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作者:月下獨酌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這聽起來像是一段值得細細探讨的曆史程序。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将領略到古人外交智慧的精髓。他們是如何在弱小時期苟延殘喘?又是如何在強盛時期揚威遠播?這一切,都凝結在質子、和親、聯姻這三種政治手腕之中。然而,這背後又蘊含着怎樣的曆史故事和邏輯演變呢?讓我們一同追溯這段源遠流長的曆史,去品讀古人的智慧結晶。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一、弱國無良将,唯有自我犧牲

大秦崛起之前,天下仍是一盤散沙。七雄并起,諸侯争鋒。強弱懸殊,沖突叢生,國與國之間屢陷戰亂。在這種格局下,弱小國家如何在強手環伺中求存?他們唯有采取自我犧牲的做法,以示臣服。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質子制度,便是這一做法的展現。所謂"質子",指的是一國派遣王子或貴族子女前往另一強國的做法。這不僅是臣服的表現,更是向強國"質質"的有利人質。

春秋時期,趙國可謂一時雄主。趙惠文王曾令燕王子作為質子前往趙國。此舉不啻是對弱小燕國的羞辱,但燕國亦無可奈何,隻能做出如此自我犧牲的選擇,以求生存。

秦國亦曾有過斯般經曆。《史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于趙。"這位後來橫掃六合的始皇帝,其父親當年亦不過是一媒體子而已。可見當時秦國之弱小。

作為人質,質子生活環境雖優渥,但内心備盡煎熬。他們隻能暗自隐忍,等待時機,為家國蓄謀力量。《左丘明·周鄭交質》雲:"信不由衷,質無益也。"可見質子地位之卑微。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然而,機會終将來臨。呂不韋輔佐秦始皇東征西伐,秦國崛起。如今強秦反客為主,不再是受制于人的一方。這一轉折,正昭示着質子階段的終結。弱肉強食,是古代争雄的常态,唯有先存于世,才能後發有為。在這個過程中,臣服有時候是無奈但必要的犧牲。

二、強弱雖有别,和親皆為權宜之計

強國雖可憑借武力征服弱小鄰邦,但這種做法往往會消耗大量國力,并帶來持久的不穩定因素。是以,在很多情況下,和親成為更權重宜的選擇。

對強國而言,和親是一種懷柔政策。通過親緣關系,可以拉攏臣服國,進而確定邊疆安全。漢代是一個典型例證。西漢建立之初,劉邦大軍曾遠征匈奴,卻遭重創。為求和平,漢朝不得不采取和親之策,将公主嫁于單于。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這看似是臣服的表現,實則是權宜之計。《漢書》記載:"故朕使使重賂單于,婚之以公主,德之以士馬,資之以粟帛,是故患弭矣。"和親一來可以安撫匈奴,二來也為漢朝赢得了喘息調整的時間。果不其然,幾代人的努力後,漢武帝終于征服了匈奴。

對弱小國家而言,主動求和親也是一種投石權衡。他們借此以示臣服和誠意,謀求強國的信任和庇護。典型的例子是昭君出塞嫁給匈奴單于。《漢書》載:"竟甯元年春正月......賜單于待诏掖庭王樯為阏氏。"昭君和親雖是被賜予的,但背後正是西漢對外患的一種權宜之謀。

無論是強國施與還是弱國求得,和親在表面上是一場婚姻儀式,但實則都深具政治考量。即便是權宜之計,雙方亦希望借和親來化解沖突,實作暫時的和平共處。

不過,和親的初衷并非如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不意頗傷齊師,願結和親而去"這種做法就已存在。可見和親的起源,不過是臣服和緩解戰禍的無奈選擇。直至漢唐時期,和親才被賦予了更高的外交意義。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三、圖窮匕見,别出機鈔

除了質子與和親,古人在外交對策上還另辟蹊徑,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做法。這些做法或許看似出格,但均是權宜之計,旨在化解沖突,避免戰争。

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當屬"和親鈔"。所謂"和親鈔",指的是在和親過程中,強加給弱小國家一份重金贖買的代價。這種做法起源于唐朝,由于當時吐蕃國力強盛,唐朝不得不在"和親"時額外支付鈔錢,以求和平。

曆史學家對此有着精辟解讀。他們認為,和親鈔無異于紙鈔政權的無奈妥協。但唐朝由此巧妙規避了直接對抗的風險,既維系了表面上的和平,也沒有傷及國體自尊。從這個角度看,和親鈔确實是一種權宜之計。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另一種出格做法,則是中原王朝對外援助的"懷遠政策"。這一政策始于漢代,目的是通過輸送資源,拉攏邊疆小邦結盟。《漢書·西域傳》對此有着生動記載:"諸懷善綏,我德音被于外,州啬然師複,四夷無廖畔"。

