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案說醫】蔡立民:清熱燥濕,祛風通絡法治療風濕阻絡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作者:廣東中醫藥
【以案說醫】蔡立民:清熱燥濕,祛風通絡法治療風濕阻絡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以案說醫】蔡立民:清熱燥濕,祛風通絡法治療風濕阻絡型腰椎間盤突出症

▲蔡立民,廣東省名中醫,東莞市人民醫院原院長,黨委書記,中醫骨科主任中醫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從事骨傷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7項,發表論文50餘篇,參與發明專利2項,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醫院優秀院長”等多項榮譽。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展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曆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基本資料】

梁某,女,時年50歲,于2019年08月01日初診。

【發病過程】患者2天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腰痛伴雙下肢麻痛,由臀部、大腿後外側向小腿後外側放射,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可緩解,無乏力及跛行等,未予特殊處理,現患者為求進一步系統診治,今日至我院門診就診。發病以來患者體重無明顯變化,平素易出汗,雙足為甚。【首診證候】症見: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面色暗,雙目有神,形體适中。平素易出汗,雙足為甚,眠差,時口幹,時腹痛,小便黃,大便偏爛,日2行。舌暗紅,苔黃膩,脈弦緊。查體:脊柱居中、無畸形,腰4、5棘突及棘突間少許壓痛,雙側椎旁少許壓痛,雙側股神經牽拉試驗(-),雙下肢直腿擡高試驗30°(+),加強試驗(+),雙側Thomas征(-),雙側4字征(-),雙小腿後方皮膚感覺減退,餘雙下肢皮膚感覺正常,雙下肢肌力、肌張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辨證論治】西醫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醫診斷:腰痹(濕熱下注,風濕阻絡證)。治法:清熱燥濕,祛風通絡。處方:予四妙湯方加祛風通絡藥:薏苡仁30g,牛膝15g,蒼術10g,黃柏10g,獨活15g,防風15g,雞血藤30g,延胡索15g,赤芍15g,刺五加30g,萆薢30g,甘草5g。共7劑,日1劑,水煎服。囑患者回家後多卧床休息,佩戴腰圍下地活動,避免彎腰負重及久坐。

【随診過程】

二診:2019年08月08日患者服藥後腰痛伴雙下肢麻痛明顯好轉,舌淡紅,苔稍黃,脈弦。處方:薏苡仁30g,牛膝15g,蒼術10g,黃柏5g,獨活15g,防風15g,雞血藤30g,延胡索15g,甘草5g。共7劑,煎服法同前。三診:2019年08月15日患者腰痛伴雙下肢痛幾乎消失,仍有雙下肢少許麻木,舌淡紅,苔稍黃,脈弦。囑患者繼續佩戴腰圍1周,适當腰背肌功能鍛煉,如平闆支撐、拱腰鍛煉、飛燕運動等。後随訪1年未見複發。

【按語】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為腰腿痛常見原因之一,其主要臨床症狀為腰痛及下肢痛,其病因為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後,因各種原因緻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并繼發無菌性發炎、水腫或粘連,壓迫刺激神經或脊髓,造成腰及下肢部位放射性疼痛,臨床很大一部分的腰腿痛病例屬腰椎間盤突出症,傳統中醫學對該病的認識散見于“痹病”、“腰腿痛”等論述之中。

該病多由于人體正氣先虛,營衛不調,經絡空虛,氣血運作不暢,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所緻。《類證治裁》曰:“諸痹,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犯其經絡之陰也。風多則引注,寒多則掣痛,濕多則重着,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而襲,正氣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氣血凝滞,久而成痹。”《靈樞·本藏》篇曰:“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複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内經》雲: “脈澀日痹, 痹在骨則重, 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 在于筋則曲不伸, 在于内則不仁, 在于皮則寒。”《醫林改錯》曰: “痹證有瘀”。痹證常為一種頑疾,多因邪氣阻滞、經氣不利而導緻,治療風濕痹症應遵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理。

對于濕熱下注、風濕阻絡型腰椎間盤突出症,蔡立民教授常以四妙湯方加祛風通絡藥以清熱燥濕,祛風活血通絡。本案患者50歲女性患者,四診合參,本病屬于“痹證”範疇,患者筋骨不利,加之長居嶺南為濕熱之地,濕熱聚于下焦而成痿痹、腰痛。濕熱阻滞氣機,津液不能上承則有口幹,氣機不暢而有面色暗、便爛,易出汗則有氣虛。結合兼症、舌脈,故可診斷為腰痹,證型屬濕熱下注,兼有風濕之邪痹阻經絡。治法為清熱燥濕,祛風活血通絡。《醫方考》有雲:“蒼術妙于燥濕,黃柏妙于去熱。”可予四妙東加祛風通絡藥。方中取蒼術燥濕健脾除濕邪之來源,黃柏走下焦除肝腎之濕熱,薏苡仁入陽明胃經祛濕熱而利筋絡,牛膝補肝腎兼領諸藥之力以直入下焦,佐以獨活、防風、雞血藤、延胡索,獨活辛苦微溫,善治伏風,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濕邪;防風祛一身之風而勝濕,雞血藤、延胡索養血活血,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甘草調和諸藥,兼使藥之用。

本例以辨證論治為綱,循序而進,随訪1年未見複發。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僅适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療方案。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贻誤病情。■

【來源:東莞市人民醫院,醫學指導:蔡立民 主任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