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作者:新醫線306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崔潔 劉軍華 鄭冬,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放射診斷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在職業病中,放射性物質往往備受關注。近年來,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在工農業、醫療、科研等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放射線危害的可能性也逐漸在增大。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人體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1)急性輻射病症狀:這是放射性物質污染後最早可能出現的症狀,通常在暴露後幾小時到幾天内出現。在相關文獻中記錄,當照射劑量大于1Gy時會出現惡心反應;當劑量大于2Gy時會産生嘔吐的症狀;如果出現頻繁嘔吐,說明照射劑量已經超過了4Gy,一般在30分鐘左右會出現多次嘔吐,食欲減退,嚴重時會伴有腹瀉,也會引起失眠。

(2)皮膚症狀:如果暴露的放射性物品質大,可能會引起皮膚出現水泡、紅腫、熱感、脫皮和脫發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疼痛和潰瘍。

(3)血液系統症狀:由于放射性物質能破壞骨髓中的造血細胞,可能導緻白細胞數量減少,使免疫力下降,出現易感染、出血等症狀。除此之外,還可能引起貧血和血小闆減少等症狀。

(4)神經系統症狀:放射性物質會令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緻功能興奮或抑制,會有失眠、多夢、頭暈等症狀。

(5)緻癌:放射性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緻癌物,損壞DNA,可能導緻細胞死亡或突變,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風險。

(6)緻畸:放射線能夠穿透人體,使組織細胞和體液發生實體與化學變化,能夠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胚胎或胎兒對X線及各種射線敏感性較高,根據照射量和照射期的不同,也會引起智力低下、緻畸、緻死等。

危害原理

放射線引起的生物效應主要是通過電離作用破壞生物機體的正常機能。這種作用可以是直接的,即射線直接作用于組成機體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酵素等而引起電離和激發,并使這些物質的原子結構發生變化,引起人體生命過程的改變;也可以是間接的,即射線與機體内的水分子起作用,産生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破壞有機體的正常物質代謝,引起機體系列反應,造成生物效應。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污染途徑

(1)吸入; (2)食入;(3)通過皮膚滲入;(4)通過傷口侵入。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防護措施

放射線對生物機體的危害程度與機體吸收的輻射能量密切相關。如何對它進行防護,以減少射線的危害呢?

1. 外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1) 控制源強。對使用輻射源的場所,要根據工作需要選擇适宜的放射源,選擇對應的射線裝置,保證射線品質,減少不必要的輻射成份。

(2) 時間防護。從業人員操作或接觸放射源時間越長,人體接受的照射量越大,可以增加從業人員輪換操作,以減少每人的受照時間,減少身體接收的輻射劑量,達到防護目的。

(3) 距離防護。人距離輻射源越近受照量越大。有實驗證明,點狀源所緻照射量率與離源距離平方成反比距離增加一倍,照射量率則将為原來的四分之一,是以應在遠距離操作以減輕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4) 屏蔽防護。屏蔽防護是根據輻射源所緻電離輻射通過物質時被減弱的原理,在放射源與人體之間放置一種合适的屏蔽材料,利用屏蔽材料對射線的吸收降低外照射劑量,以降低人體所受輻射的目的。

(5) α、β、γ射線防護。① α射線的防護。由于α射線穿透力弱,射程短,是以用幾張紙或薄的鋁膜,即可将其吸收,或用封閉手套來避免進入人體表及體骨造成輻射,主要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和食入被污染的事物,防止皮膚和傷口被污染。② β射線的防護。β射線穿透力比α射線強,但較易屏蔽,常用原子序數低的材料,如鋁、有機玻璃、烯基塑膠等。β射線的其穿透力比α射線強,比γ射線弱,必要時要在α射線防護基礎上加強屏蔽措施。③ γ射線的防護。γ射線穿透力很強,危害極大,常用高密度物質來屏蔽。考慮經濟因素,常用鐵、鉛、水泥和水等材料。γ射線要減少照射時間,增大輻射距離,采取屏蔽措施。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2. 内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1)防止呼吸道吸收。氣體放射性核素可由呼吸道進入人體而被吸收,吸收率的大小與放射性核素的溶解度成正比。根據輻射源特性,選擇合适的防護裝備,避免吸入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粉塵、氣體或煙霧。

(2)防止胃腸道吸收。被放射性核素沾污的食物、水等,經口由胃腸道進入人體,吸收率的大小取決于放射性核素的化學特性。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入含有放射性物質的食品或液體。

(3)防止皮膚的滲入。接觸放射性物質前後要洗手,確定手部和身體的徹底清潔。定期清潔工作場所和裝置,包括身體防護裝置。

(4)防止由傷口吸收。某些放射性核素可透過完整皮膚進入人體,吸收率随時間增長緩慢,當皮膚上有傷口時,吸收率會增加幾十倍以上,并使傷口沾污形成難以愈合,注意選擇合适的防護服等。

放射性物質的危害與防護

總之,一旦受到放射性物質危害出現相關症狀并且有放射性物質接觸的可能性時,應盡快就醫,并盡可能避免與他人接觸以減少輻射暴露的風險。

(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