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作者:波哥聊曆史

顯微鏡下的大明!在龐大的官員體系中,每個人的地位職權都不盡相同。範淵、劉景、黃凝道等人,他們分别屬于都察院、監察禦史和地方政府,但究竟誰的權力地位最高呢?為了一個小小的"人丁絲绱稅",他們之間暗流湧動,明争暗鬥,究竟是為了什麼?大明王朝官場之内,到底是個什麼景象?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王朝中樞:京城與都察院

朝野飄搖,吏治艱難,這是大明王朝時期的普遍寫照。在這個動蕩年代,王朝的核心權力集中在京城,皇帝手中掌握着最高權力,朝野大吏環繞在旁,仿佛都在争寵那一縷垂青。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都察院可謂是明朝中樞機構的核心。作為天子耳目的存在,它被賦予了糾察百官、直陳是非的重任。左右都禦史由二品高階文武大臣出任,負責上司全院的工作;左右副都禦史為正三品,協助左右都禦史處理具體事務;左右佥都禦史則為正四品,負責分派任務、督辦案件。

都禦史一職,為明朝最高監察機關,其權力之大,可想而知。他們不僅可以直接處置六品以下官員,就連五品以上大員,如有違紀舞弊,都禦史也可直接參奏皇上,由龍顔裁奪。可以說,都禦史們就是這個時代的"眼睛",旁人無從躲藏。

範淵,本是都察院左佥都禦史,正四品高階官員,其權力之大自不待言。然而命運無常,在一次政治鬥争中失利,竟被削職革去官爵,隻能遠離朝野,隐居鄉野。範淵本人雖已褫奪官職,但依舊以前任都禦史自居,對外誇誇其談,是以在地方上也赢得了一些名聲。

一天,範家老宅傳出了動靜。原來前來拜訪的,正是奉興巡按禦史劉景。劉景一身戎裝,頭戴号衫,腰佩刀佩,威風凜凜,竟是都察院派遣的禦史大人!作為"天子眼睛"的監察禦史,他此番到訪,必有重要軍情。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巡按禦史:天子耳目,權力非凡

"禦史大人盥手而入。"門房通報一聲,随即将劉景領進了範家的正廳。

劉景并非等閑之輩。作為奉興巡按禦史,他的職權可謂令人咋舌。所謂"巡按",顧名思義即是巡視各地、按察吏治的意思。劉景這一職位,等同于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代行視察監督之責。

十三道監察禦史,共一百餘人,悉數由朝廷派遣分布各地,時刻監視着地方官吏的一言一行。他們時常扮作不同身份,暗中查訪民間疾苦,随時準備參奏朝廷。一旦發現A錢受賄、徇私舞弊等腐敗行為,定能嚴懲不貸。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作為禦史之首領,劉景的權力可謂令人生畏。朝廷除了六品以下文職武職官員,可由監察禦史直接處置之外,就連五品知府、四品同知等大員,隻要情節嚴重,劉景也可直接向皇帝奏明,由聖上親自定奪。地方官員見到劉景,個個都噤若寒蟬,不敢造次。

"我這次就是奉了上谕,來視察仁和縣的戶丁稅賦是否實在。"劉景對範淵說,"聽說有關'人丁絲绱稅'的案子,已卷入了一些官員,如果查實有腐敗舞弊的行為,那就要依法從重懲辦了。"

"人丁絲绱稅"一案,波及頗廣。仁和縣的帥家房在查丁中存在重複征稅等違法行為,引起了廣大貧苦百姓的不滿。縣官方懋珍氣焰嚣張,曾公然對禦史大人言語無禮,更是雪上加霜。如此大禍,自然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

範淵對此案也頗有了解。作為前任都察院左佥都禦史,他對朝野陰陽自有獨到見解。眼下隻見禦史大人一片火冒三丈,料想此事可沒那麼簡單。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奉興省新貴:黃凝道的野心

就在禦史大人巡視仁和之時,奉興省也掀起了陣陣波瀾。新任金安府知府黃凝道,可謂是這股風浪的策源地。

黃凝道原是皇城裡的一名監察禦史,身居正七品高階。可誰料命運無常,在一場朝野鬥争中失利,竟被革職貶谪,隻得離開京師,前往偏遠的金安任知府。雖然品級提高至正四品,但實際上已是明升暗降,權位大不如前。

