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作者:老周說三農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玉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要高産穩産,除了玉米品種外,田間管理相當重要,中耕、培土、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一不可。玉米開花期的田間管理也就是玉米拔節到抽雄時期的田間管理,重點在促進玉米植株健壯、穗多、穗大、粒多方面。本文将重點探讨這個階段玉米田間管理有什麼技術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呢?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一、肥水管理: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追肥,一般進行兩次,第一次在拔節前後進行,生産上叫攻稈肥。施攻稈肥在于確定植株健壯生長,促進雌穗順利分化。第二次在抽穗前,就是在大喇叭口時進行,一般叫攻穗肥,對增加果穗數量和每穗粒數作用很大。玉米穗粒期是玉米根、莖、葉的營養生長與雄穗、雌穗分化發育生殖生長并進的雙旺時期。這個時期地下次生根已經建成,處于向土壤縱深發展,同時地表莖節發生支援根。

莖、葉也處于生長速度加快的旺長時期,從拔節到抽雄吐絲期,植株葉面積比苗期增加5—10倍,植株體積增加10倍,幹物質重量增加20—30倍。與此同時,玉米植株内部雄穗、雌穗迅速分化與發育。這個時期是玉米吸收肥、水量最多的時期,是玉米産量器官建成的關鍵時期,肥水供應充足是保證玉米稭稈粗壯穗大、穗多、粒多和産量高的重要因素。是以玉米穗粒期必須重施穗肥。生産實踐證明,重施穗肥可以增産15%以上,是玉米穗粒期管理的重要環節。

玉米拔節到抽雄時期需要的水肥最多,這個時間如果遇到幹旱,土壤缺水,要根據玉米生長情況和幹旱程度灌溉1—2次。一般在第一次輕澆拔節水,第二次抽穗前重澆攻穗水,這樣可以促進穗大粒多,達到高産。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二、中耕、培土和摘除分蘖:

1、中耕,在玉米穗期要進行中耕兩次,中耕可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氣良好,增強并且延長根系的生活力,促進次生根多發與深紮,擴大吸收面,增強抗旱抗倒伏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土和促進支援根的發生與入土,促進玉米上部莖葉生長及雄、雌穗的分化與發育。穗期中耕因為改善了土壤通透性,能夠協調土壤中水、熱、氣狀态,促進微生物活動,有利于有機養分的分解,同時可以消滅雜草。一般在拔節後深中耕9—12厘米,切斷部分側根以利根系下紮,同時促進支援根的發生與入土。大喇叭口期結合追肥再進行一次中耕,以透氣、除濕,減少病蟲滋生。

2、培土,玉米培土的主要作用是加厚莖基部的土層,促進支援根多發與入土,擴大根系吸收水、養分範圍,有利于防澇抗旱,提高土溫,通風除濕,保證玉米正常生長發育和産量形成。培土的時間通常是在大喇叭口期結合中耕施肥進行,培土的時間不能早或者過晚,培土過早,由于地表1—3節為支援根的發生部位,受到泥土培壅會影響支援根的發生,或者使支援根發生節位變高,不利于玉米正常生育,培土過晚又會對支援根入土不利,使支援根不能正常入土,以緻影響支援根對營養的吸收與合成作用。是以穗期培土必須适時。

3、摘除分蘖:玉米在拔節前,有的植株有分蘖長出,這些分蘖一般是不能結穗的,而且還要消費養分和水分,可以結合中耕除草把分蘖摘除掉。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三、病蟲害防治

1、防治粘蟲:粘蟲是一種雜食性害蟲,防治不及時,容易造成嚴重減産。由于粘蟲發生比較迅速,要根據預測預報和蟲情進行适期防治,把幼蟲消滅在三齡之前,每畝可以噴灑2.5%敵百蟲粉劑1.5—2公斤防治。也可以利用成蟲産卵習性在田間插谷草把,引誘成蟲産量卵,然後燒毀草把,消滅蟲卵。

2、防治玉米螟,玉米螟是常年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蟲之一,幼蟲喜歡食玉米的嫩心葉,出現花葉或者排孔,玉米抽雄後鑽入稭稈、果穗為害。防治方法是當玉米葉呈現喇叭口時,用細泥土12.5公斤與25%殺蟲雙水劑500克,拌成顆粒狀,在抽穗前5—7天,分别撒入玉米心葉内,每株1克左右,每畝施用顆粒劑3—4公斤。也可以用殺蟲環原粉對煤灰200倍,或者用20%殺滅菊脂乳劑對煤灰200倍拌成毒砂撒用除治。

3、防治黑穗病,玉米黑穗病一般在玉米莖稈中部果穗上或者天花上着生病瘤。防治方法,主要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拔除病株或者切割病瘤,以及藥物防治等。

4、防治大、小斑病,大斑病是在玉米生長1—1.2米高時,葉片上出現青褐色水漬狀斑點,以後擴大為周圍綠暗褐色,中部淺褐色黴層,在後期嚴重時,病斑縱裂交錯蔓延使葉片青枯而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小斑病是在玉米抽雄開花時發生比較多,開始在葉片上産生褐色水漬狀小點,以後擴大成為橢圓形,周圍有紫白色斑點,以後病斑中部成淡褐色或者黑灰黑色,嚴重時葉片枯死。大小斑病防治措施,主要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清潔田園,拔除病株。發病後,及時用50%退菌特0.5公斤對水400公斤,或者用50%稻瘟淨乳劑0.5公斤對水250—300公斤,每畝噴灑藥液75—100公斤。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四、玉米去雄,在玉米抽雄散粉前拔除部分雄穗,使去雄植株的水、養分集中供給雌穗發育,可以增加穗長、粒數和粒重,減輕秃頂,一般玉米去雄可以增加産量10%左右。去雄可以改善玉米群體光照條件,可以使植株上、中、下部的光照強度增加,玉米千粒重增加10克,蟲蛀減少13—58%,植株高降低22—23厘米,稭稈倒伏率降低19—25%。去雄宜在晴天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進行,陰天不宜去雄。去雄時要隔行或者隔株進行,注意去弱株留強株,去雄數量不要超過全田株數的三分之一。

五、玉米人工輔助授粉,在抽雄吐絲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是保證雌穗正常授粉、現在受精進而提高玉米産量必不可少的措施,一般可以增加産量8—10%左右。玉米工輔助授粉要在晴天上午9—11點進行,每批次收集50—100株的花粉混合後逐株抖在雌穗柱頭(花絲)上,隔天一次,連續2—3次。也可以由兩個人拉繩從行間走過,搖動雄穗使花粉落到花絲上。在花粉量不足或者缺乏花粉條件下可以預留采粉地,一次性采粉混合後用授粉器逐株授粉,效果也是很好的。雌穗苞葉過長的品種,可以剪去頂端3—5厘米,使花絲及早抽出,增加受粉機會。

玉米從拔節到抽穗時期如何管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