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作者:秋葉思人

近日,四川眉山一起商場電梯事故引發的老人索賠案再次點燃網上的争議。案件發生在某大型商場,一名70多歲的老人雙手拿着紙箱經過電梯,不慎摔倒在地。

随後幾小時,老人因腦出血離世,被家人追究商場責任。但商場和最終法院都宣判老人自身原因導緻事故,商場無責。這個判斷引發各界争議。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那麼,這起案件背後,商場和法院“不是你在哪裡摔倒就要賠”的立場是否恰當?老人是否應當得到周到的照顧和幫助?一起電梯事故是否足以導緻老人一命嗚呼?事故責任如何劃分?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深思這背後的價值取向。

從人道主義立場來看,我們應該為弱勢群體老人兒童出于同情心提供更多幫助。70多歲的老人在公共場所摔倒,拿着東西手腳不便,本身就存在一定隐患。

視訊加載中...

如果能及時幫助扶持,有可能避免事故發生。商場作為公共場所,應當在設施上做好安全預防,在人員上提供便利幫助,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老年人身體狀态複雜,跌倒即使微小也可能造成不可逆轉後果。尤其對70多歲高齡人來說,一次影響可能就意味着生命的終結。從這個角度來看,商場當時沒有及時扶持老人,或許也算是原因之一。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法院“主要原因”導緻事故的論調,忽視了商場當時應盡的人道主義義務,過于着眼于法律細節,忽略了人權保護的目的性。

随着社會老齡化的深入,弱勢群體在公共場所的權益需要重視和保護。作為大型商場,應自覺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考慮弱勢群體的使用需要,做到無障礙便利。這不僅是法律責任,更是人道主義和社會進步的選擇。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從案件本身來看,老人跌倒是否真的“完全”出在自己?電梯是否“确定”沒有隐患?我們無法定論。但從長遠來看,重要的是培育互助互溫的社會環境。

商場和法院如果能以更開闊的心胸來審視這個事件,為弱勢群體謀求更多權益保障空間,将是推動社會進步的良好舉動。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這起案件提醒我們,在便利與人權之間尋求平衡,對弱勢群體多一分憐憫和幫助,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重要一步。商場和法院如果能重新審視自己在人道主義層面上的思考,将有利于社會進一步完善。

這不僅涉及到法律責任的偏狹界定,更牽涉到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取向。一個時代的進步,往往需要我們在法律與人權、效率與憐憫之間,找到雙向促進的平衡點。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對于這起案件,商場如果能主動承認一定責任成分,表述對遇難老人的深切慰問,這将給社會一個正面信号——我們在公共場合對弱勢群體的照料不僅停留在最低法定标準,更包含人道關懷。

法院也可以理性判斷商場是否存在一定可 探讨的倫理責任,不緻于停留在狹隘的“主要原因”論定中,忽略各方面因素的統判。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在法律面前,每個個體是平等的。但在人道面前,弱勢群體往往需要更多關懷。這個案件或許可以促使我們重塑對待老年人的觀念——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生存的空間,更需要社會各方的付出與幫扶。這将是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社會基于人道和睦鄰友好精神所需要的進步。

老人在商場摔倒索賠被拒,法院判了:不是在哪摔了,哪裡就要賠

通過重新審視這個案例,商場和法院如果能表述出更人道更開明的态度,将會給社會留下深遠的影響。這個案件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能促使更多機構養成為弱勢群體服務的觀念和做法,同時也為相關規範的健全指明方向。這将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新起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