黃凝道自然對此耿耿于懷。他原本就是張居正改革的擁趸,隻是一時失足,被排擠至外。眼下有了"人丁絲绱稅"這門大案,黃凝道自然要趁虛而入,重新奪回自己在朝野中的一席之地。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于是,黃凝道暗中将張居正那份清查田畝的懇請狀,悄悄藏進了劉景帶來的訴狀之中。他希望借助禦史大人的威嚴,徹查仁和的戶丁田賦,為張居正改革提供契機。隻要一點小小的引燃,說不定就能将朝野改革的大火重新燎原。

黃凝道對此自有精心謀劃。他原本就是禦史出身,與劉景同為舊識。如今借助"人丁絲绱稅"這一案,表面上是為了澄清事實,實則是要借機重新進入朝野核心,揚名立萬,好為自己複仇重新奪權。一旦扳倒了仁和縣的腐敗分子,他就可以憑此功績,要求朝廷調遣重用,說不定就能重新擺平張居正的舊怨!

此計雖險,但勝算也着實不小。劉景作為禦史大人,自是有權力查訪仁和縣一切疑點。隻要他願意幫黃凝道這個忙,那掃清"人丁絲绱稅"案的障礙,也就指日可待了。到那時,黃凝道借此東山再起,複仇張居正的計謀,就可以一步步進行下去。

縣官的無奈:基層政權困境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與朝野上層權力鬥争相比,仁和一縣實在是個太過渺小的存在。可正是這個小小的縣治,卻成了朝野争鬥的導火索。

仁和縣知縣方懋珍,本是個清白之人。隻可惜權力使人蛻化,他在執政多年之後,已然染上了一些小小的習氣。比如在征收人丁田賦之時,總喜歡多留一些私囊;比如對那些貧苦百姓上門申冤,也會有一些逃避推诿。盡管如此,在整個仁和縣,方懋珍的權威仍是無人能及。

然而,方懋珍并非一人獨大。相反,縣丞帥家默的派系,在仁和已經蔓延數十年,牢牢掌控了基層權力的關鍵。無論是征收賦稅,還是處理糾紛,帥家默等人都要先撈一把好處。久而久之,貧苦百姓苦不堪言,可一再申冤無門。

眼下禦史大人親自查訪"人丁絲绱稅"案,方懋珍自然為之膽戰心驚。縣官的腐敗把戲,在劉景面前毫無遁形。于是,方懋珍親自找上了帥家默,希望拉攏他們一同應對。隻要團結一心,配合說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可讓方懋珍沒有料到的是,帥家默的把戲遠不止如此。為了扭轉局面,他們暗中賄賂官員,甚至勾結了禦史大人身邊的親信,暗渡陳倉。看着這些貪腐分子混水摸魚,方懋珍是又氣又無可奈何。他再一次意識到,在這個腐敗的基層政權中,清白實在是一種奢侈。

官場等級:權力的高低垂直分野

朝野上下,實乃一個利益角力的大染缸。從皇帝正一品到九品縣丞,官員們的權力高低,實則反映了明朝官僚體系的精髓。

在皇權至上的明朝,一切權力均來自于龍顔。正一品的皇帝,是這個體系的最高決策者。他可以任命廷臣,也可以一揮手,夷平任何朝野大員。各級大員雖有一定自主權,卻都要聽命于龍顔。

顯微鏡下的大明!範淵、劉景、黃凝道等官吏,幾品官,誰官大?

正二品的宰輔大臣,是朝野權力的直接掌控者。文官方面有内閣首輔,武官則有統領内外諸軍的都督國公。他們是皇帝的親信,也是實作皇帝意志的關鍵人物。

正三品則是各部尚書和都察院禦史大臣。他們分管全國各地的政務,監視百官為政,故被視為朝野權力的中堅力量。

至于正四品,則包括地方大員,例如巡按禦史劉景和前任都禦史範淵。他們雖非朝野顯貴,但掌控一方實權,仍不可小視。

反觀正五品以下,權力則愈見渺小。方懋珍作為正六品的仁和知縣,職權已然有限。至于那些九品縣丞,更是統轄基層,微不足道。

大明王朝,自有其官僚作風。整個體系龐大森嚴,自上而下權力垂直分野,每一個環節都互相制衡。可正是如此,也埋下了無數腐敗的禍根。人人追逐權力巅峰,不擇手段角逐上位,甚至連禦史大人身邊,也難逃貪腐的毒手。看來這朝野争鬥,還有着更多隐秘的内幕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