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作者:CSDN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文 | 王啟隆

出品 | 《新程式員》編輯部

随着諸如 ChatGPT 之類的生成式 AI 工具的迅速普及,越來越多人開始猜測蘋果公司在 AI 時代的未來動向:是端出 iOS 版的對話式人工智能?還是革新智能語音助手 Siri?

近日,蘋果以一場僅 38 分鐘的釋出會為六月份 WWDC 2024 預熱,CEO 蒂姆·庫克宣布,此次釋出将是 iPad 曆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在蘋果的一系列宣傳中,除了“最薄 iPad”,最引人矚目的便是蘋果推出的最新 M4 晶片:它搭載蘋果最強大的神經引擎,每秒執行 38 萬億次操作,比 A11 Bionic 的首代神經引擎快 60 倍,被譽為“極端強大的 AI 晶片”,隻需 M2 一半的功耗即可提供相同性能,且在 AI 處理能力上超越目前任何 PC 神經處理單元。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庫克曾經如此評價過 AI:它們會嵌入到我們制造的每一個産品中。現在看看蘋果在 AI 領域的一系列動作,特别是 Ferret、HUGS、MM1、ReALM 等論文的釋出,我們會發現蘋果的戰略方向仍是“軟硬體的結合”,在資源有限的移動裝置上高效部署大型語言模型,是實作 AI 技術大衆化應用的關鍵。

WWDC 還有一整月才會亮相,本文将簡單回顧蘋果這半年的各種動向作為前瞻,讓我們一起看看蘋果将怎麼逐漸建構一個以 AI 為驅動的全新生态系統。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Siri——改造它還是“生二胎”?

2023 年 5 月,蒂姆·庫克(Tim Cook)在蘋果的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人工智能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重要的是“在開發方法上要深思熟慮”,并計劃繼續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将 AI 融入到産品中。

實際上早在 2019 年,蘋果就組建了專注于對話式 AI 的團隊,AI 部門主管約翰·詹南德裡亞(John Giannandrea)在公司内部上司着大語言模型的研發,他的工作直接向蘋果 CEO 蒂姆·庫克彙報。但直到 OpenAI 釋出 ChatGPT 之前,這個團隊一直沒傳出過什麼消息,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時間回到 2023 年,彭博社專職報道蘋果科技新聞的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透露,AI 研發在蘋果内部被賦予高度優先級,公司設計了一套名為“Ajax”的大型語言模型架構。當時的新聞表示 Ajax 相較于 ChatGPT 3.5 在能力上有所超越,且已基于超過 2000 億參數進行訓練(雖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已經不怎麼樣了)。事實是,OpenAI 随後釋出的 GPT-4 模型就已超越 Ajax 洩露出的紙面資料。

這段時期的蘋果對于如何面向消費者推出生成式 AI 産品尚無清晰政策。

2023 年 9 月,外媒 The Information 首次曝光了蘋果 AI 研發的種種細節:

  • 蘋果在對話式人工智能的研究上每日投入數百萬美元,因為訓練語言模型需龐大硬體支援。
  • 核心團隊隻有 16 人。
  • 核心目标之一是讓 Siri 能夠執行多步驟任務。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團隊核心成員也相繼曝光:

  • John Giannandre,前文提及的這位上司者其實是蘋果公司的機器學習和 AI 戰略進階副總裁。
  • Daphne Luong,蘋果特意從谷歌挖來的 AI 高管。
  • Arthur Van Hoff,他曾從事 Java 程式語言的早期開發工作,傳聞中 Java 名字中的那個“v”就來自于他。
  • Ruoming Pang,2021 年加入蘋果,擅長神經網絡研究。

蘋果在生成式 AI 領域的探索,有望最終融入 Siri 語音助手。

負責 2014 年改進 Siri 的前蘋果工程師 John Burkey 曾如此批評這款語音助手:Siri “基于笨拙的代碼建構”,其“累贅的設計”使得工程師很難添加新功能,即使是最基本的功能更新也需要數周時間。比如,Siri 的資料庫包含接近二十多種語言的大量短語清單,形成一個“大雪球”。是以,Burkey 認為,Siri 最終無法成為像 ChatGPT 那樣的人工智能助手。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John Burkey

蘋果公司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無需使用喚醒詞即可使用 Siri」的方法,也就是讓語音助手“憑直覺”判斷機主是否正在與其交談,而不是聆聽“嘿 Siri”或“Siri”。2023 年 10 月份,蘋果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喚醒詞的這個問題: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310.16990

