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跌在即,車主們算算自己省了多少錢?
最近,國内成品油價格出現了下調預期,這讓廣大車主朋友都格外關注和期待。作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油價的每一次調整都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出行成本,進而牽連着其他各方面的生活開支。一輪新的調價周期即将來臨,油價會如何走勢?下調力度有多大?調整後油價将回落至什麼水準?讓我們拭目以待。
據了解,下一輪成品油價格調整視窗期已經确定,将于5月15日24時準時啟動。根據現行形成機制,國内油價的調整幅度是由參考周期内國際市場汽柴油平均價格的變化率來決定的。而這次調價所參考的時間周期被确定為5月9日至5月15日。
目前,市場各方對于本次調價走勢基本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國内成品油價格極有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不過具體的調整力度有多大,還需等到最終的實際調價資料公布後才能确定。
不過從已經顯現出的信号看,此次下調幅度應該不會太小。這主要是受國際原油價格在本輪調價周期内出現了明顯下跌的影響。
從今年4月中下旬開始,國際油價就開始進入了震蕩下行的軌道。以布倫特原油期貨為例,4月14日的收盤價還在83.26美元/桶,但到了5月4日,價格已經下滑到76.26美元/桶,跌幅近8.4%。WTI原油期貨價格也是如此,4月14日是82.88美元/桶,到5月4日則下跌到71.88美元/桶,跌幅高達11美元,超過13%。
導緻國際油價大幅走低的主因,是最近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悲觀預期在持續加重。包括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機構,都紛紛下調了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同時,美國歐洲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高企加息靴子落地,也讓市場對未來需求的預期大幅減弱。再加上美國原油産量創新高等供給寬松因素,終于讓原油價格承受不住重重壓力而出現下滑。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本輪調價周期内原油期貨價格出現過短暫回升,但遠遠無法抵消此前的大幅下跌因素。根據國内成品油與原油期貨價格的傳導關系,此次國内油價大幅下調已是不可避免的走勢。
關于具體下調幅度如何,目前各方測算看,汽油方面有望在每噸130元至170元之間。如果按每噸下調170元的最高預期計算,那麼折合到加油站的零售價上,92号汽油預計将下調約0.13元/升,95号汽油下調約0.15元/升左右。而柴油也将同步下調0.13至0.15元/升左右。
一旦國内油價真的按此幅度出現下調,那麼對于廣大車主來說,将會帶來哪些實際的獲益呢?我們不妨以大陸市面上常見的家用車型舉幾個例子:
比如一款油箱容積50升左右的緊湊型轎車,如果按預期的每升下調0.15元計算,那麼加滿一次油箱就可以節省7.5元左右。如果您一周需要加注一次,那每月就可減輕30元左右的油費開支。
再比如一款百公裡油耗在7升左右、油箱約60升的中型SUV,如果按此幅度下調,那麼每次加滿一次油箱可省9元,每月則可減輕36元左右的汽油費用。
此外,對于那些高油耗、大排量以及油箱更大的車型,本次下調後的實惠就更多了。比如對于油箱接近80升的大型SUV或皮卡車型,每加滿一次油箱可省12元。如果以每月加注2次計,那一個月就可減輕24元的油費支出。
當然,對于那些經常進行長途駕車或者使用柴油商用車的車主而言,柴油價格的下調幅度與汽油相當,減輕的油費支出也是可觀的。
由此可見,這次預計的下調力度,雖然對于單車加注量價值并不算很高,但從整體銷量規模上乘以幾百萬輛的民用車和商用車,那麼積少成多後節省開支就很可觀了。
除了直接減輕車主們的油費支出之外,此次油價下調也将從宏觀層面帶來一些積極影響:
首先,油價的下降将有助于抑制整體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維護居民消費價格的基本穩定。作為一種基礎能源品,油價的上漲往往會推高商品運輸成本,由此導緻其他商品的上遊價格上漲。是以當油價出現下行時,這種傳導效應就會扭轉回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商品價格的上漲勢頭。
其次,作為一個對能源依賴度很高的國家,國内油價的回落将減輕交通運輸行業的經營壓力,使整體商品運輸費用和服務成本的快速上升得到緩解,進而也有利于物價水準的整體回落。
再次,就居民個人來說,随着油價的下調,加之物價漲幅的趨緩,實際上居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将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進而也可能會推動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恢複和擴大。
是以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此次油價下調将為國内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釋放出不少積極因素。
當然,油價下調的确有利有弊。利在于能為居民和企業減輕能源支出壓力,弊在于可能會刺激市場對原油等資源的進一步需求增長,進而加重供需沖突,加速油價反彈回升。
事實上,進入5月以來,國際油價已經出現回升迹象。上周五收盤,布倫特原油期貨重新上漲至80.26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