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麥當勞不發空包,打了誰的臉?

作者:紅餐網
同樣是萬店品牌,麥當勞怎麼就不發空包?

作者 | 品招編輯部

01

一場悲劇騙局引發的質疑

“生前被女友騙,死後被商家騙”。

胖貓事件中,多家知名餐飲加盟品牌門店外賣發空包,上了好幾天熱搜。

事件背後的情境也很複雜——夜間訂單激增導緻店内壓力非常大,值班人數少,加上外賣小哥又說,“其他品牌都是空包”。

這才引起了多個品牌、多名店員的不當行為。

盡管事後多家涉事品牌迅速做出反應,道歉、賠償并關閉整改涉事門店。但許多網友并不買賬,直言“再也不買這些發空包的品牌了”。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麥當勞堅持真發貨的堅守赢得了網友的點贊。不少人狂呼“麥門永存”。

這次事件無疑暴露了不少餐飲連鎖加盟品牌在加盟管理方面的脆弱,尤其是其中還有萬店品牌,令人不得不産生疑惑:

同樣是萬店品牌,為什麼麥當勞就能堅持不發空包?

這些品牌與國際大牌在加盟管理上的差距究竟還有多遠?

02

為什麼麥當勞就能不發空包?

麥當勞在中國的成功,部分歸功于其高标準的連鎖體系、深厚的品牌文化和悠久的曆史沉澱。

麥當勞的傳奇始于1940年代,由麥克唐納兄弟在加州的一個小漢堡攤開啟了餐飲之旅。面對經濟蕭條,他們大膽革新,于1948年推出簡化菜單和流水線作業,以高效、價優的快餐模式迅速赢得市場。

麥當勞不發空包,打了誰的臉?

圖源:麥當勞官網

1955年,雷·克羅克(老雷)獨具慧眼,與麥當勞兄弟合作,開創特許經營運作模式。同年,老雷建立特許公司,實施了包括QSC&V标準、建立房地産公司、強化加盟合作、推行标準化、嚴選供應商、以及成立漢堡大學在内的六大戰略舉措。這些關鍵決策不僅在美國市場紮下根基,更為麥當勞全球擴張鋪設了康莊大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麥當勞是餐飲連鎖模式的鼻祖之一,這一模式奠定了快餐業的标準,影響了全球餐飲連鎖的格局。

麥當勞不發空包,打了誰的臉?

中國内地第一家麥當勞餐廳丨圖源:麥當勞官網

這種刻在基因裡對标準化、品質化的追求,成為麥當勞全球擴充的動力。麥當勞在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同樣延續了其高标準化的價值理念。

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麥當勞實際上還是一家房地産公司,麥當勞通過自購地皮、建店、出租給加盟商,確定了标準化與品質控制,同時創造穩定且可觀的租金收入。

這種多元化的收入結構,讓麥當勞有了更多的騰挪空間,願意與加盟商共享利益,專注地為加盟商服務,這讓加盟商對麥當勞的認同感更強。

在這次空包事件中,為什麼騎手蠱惑不了麥當勞員工,便是由于其具備着一套成熟的應對體系。

03

連鎖加盟品牌的管理痛點

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是:

為什麼騎手煽動不了麥當勞的員工,但煽動其他品牌的員工卻很流暢,而且不隻是一家、兩家品牌門店。

實際上,空包事件僅是加盟管理問題的冰山一角。相比麥當勞,很多加盟品牌對加盟商限制力比較弱,普遍面臨着食品安全、服務品質等多元度挑戰。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即使是最具标準化的茶飲品牌,前五名投訴量均超過千例,分别為7525、1462、2287、2457及2035。

而食品安全問題最為突出,其中,“食材不新鮮”的投訴頻發,某知名茶飲店甚至被指“水果腐敗,散發異味”。

麥當勞不發空包,打了誰的臉?

今年315期間,多家知名茶飲品牌被爆使用過期食材,品牌監督形同虛設,“督導下班了就可以不打效期标簽”,在店員形容中,這更像是一場“貓抓鼠的遊戲”。

麥當勞不發空包,打了誰的臉?

圖源丨湖北經視 315我們在行動

空包事件進一步暴露了連鎖加盟品牌在服務品質和應對突發事件機制上的短闆,在黑貓投訴中也不乏“服務态度惡劣”、“産品品質不穩定”等聲音。

不少消費者反映,同款産品在不同時間、不同分店體驗差别很大。

這種内部管理混亂,尤其是外賣訂單處理缺乏有效監督,不僅傷害了消費者,更是品牌聲譽的重大打擊。品牌雖事後道歉,但這種補救措施可能逐漸消磨消費者的耐心與忠誠。

快速擴張下的管控不力、教育訓練與監管機制滞後,以及對加盟商審查與支援體系的潛在漏洞,促使部分加盟店在追求即時利益時犧牲了品質與消費體驗。

04

加盟向更高标準邁進

連鎖加盟品牌如何縮短與國際大牌之間的差距?筆者也就該話題咨詢了品招顧問團。

職業加盟商黃山表示,并非連鎖加盟品牌不重視加盟管理,主要還是有些品牌拓張速度快,規模上去了,但管理體系還未更新。“開店速度太快了,督導體系一下很難跟得上,很多時候就演變成貓抓老鼠的遊戲”

實際上,“品招時代”的到來已經提供了契機。當下有一些品牌開始逐漸意識到,品牌價值和消費者口碑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連鎖加盟品牌對加盟商的管理也不再僅限于簡單的合同限制,而是試圖轉向更深層次的合作共赢和品牌共建。

而數字化轉型也為加盟管理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如老鄉雞便釋出了食材溯源報告,并向消費者開放了中央廚房和餐廳後廚的實時監控直播。這不僅提升了品牌透明度,更重塑了消費者信任。

麥當勞不發空包,打了誰的臉?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變化仍然緩慢。

品牌們也确實在努力地建立健全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後回報的閉環管理體系。在本次事件中,不少品牌均能做出快速應對,便是其中的展現之一。

但一方面是努力追趕,另一方面又是頻繁地暴露問題。

毫無疑問的是,在加盟管理上,餐飲連鎖加盟品牌們要追上麥當勞,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結語

有類現象非常值得關注,行業在進行品牌排名時,往往依據的是門店拓展速度、門店總數這類資料,但:

真正的強大并非是能做到什麼,而是不會做什麼。

未來的競争,不僅是市場佔有率的争奪,更是品牌信譽與責任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