這篇論文旨在讓 Siri 設法弄清你什麼時候在問一個後續問題,什麼時候在問一個新問題。它利用 LLM 來更好地了解所謂“模棱兩可的詢問”,無論你怎麼說,它都能猜出你的意思。

文中寫道:“在不清楚對話者的意圖時,智能對話代理可能需要「主動出擊」,通過主動提出好問題來減少不确定性,進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除了 Siri 的問題,蘋果本身還需要解決另一項大麻煩。2023 年年底,Keivan Alizadeh 等人釋出了一篇論文,針對現代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核心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進行了研究。他們要解決的問題是當今的一大挑戰:怎麼把動辄千億參數的這些 AI 大模型塞到小小的 iPhone 裡面?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312.11514

他們的研究通過細緻設計的系統政策,着力于最小化在模型推斷階段從閃存到裝置有限 DRAM 資源的資料遷移負擔。核心在于建構一個與閃存特性和操作機制緊密配合的推理成本模型,籍此雙管齊下優化資料處理流程:一方面,減少資料在閃存與 DRAM 間往返的總量;另一方面,優化資料讀取模式,傾向于更大規模和更高連貫性的資料塊讀取操作。

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推出了兩項關鍵技術:“視窗化”政策,這種方法聰明地複用近期推理中已激活的資料,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加載;以及“行列捆綁”技術,通過智能組織資料的存儲布局,使得每次從閃存提取的資料塊更為龐大且讀取連續,尤其适合閃存媒體的讀取特性。在蘋果自家 M1 Max CPU 平台上實施這些技術,與正常的資料加載方案對比,推理效率實作了顯著的 4 至 5 倍躍升;而轉移到 GPU 環境,這一效率提升更是激增到 20 至 25 倍,成效斐然。

未來展望中,這些優化技術的實裝,或将很快賦能諸如 iPhone、iPad 以及其他移動裝置,使複雜的 AI 助手和聊天機器人在這些平台上的運作變得絲滑無阻。如今看來,M4 晶片的釋出或許就是蘋果端側 AI 的最後一塊墊腳石。

除此之外,蘋果欲将生成式 AI 引入移動裝置,可能還需要解決隐私問題。從 Siri 的曆史可以看出,蘋果素來對隐私保護持審慎态度,這種決策雖使 Siri 在功能性上略遜于 Alexa、Google 助手等競品,卻彰顯了其對使用者隐私的重視。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百模大戰”時期的蘋果:封閉,還是開源?

2023 年 10 月份,蘋果悄然釋出了 Ferret 開源多模态大型語言模型。這篇論文相當不得了,同時包含了“蘋果”“開源”以及“全華班”幾大元素——沒錯,論文的作者全是華人。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310.07704

開源位址:https://github.com/apple/ml-ferret

這篇論文介紹的多模态模型 Ferret 能夠了解和處理圖像中任意形狀或粒度級别的空間參照,并準确地對開放詞彙描述進行定位。其核心創新在于它采用了一種新穎且強大的混合區域表示方法,這種方法将離散坐标與連續特征結合起來,共同表征圖像中的某個區域。這不僅融合了傳統上分開處理的參照(referring)和定位(grounding)任務,還在 LLM 的架構内實作了兩者的統一。

為了提取不同區域的連續特征,蘋果提出了一種空間感覺的視覺采樣器。這種采樣器擅長處理不同形狀間變化的稀疏性,使得 Ferret 能夠接受多樣化的區域輸入形式,包括點、邊界框以及自由形态的形狀。這一設計顯著增強了模型處理複雜視覺資訊的能力。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為了強化 Ferret 的這些特有能力,研究團隊還精心建構了 GRIT 資料集,這是一個全面的參照與定位指令微調資料集,包含 110 萬個樣本,這些樣本富含階層化的空間知識,并特别加入了 9.5 萬個困難負例資料來增強模型的穩健性。GRIT 資料集的設計旨在通過豐富的訓練執行個體,促進模型在了解和生成基于空間關系的多模态指令方面的表現。

實驗結果顯示,Ferret 不僅在經典的參照和定位任務上取得了卓越的性能,在基于區域的以及需要精确定位的多模态對話任務上,其表現更是遠超當時的其他多模态大語言模型。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評估還揭示了 Ferret 在描述圖像細節方面的顯著提升,以及在減少臭名昭著的“幻覺”(hallucination)現象上的明顯改善。這意味着 Ferret 不僅能更準确地了解和生成與圖像内容相關的語言描述,還能在描述過程中減少不準确或不存在資訊的引入,進而提高了生成内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盡管 Ferret 公布材料含代碼與權重(僅供科研,無商用授權),導緻初時并未引發廣泛關注,但随着開源 Mistral 模型近期炙手可熱,小型裝置上本地 LLMs 的應用潛能日益受到矚目。蘋果宣布在 iPhone 上實作 LLM 部署的重大突破後,讨論熱度也是随之驟增。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當時引起了 Hacker News 三百多條的評論

