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薪兩萬不敢去商場的年輕人,買衣服更講究打折

作者:新京報

月薪兩萬的年輕人絕對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群人應該是過着“樸實無華”的富足生活,不說吃榴蓮買一個扔一個,至少應該實作“穿衣自由”了吧?

結果這群收入不低的年輕人,實際生活中一個比一個“扣”。就在這兩天,#月薪兩萬不敢在商場買衣服#的新聞沖上熱搜第一,閱讀量将近2億,引發了大量年輕人的共鳴。

月薪兩萬不敢去商場的年輕人,買衣服更講究打折

有網友評論說:“我很久沒去實體店買衣服了,買不起”、“别說商場 路邊小店都不敢去,買不起”。

月薪兩萬不敢去商場的年輕人,買衣服更講究打折

在商場隻逛不買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習慣,有人逛商場不是為了買衣服,可能隻是為了感受一下熱鬧的氛圍,或者将逛商場當作一種消遣的活動。

事實上,不隻是月薪兩萬的年輕人,就連月薪10萬的年輕人也對商場不太感冒。

有網友表示:“不要說月薪兩萬,身邊就連月薪10萬的朋友也開始逛奧特萊斯、唯品會這些地方,買衣服專門找打折,不打折堅決不買,越是好品牌大品牌,越要給我使勁打折!”

月薪兩萬不敢去商場的年輕人,買衣服更講究打折

“月薪3萬也不敢去”、“不是買不起,是覺得成本效益嚴重失衡”。

收入越高的年輕人,往往越精明,他們不是買不起商場的衣服,而是喜歡更具成本效益的消費方式。“隻逛唯品會、奧萊和Costco這種折扣店”、“網購多友善啊,還有運費險,不合适可以免費退換”。

月薪兩萬不敢去商場的年輕人,買衣服更講究打折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2萬月薪不是買不起大牌衣服,隻是覺得沒必要”,用一句話總結年輕人的消費态度就是:不是買不起,而是折扣更有成本效益。

年輕人拒絕為高溢價買單,隻對高成本效益情有獨鐘,這些“摳門”的年輕人,親手捧紅了奧萊、唯品會等折扣零售。

奧萊擠滿了購物的年輕人,2023年,奧萊創造了高達2300億元的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9.5%。一年時間,奧萊在國内新開業的業态達到了17家。

“早上九點奧萊爆滿的停車場”、“節假日奧萊究竟有多擠”等相關話題頻頻出現在社交平台上。

線上的唯品會,也湧入了大量年輕人。2023年,唯品會上國際高端品牌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4%,平台的GMV首次突破了2000億,增速高達18.7%,活躍使用者數更是達到了8740萬。

當商場在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之後,成本效益更高的折扣零售自然水漲船高,這些年輕人不是摳門,隻是單純地想要實作“用更少的開支買到高品質商品”的樸素願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