特産”的三七,新征程上如何才能創新“上新”,讓古老産業煥發新活力?大家正在為這一目标努力着。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文山已建成全國最大的三七交易市場,全國90%的三七原料通過文山上市交易。”文山州三七和中醫藥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劉華榮自豪地說。

“三七産業是文山的富民産業。”劉華榮說,三七産業涉及種植、加工、流通等衆多環節,促進百姓增收緻富作用明顯。2023年,文山州三七全産業鍊解決社會用工5.6萬餘人,帶動群衆增收12.48億元。

在文山三七産業園區,廠房鱗次栉比,30多家生物醫藥類企業彙聚于此,高端化、科技化、智能化,是人們對産業園區的印象。

從塵土飛揚的綜合交易市場,到環境優美的文山三七産業園區,從作坊式的“七農”商戶,到“科技範”十足的生物醫藥公司,是文山三七“土槍換炮”,“土特産”從“人種天收”、擺地攤、論堆賣走向産業化、科技化、精品化的一個個縮影。

《人民日報》點贊文山“三七警務”

科技“澆灌”下,三七已成為大陸能夠全面實施人工化、規模化、标準化種植和具備産業化開發的少數名貴中藥材之一。2021年,文山三七種植系統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在人們的共同守護下,三七産業正在壯鄉苗嶺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