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失守3100點,萬億國債發行抽走流動性?

A股失守3100點,萬億國債發行抽走流動性?

華夏時報

2024-05-25 19:18釋出于北京華夏時報官方賬号

A股失守3100點,萬億國債發行抽走流動性?

5月24日,滬指跌破3100點,A股又沖上了微網誌熱搜榜。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88%,收報3088.87點,深成指下跌1.23%,收報9424.58點,創業闆下跌1.81%,收報1818.56點,全天滬深兩市成交7639億元,成交量連續萎縮。

5月20日以來,A股震蕩下跌并最終跌破3100點,市場有聲音認為,國債發行抽走一部分流動性,造成A股資金面緊張。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超長期國債的發行是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分多次來做的,對流動性的沖擊有限。而國債的發行,對大陸建設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支援,有利于提振經濟複蘇的力度,也有利于推動投資者信心的回升,對資本市場間接産生利好。”

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

5月24日,滬深兩市上漲1313家,下跌家數達3851家。其中漲停家數57家,跌停28家。

資金方面,主力資金大幅淨流出314.36億,滬深兩市成交額較上一交易日縮量837億元至7639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五月以來,成交額第二次跌破8000億元關口,也是“517房地産”地産新政以來首次跌破8000億元。

從行業闆塊來看,漲跌比例為12比74。漲幅前三名的闆塊為電力行業,上漲3.51%,電網裝置,上漲2.16%,農牧飼漁上漲1.21%。跌幅最大的前三名闆塊為房地産服務下跌4.22%,航天航空下跌3.6%,工程咨詢服務下跌3.1%。

概念闆塊來看,上漲前三名為虛拟電廠上漲2.67%,綠色電力上漲2.32%,銅纜高速連接配接上漲2.2%;跌幅最大的前三名分别為租售同權下跌4.99%,玻璃基闆下跌3.95%,AI晶片下跌3.68%。

資金流向上,行業資金流入前三名為電力行業32.87億,電網裝置8.72億,農牧飼漁淨流入6.9億元。流出前三名為半導體25.01億,房地産開發21.38億,消費電子19.99億元。

概念闆塊資金流入前三名為綠色電力34.75億,風能12.18億,抽水蓄能9.27億;流出前三名為人工智能80.63億元,華為概念71.59億元,軍工62.2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港股三大指數出現了連續殺跌的走勢,其中,恒生指數單周下跌4.83%,國企指數下跌4.75%,科技指數下跌7.61%。

年内首隻10倍股誕生

熱點個股方面,正丹股份5月24日再度大漲13.46%,報收31.77元,較2月低點2.83元,3個月來累計上漲1023%,其間五度20%漲停,股價屢創曆史新高。若以股價最低點算,正丹股份成為今年兩市第一隻漲幅達10倍以上的股票。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正丹股份股價的暴漲,源自于其主營産品偏苯三酸酐(TMA)價格連續大漲。

由于美國英力士7萬噸TMA産能停産造成較大供需缺口,導緻全球TMA供應量驟減,TMA價格上至至50000元/噸關口,而5月初價格僅在30000元/噸。相關資料顯示,截至5月21日,市場主流價格48000—50000元/噸,個别高端報價51000—52000元/噸,基本有價無市。

對于目前正丹股份TMA出廠價格,正丹股份證券部從業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這邊的定價政策是随行就市,一客一價,目前在手訂單比較充足。”

從全球供需格局來看,TMA全球總産能約25萬噸,主要有5家生産企業,其中美國英力士7萬噸,意大利波林3萬噸,正丹股份8.5萬噸,百川股份4萬噸,泰達新材3萬噸。

英力士TMA裝置産能占全球總産能的27%,英力士7萬噸産能退出後,全球供應将出現明顯缺口。

正丹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實作營收5.18億元,同比增長28.8%;淨利潤約5899萬元,同比增加412.94%。針對業績上漲原因,正丹股份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主要産品銷量及售價均增加。

對于股價漲幅超過10倍,正丹股份從業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股價的大漲,是二級市場對公司産品漲價做的一個反應,反應了投資人對公司業績的期待,作為公司來講,最主要的還是把主營業務做好,怎麼把産業鍊向上遊或下遊延伸。”

該從業人員進一步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于未來的擴産計劃,公司董事會和高管團隊會慎重考慮的。”

國債發行抽走流動性?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今年1萬億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安排,5月17日,30年期超長期特别國債正式發行。5月24日,20年期限的超長期特别國債正式首次發行。

根據發行安排,1萬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中,20年期計劃發行7次,自5月至11月,每月發行一次。30年期,5月和11月各發行一次,其餘月份每月發行兩次,共十二次;50年期,每兩月發行一次,共三次。發行期數共計22期,平均單期發行規模455億元。

對于5月20日以來,A股下跌并最終跌破3100點,市場有聲音認為,國債發行将抽走一部分流動性,造成A股資金面緊張。

“今年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時長7個月,發行期數共計22期,平均單期發行規模455億元。相較往年,今年發行節奏相對更緩,平均單期供給沖擊更小。”中金固收研究團隊認為,本輪超長期特别國債的發行安排已經盡量降低了流動性沖擊及市場影響。

“從對資金面的影響來看,超長期特别國債分散式發行對流動性的短期沖擊将大幅低于預期,央行是以實施降準的機率也随之降低,或更多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加量續作和公開市場操作(OMO)淨投放平抑資金面波動。”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預估的政府債淨融資額來看,5月份至10月份的流動性壓力尚可,11月份至12月份因國債到期量較低,流動性壓力相對較大,央行可能實施降準。

責任編輯:帥可聰 主編:夏申茶

檢視原圖 49K

  • A股失守3100點,萬億國債發行抽走流動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