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作者:正直蓋布裡埃爾9q2

世人皆知刺殺皇帝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但究竟有多危險?為何曆史上有勇士敢于這樣做?而又為何刺殺皇帝的事件越來越少?不過在探讨這些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問個更加基礎的問題: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刺殺"呢?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刺殺之定義:刺而殺之,欺騙性暗殺

論及"刺殺"一詞,不得不首先理清它的定義。按照《史記·刺客列傳》中的解釋,刺殺指的是"刺而殺之,利用計謀施詐于人,用武器暗中殺害"。其中"暗中殺害"一語,指的是"趁人不備而殺之"。由此可見,刺殺之為事,必需具備兩個要素:一是欺騙性,二是暗殺手段。

如果僅僅是明目張膽的殺人,并不算刺殺。比如拿着兵器當衆殺人,那就是弑君了;如果是集體武裝起事,那就是謀反了。這兩種情況雖然也是傷害君主,但其手段并不隐秘,與刺殺之義有别。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反觀史書上記載的那些著名刺客,他們的所作所為方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刺殺。

比如戰國時期的荊轲,他曾喬裝成"殘障人士",混入秦宮,趁秦王不備之時将劍刺向秦王。雖然最終未能傷害秦王,但其手段卻堪稱經典的刺殺案例。又如東漢末年的豫讓,他為了接近曹操而裝作吞炭自殘,讓人以為自己患重病,進而逐漸赢得曹操的信任,隻可惜最後也未能得逞。

再看後來的聶政,這個人更是用盡渾身解數,專門學習琴藝多年,隻為能進入宮廷為皇帝侍奉,伺機而動。他的行為雖然令人扼腕,但那種受盡艱辛隻為完成刺殺的決心,正是刺客的真實寫照。

總的來說,刺殺之舉需要極高的智謀和耐心,需要以最大的詭計騙過對方的戒備,趁其松懈之際突然捅出一刀。這種做法無疑危險重重,但在古人眼中,也正是這種賭上性命的勇氣,才使得刺殺這一行當沾染上了某種英雄主義的氣息。

皇帝安全防護極其嚴密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君權神授,皇帝乃天子,地位至高無上。為此,曆代王朝皆将皇帝的安全保護工作視為頭等大事,防範于未然。

首先,皇帝身邊便有侍衛禁軍數以萬計,素稱"天子腳下"。這些親衛由武藝高強者擔任,日夜貼身保護,哪怕皇帝小憩,亦有專人把守。再向外一層,則是負責皇城及宮牆警衛的大軍。如清朝時期,就有統領數萬人的"八旗"禁軍把守。他們沿着城牆巡邏,拱衛皇宮,令外人難以接近。

除了人手之外,皇宮本身的設計布局也極為講究。京師城中的紫禁城,占地面積約72公頃,城牆高厚約10米,四面環繞,裡裡外外設有數以千計的房門,錯綜複雜。即便能進入紫禁城内,想要找到皇帝在那一處所在,也是件難如登天的事。

更有甚者,皇帝的行蹤素有諱莫高深之秘。早在隋唐時期,宮中便有嚴格的"避路"制度,皇帝的去向隻有幾名親信知曉,其餘宮人隻需一味侍奉。平日裡上朝下朝的時刻,也都嚴陣以待,所有沿途一帶将被完全封鎖,以策安全。

除卻這些,則更有一些特别手段用以防範暗殺。據載明朝皇帝朱祁钰上朝時,總帶一面銅鏡護身,以防他人偷襲。又如宮廷每逢大典,搜查便格外嚴格,不論是宮人或外旋,皆需接受盤查,以防隐藏兇器。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可見無論從軍隊的嚴陣以待,還是皇宮的地理位置和建築格局,亦或是各種保護手段,無不是在極力防範針對皇帝暗殺的發生。這些都昭示着一個事實:謀害君王者,要付出何等沉重的代價。

皇家習俗與文化影響

除了嚴密的防禦措施之外,刺殺皇帝之是以難以實施,更與中國古代的皇家習俗和文化傳統有着密切關聯。

首先,皇權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祭祀和宗法思想的基礎之上的。君主被視為"人天之子",掌管國家與社會的權力來源于"天命"的授予。故而,皇帝不僅是政治領袖,更是整個王朝的核心支柱。違背和傷害皇帝,等同于違背天意,這在古人眼中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其次,皇權在禮制和教化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性。儒家思想奉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臣子必須對君主絕對服從,即便是有異議也不可以公開反對。如此等級觀念在教育和社會輿論中深入人心,人們對皇權的神聖性懷有由衷的敬畏之心。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更有甚者,刺殺行為本身在傳統文化中被嚴厲譴責。《大戴禮記》中就明确指出,暗殺乃是"大不韪"。《禮記》更是将"弑君"列為"五殘"之首,視為最大的罪過。曆代王朝也都将刺殺皇帝定為"大逆不道"的重罪,對犯人及其全族嚴懲不貸。