值得注意的是,懷遠政策并非免費輸送,而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之上。小邦在獲得資源的同時,也要為中原王朝的統治盡一份力。比如在防務、運輸、貿易等領域為中原效命。這實際上是一種外交斡旋,即通過資源輸送緩解沖突,達到維護和平的目的。

與此相似的還有"護食都尉"制度,也是中原王朝用以拉攏邊疆的一種方式。所謂護食都尉,是指遣派一員大臣前去邊疆,負責管理糧食輸送。通過糧食牽制,中原可以讓邊疆小邦長期依附,避免發生戰争。

這些看似出格的做法,實則是權宜之計,寓意極為深遠。它們是古人在特定環境下,對傳統外交做法的一種創新和超越,足見其智慧結晶。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四、平起平坐方能聯姻

無論是質子、和親,還是别出機鈔,其實都是權宜之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平等性。直到後世,一種新的外交做法應運而生,那便是聯姻。

所謂聯姻,指的是兩個平等的政治實體之間通過婚姻關系締結同盟。這與質子和親有着本質差別。前者是臣服行為,出于無奈;而聯姻則是兩國平起平坐、互相信任的展現,是建立友好關系的高明之道。

聯姻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時期。當時遼、西夏、北漢三足鼎立,國力旗鼓相當。為了化解沖突,避免白白消耗國力,三方通過聯姻的方式結為姻親。例如遼朝曾與北漢建立聯姻關系,北漢也與西夏如此。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這種做法在後世愈加普遍。明清時期,中原王朝與蒙古、滿洲等少數民族政權就廣泛通過聯姻的方式加強聯系。如明英宗朱祁鎮曾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穆穆刺。清太宗皇太極則把女兒嫁給了魯斯蘭汗。

這些聯姻關系雖同樣建立在婚姻之上,但與往昔質子、和親有着本質不同。聯姻是兩個對等民族、對等政權之間的結合,而非單向的臣服或是權宜之計,所展現的是互相尊重、互利互惠的友好關系。

正因如此,聯姻常常能為兩個政權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遼朝與北漢建立聯姻後,兩國之間不僅沒有發生戰争,貿易往來反而更加密切。又如明英宗通過聯姻拉攏穆穆刺,有效遏制了蒙古人的騷擾。可見聯姻确實是一條止戈息兵的睿智之路。

人們常說"親上加親"。通過聯姻,兩國上下一心,互相扶植,方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化幹戈為玉帛"。這不正是古人謀算外交的終極目标嗎?由此可見,相較質子、和親而言,聯姻才是古人外交智慧最高階的展現。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五、古人外交經綸,智慧值得反思

縱觀曆史長河,質子、和親、聯姻,這三種外交手腕可謂貫穿古今,代有演進。它們見證了古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對外交之道的獨到體悟。

在弱小時期,古人不得不采取自我犧牲的做法。派遣質子作為人質雖有些自貶身價,但這種做法确實能從根本上避免戰争的發生,赢得短暫喘息。當年秦孝公被辱作質,後來秦國卻由此窺見生機,最終雄踞天下。可見臣服雖為無奈之舉,但有時亦是明智之選。

及至力量開始漸長,和親自然成為更高階的選擇。漢朝和親匈奴雖有權宜之嫌,但這份暫時的代價換來了調整國力的時間,終獲大一統;而和親鈔更是機鋒所向,從中不難看出古人在權宜中探尋航向的智慧。

從質子到和親,從和親到聯姻,論古代政治外交的智慧

到了鼎足力穩的時期,聯姻便應運而生,标志着外交政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同于往日的單向臣服,聯姻是兩個對等政權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結果,是一種高尚的睦鄰之計。

由此可見,質子、和親、聯姻,實則是一種遞進關系,是古人在探求外交之道的過程中,不斷根據形勢調整政策、開拓創新的結果。

然而,縱使形式如何演變,古人始終将"避戰止戈"作為外交的最高宗旨。他們用質子換取和平;用和親暫時壓制沖突;用聯姻維系友誼。無論手段高下,皆展現出遠慮周全、精益求精的智慧。

這種精神,正是古人外交經綸的精髓所在。即便是在現當代,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形式或許有異,但如何在風雲變幻中保持籌謀遠慮、止戈息兵,恐怕仍需借鑒古人的這份睿智。,讓古老的智慧不斷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