2023 年底伴随而來的一項研究報告還揭示了蘋果最新的 HUGS(Human Gaussian Splats)技術,旨在從單鏡頭短視訊中創制動态 3D 虛拟形象,提供更為沉浸的視覺體驗。論文一作 Muhammed Kocabas 還曾放言:“我們的方法可以從一段單鏡頭短視訊(50 - 100 幀)中自動區分靜态場景與全動畫虛拟形象,整個過程僅需 30 分鐘。”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311.17910

HUGS 借助高效的 3D 高斯斑點渲染技術,同步展現主體與背景。人體模型依托 SMPL(統計形體模型),HUGS 憑借高斯形變捕獲衣物、發型等細微之處。一新型神經變形子產品借力線性混合蒙皮技術,使高斯動态表現更為真實,避免了擺姿調整中的視覺扭曲。

相比早期虛拟形象生成手段,HUGS 在訓練和渲染速度上快至 100 倍,僅需 30 分鐘即可在标準遊戲 GPU 上優化出逼真的效果。在 3D 重建品質方面,HUGS 也超越了諸如 Vid2Avatar 和 NeuMan 等最先進技術。

此項創新讓使用者僅憑一段含人物與場景的視訊,即可将各式數字角色或“虛拟形象”置入新情境,以每秒 60 幀的速率重新整理,呈現流暢逼真的效果。

蘋果的一系列 AI 技術釋出——尤其是開源多模态模型的舉動,直接給許多業内人士送上了一份驚喜。專注于醫療領域開源 AI 的歐洲非營利組織負責人 Bart de Witte 當時在 X 平台上贊揚蘋果:“不知怎的,我錯過了這個消息。蘋果在 10 月份加入了開源 AI 行列。Ferret 的問世,彰顯了蘋果緻力于有影響力的 AI 研究的決心,并鞏固了其在多模态 AI 領域的領頭羊地位……我對将來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LLMs)作為 iOS 新設計一部分運作于 iPhone 上充滿期待。”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德國 AI 音樂藝術家及顧問 Tristan Behrens 在 Linkedin 上寫道:“聖誕節提前到來,但你知道嗎?蘋果(沒錯,就是蘋果!)最近釋出了一個包含代碼和權重的多模态大型語言模型。”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科技部落客 Ben Dickson 曾就這一驚喜發表意見:“2023 年最讓你驚訝的 AI 發展是什麼?對我來說,是蘋果釋出了開源 LLM(雖然是非商業許可的)。”他指出,蘋果曆來堅持封閉系統、保密、嚴格的保密協定,甚至對微小創新也會嚴格申請專利。

他接着說:“但回過頭看,蘋果(像 Meta 一樣)釋出開源 LLM 模型是有道理的。要與像 ChatGPT 這樣的模型競争,要麼你得有台超級計算機,要麼得有強大的合作夥伴。雖然蘋果資源豐富,但其基礎設施并不适合支援大規模 LLMs。另一個選擇是依賴像微軟或谷歌(兩大競争對手)這樣的雲服務提供商,或者像 Meta 那樣開始釋出自己的開源模型。”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回顧完 2023 年的“舊聞”,再來看目前蘋果對于戰略合作的最新動向:2024 年 3 月彭博社曾報道,蘋果正與谷歌探讨在 iOS 18 中內建 Gemini AI 引擎的可能性。蘋果意在擷取谷歌大型語言模型的授權,但具體條款與品牌命名尚未敲定。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此外,蘋果還正開發基于裝置的 AI 新功能,同時尋求擁有強大硬體基礎的合作夥伴以支援雲端生成式 AI 應用,如根據提示生成圖像和編寫文章,但目前并無開發 ChatGPT 風格聊天機器人的計劃。

除谷歌外,蘋果今年亦與 OpenAI 接洽,探讨如何在 iOS 18 中運用 OpenAI 技術。在中國市場,蘋果同樣于三月份引起過一波熱議,也就是先前傳聞的和百度的合作: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到了今年四月份,蘋果尋求與照片分享服務網站 Photobucket 達成協定,利用其超過 130 億份圖像和視訊資料訓練 AI 模型,并已從 Shutterstock 購得數百萬張圖檔授權。