這種文化習俗和教化,不斷強化了群眾對皇權神聖不可侵犯的觀念。即便是在危難時期,也很少有人會想到用刺殺的方式來推翻統治者。相比之下,起事造反、宮廷政變等公開的方式,在古代反而更為常見。

可見,刺殺皇帝不僅僅是一場行動本身的艱難,更是一種觀念上和文化上的禁忌。這種禁忌在漫長的時間裡牢牢紮根于臣民心中,對他們産生了強大的威懾和限制力,進而使刺殺之舉變得無源之水、難以為繼。

黑夜裡的陰謀:宮變、暗算手段

然而,曆史終歸無絕對。即便刺殺皇帝如此艱難,但總還是有一些陰謀得逞的案例存在。隻不過,這些刺殺往往并非出自名門正派之手,而是發生在皇宮深處,源于内府的權力鬥争。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最典型的便是宮變、暗算這類手段了。宮女、太監作為侍奉皇帝的最親信,掌握着許多軍國機密,随時都可能被不同勢力利用,做出傷害皇帝的事情。

如北宋時期,宋神宗曾被宮女李師真下毒緻死。據載李氏與宋徽宗寵妃趙彥卿勾結,遂在宋神宗吃藥之時摻入毒藥,不過數日便香消玉殒。趙彥卿随後助徽宗繼位,李師真亦被封為賢妃。

再如明代的宮闱鬥争更是你來我往、波詭雲谲。嘉靖皇帝曾被宮女郭繡私通太監何之盛所下毒,最終陰謀敗露身陷囹圄。其子嘉靖帝也曾被母親孝甯皇後所懷疑,險些遭到殘酷毒殺。等到後來,嘉靖帝為了鞏固權力,又在宮中下手殺害了數百名宦官及其家眷。

不止如此,即便是在臨朝的關鍵時刻,皇帝也常面臨暗殺的危險。根據史載,明朝萬曆帝就曾在上朝途中被人投毒,當場中毒身亡。朝野震驚,最終查出竟是自己的兒子謀害。

從這些案例可見,權力的誘惑和私欲往往能夠沖昏人們的頭腦,使一些人産生了傷害君王的沖動和勇氣。隻不過與正面刺殺不同,這種做法往往隐藏在宮牆之内、暗流之中,行事更為隐秘兇狠,因而也更加令人猝不及防。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刺殺之利弊:冒天下之大不韪

由上可見,刺殺皇帝實在是一件危險重重、代價沉重的事情。不僅需要精心的策劃和無比的勇氣,且一旦行動失手,後果不堪設想。是以,即便是那些誓死想要推翻統治者的勇士們,也很少會選擇這條不歸路。

首先,從個人角度來看,刺殺皇帝的風險和付出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荊轲、聶政那樣深入虎穴暗殺,還是宮變中的投毒下藥,一旦敗露便是株連九族的處置,家破人亡。即便能夠得手成功,也無法撼動王朝根基,最終的收益有限。以史為鑒,刺客們無一逃脫了殺身之禍。

其次,從家族利益的角度看,刺殺皇帝更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正如前文所述,皇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是建立在宗法思想之上的,若是擅自傷害君王,必将遭到群臣唾棄。即便能夠短暫篡位,也難以在臣民心中樹立自己的權威地位。

比如說東漢末年的董卓,其首先是通過宮變殺害少帝而奪權。但很快便被持統之臣孫堅所讨伐,最終以家破人亡收場。再如十六年後發生的黨锢之禍,原本權傾朝野的司馬氏一族,也是因為殺死皇帝而遭到滅門的慘淡下場。

刺殺皇帝這件事,不但有高風險,而且沒高回報,自然就沒人去做

可見,若要徹底改朝換代,起事造反或等待自然衰亡比起暗中刺殺,要合理得多。前者有争奪權力、繼承正統的合理性,後者則無疑是罪大惡極的行為。這正是為何曆代給予有名的刺客最高的刑罰,也是他們甘冒生命危險的原因。

是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皇帝之是以很少遭到暗殺,并非隻有一個簡單的原因。嚴密的防禦、獨特的文化習俗、内宮鬥争、以及刺殺本身的風險收益比等,都是制約這種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是以,盡管曆史上偶有例外,但總體而言,刺殺皇帝并非一條可行之路,也難以持久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