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赤字經濟:美國經濟“一片大好”的真相

作者:決策與資訊雜志
赤字經濟:美國經濟“一片大好”的真相

美東時間3月28日,美國經濟分析局公布了2023年GDP第三次估算結果,四季度實際GDP增幅比第二次估算調高0.2個百分點,年度實際GDP增幅2.5%,與前兩次結果一緻。相比2022年,2023年美國實際GDP同比增幅增加了0.6個百分點。

在美國國内,各界對經濟的預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白宮、美聯儲等高層官員認為美國經濟“一片大好”,貝萊德等部分投行持謹慎态度,底層群眾則分化嚴重。

從美國家庭的消費資料看,消費總量在增長、增幅快速回落,2021-2023年居民消費增量分别為1.8萬億美元、1.47萬億美元、1.06萬億美元。在居民消費中,二手車購置是最好的案例,2021-2023年二手車購置支出增量分别為793億美元、-27億美元、63億美元。

赤字經濟:美國經濟“一片大好”的真相

2023年2月-2024年2月間,美國低、中、高收入家庭的消費增速全部放緩,縱軸指信用卡消費的年同比增速

既然美國的消費增幅快速回落,美國經濟2023年的增量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表面上看,戰後的美國經濟是由家庭消費支撐起來的,經濟增長與否,隻要通過CPI、就業等名額,就可以做簡單預測。其實不然。

家庭支出增加是美國經濟增長的第一來源,這是“明牌。從美國各個時期GDP的增量分解來看,自二戰後,居民消費占美國GDP的比重越來越高,相比之下中國的增長增量主要來自于居民購置住房、企業擴産和政府基礎設施投資等。

伴随着居民消費的崛起,政府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持續下降,其中奧巴馬、特朗普執政期間達到了最低點,政府開支對GDP增量的貢獻率分别為5.2%、8.7%。拜登執政後,聯邦、州及地方政府以大幅舉債為代價,推動政府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快速提升,政府開支對GDP增量的貢獻快速升至14.6%,這也是拜登尋求連任的宣傳口徑,即所謂“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

赤字經濟:美國經濟“一片大好”的真相

不過,從拜登執政以來的資料看,居民消費依然是經濟增長的第一份額,其中服務消費增長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居民消費的擴張是以家庭部門的現金流“赤字”為代價的,這是“暗牌”。以支出法(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與服務淨出口)來計算,美國居民消費火爆、企業投資熱情高漲,美國經濟确實是一片大好;從收入法(勞動者報酬+生産稅淨額+固定資産折舊+營業盈餘)來看,居民工資大幅提升、企業利潤屢創佳績、政府赤字收窄,美國經濟可謂“前景樂觀”。

聯想到GDP在兩種核算口徑下的差距不大,各部門自然應該是收支相抵的,美國經濟增長似乎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問題恰恰就藏在兩種核算方式的差距之中,支出法的資料來自各種彙總資料的估算、收入法的資料來自國稅局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彙總的收入資料。

赤字經濟:美國經濟“一片大好”的真相

相比之下,收入法的資料準确性更高,但美國偏偏以支出法為主,這是有其邏輯的。

以收入法為據,美國居民、企業、政府和對外等四個部門的報表是可以還原的。從還原後的家庭報表看,全口徑下存在巨額的收支盈餘,但這部分收支盈餘是以雇主代繳的各類補充養老金形式存在的,要到居民退休後才能一次性取出。如2020年美國家庭部門全口徑收支盈餘3.5萬億美元,其中2.13萬億美元是雇主代繳的各類型補充養老金(pension),其餘部分來自政府應對疫情沖擊的轉移支付。

如果扣除這部分賬面盈餘,除少數年份盈餘外,美國家庭部門自1985年就出現了連續性的現金流赤字,其中2023年赤字為4277億美元。據美聯儲2024四季度的Z1報表,2023年末美國家庭部門的消費貸、住房貸款餘額分别為5萬億美元、13萬億美元,合計18萬億美元。

如果美國家庭的連續性“赤字”沒有實質性解決方案,“拜登經濟學”引以為傲的經濟業績不過是昙花一現。

正常情況下,借款成本是以消費貸款沖抵家庭收支赤字的重要考量因素。2021年3月,美國聯邦基金利息為0-0.25%,如今為5.25%-5.5%,短期借款成本提高5個點以上。相比加息前,美國家庭部門的存量消費貸利息增加2113億美元,成為美國家庭的額外負擔。

新冠疫情後,美國政府以舉債為代價,向家庭部門額外增加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轉移支付,這“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Drop)式的1萬億美元是美國消費市場火爆的根本原因。随着政府超額轉移支付的結束,美國家庭的消費開支又恢複到了疫情前的常态,衣食、娛樂、新車及二手車購置支出快速下滑。

2023年,美國家庭的現金流收支重歸赤字狀态,疊加高昂的短期借款成本,美國火爆的消費市場或将快速消失。對于普通群眾而言,通脹依然存在,生活成本的提高是不可挽回的事實,撒錢的直升機卻再也不會出現了。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就業市場的景氣不過是“為生存而工作”罷了,底層哪裡會有樂觀情緒。

來源: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網站

作者:郭傑振

編輯:汪智力

【聲明:本号是為服務各級政府、企事業機關決策的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他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