蘋果的生成式 AI 藍圖徐徐鋪開,一切皆待下個月的 WWDC24 大會正式揭曉。目前,幾乎每家大型科技企業均有 AI 産品籌備中。除 OpenAI 的 ChatGPT 以外,國際知名的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大廠都蓄勢待發:

  • 谷歌:推出了 Bard 和 Gemini。已将生成式 AI 融入搜尋産品與應用,而 Bard 還與 Google Flights、地圖、Drive 等服務整合。
  • 微軟:前腳與 OpenAI 合作,後腳釋出 MAI-1 模型進行“背刺”。将 ChatGPT 融入自家 Bing 搜尋引擎,并擁有 Copilot AI 應用。
  • 亞馬遜:努力通過生成式 AI 改進國外火爆的 Alexa 語音助手。
  • Meta:釋出了開源模型 LLaMA 造福世界,坐擁 AI 教父楊立昆,準備今年下半年再釋出 LLaMA-3 的最強版本。此外,還将生成式 AI 融入多款應用,如 WhatsApp 和 Messenger 和 Instagram。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透明到底不妥協如果說去年的蘋果還讓人有些難以捉摸,那今年全面專攻 AI 的蘋果可謂是大顯身手了。2 月份,在「造車」與「AI」兩條截然不同的賽道上,蘋果毅然決定取消搞了十多年的電動車項目,引得樂視創始人賈躍亭點評: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同一時間段釋出的 VisionPro 亦是争議滿滿,但由于本文主講 AI,便不再深入,等待六月份蘋果的進一步更新。很快來到 3 月,蘋果并沒有閑着,而是紮出了一記利槍:300 億多模态大模型 MM1。30 多位研究員,且和前文提到的 Ferret 大模型一樣,華人含量極高。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311.17910MM1 繼承了 Ferret 的理念,在論文中直接指出目前衆多 AI 公司在 AI 模型的學習方法上有着“不透明性”的痛點。大多數的模型對于他們所使用的算法設計選擇的過程幾乎沒怎麼進行公開,而今年爆火的多模态預訓練更是如此。為了在多模态這條賽道跑下去,蘋果釋出了這篇論文,完整記載了模型的建構過程。當時還引起了英偉達研究科學家 Jim Fan 的吐槽: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我們正處在一個如此奇特的時代。蘋果,一家以保密著稱的公司,竟然發表了一篇關于其多模态基礎模型的論文,其中包含了令人震驚的詳盡細節。那些本應更加開放的公司,如今在這方面反而遠不如蘋果透明。MM1(假設這是蘋果模型的代号)是一座分析的寶庫。他們讨論了許多架構設計方面的問題,甚至透露他們使用了 GPT-4V 生成的資料進行訓練。他們提供了精确到四位有效數字的縮放定律系數、MoE(專家混合網絡)設定,乃至最優學習率函數等資訊。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在大型科技公司的白皮書中看到過如此詳盡的内容了。蘋果真的回來了!(Apple's so back!)三月底,蘋果再發力作,推出 ReALM 架構,附帶四款神秘的超小參數模型,性能直逼 GPT-4。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2311.17910

ReALM 對抗了曾經“參數量即王道”的普遍認知,在不依賴于模型規模的持續膨脹下,通過算法和架構創新達到與目前頂尖模型如 GPT-4 相當的性能。其中,參數最“大”的 30 億參數 LLM 在标準對話資料集中達到了 97.9% 的準确率,在合成資料集上則達到了 99.8% 的準确率;在涉及螢幕上的實體引用解析任務上,3B LLM 達到了 93.0% 的準确率;在未知領域,如警報系統的測試中,該模型依然保持了 97.8% 的準确率,與 GPT-4 的表現相近。

回顧蘋果 AI 布局:遲到的王,迎接關鍵一戰

ReALM 對 Siri 最顯著的強化在于上下文了解的更新,它可以掌握諸如“再次播放那首歌”或“給她打電話”等參考資訊,甚至預測使用者的需求和偏好,根據過去的行為和上下文了解建議或啟動操作。

2011 年推出 Siri 時,蘋果曾一度走在語音助手創新的前沿,适應着全球使用者的需求。時間一點點推進,Siri 逐漸變成大家所調侃的“人工智障”,其未來形态也成為了本次 WWDC 2024 被關注的焦點。

庫克曾在今年二月的股東大會上曾用一個詞形容蘋果的 AI 計劃:“break new ground”——開辟新天地。最晚進場的蘋果,這次是姗姗來遲還是伺機待發?此刻,你心中或許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