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随着全球海上安全形勢的日益複雜,對深海和海底的探索需求日益增長。然而,傳統的無人潛航器受限于螺旋槳驅動系統功率需求及電池容量的局限,難以實作長時間、遠距離的任務執行。
目前無人潛航器的發展2大趨勢:大的有效載荷容量、長的巡航時間,但由于目前技術能力的局限,難以實作兩者的兼顧。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國防進階研究計劃局(DARPA)推出了蝠鲼水下自主無人機項目,旨在突破技術瓶頸,實作深海探索的新突破。
二、主要目标、任務背景
蝠鲼水下自主無人機項目的主要目标就2個:
(1)為未來無人潛航器開辟新的設計空間,既能夠執行長期任務,又能有大的有效載荷
(2)推進海軍相關方面的設計、運作等關鍵技術,比如新能源管理、高效率推進技術、無人潛航器的低生命周期成本運作等;
蝠鲼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滿足軍事及科研領域的多元化需求,其主要任務場景有:深海偵察、海底資源勘探、海洋環境監測等。
三、項目過程
在蝠鲼水下自主無人機項目的發展程序中,DARPA采取了分階段推進的政策。
階段一主要進行了項目提案和初步設計審查,多家防務公司參與了此階段的競争。經過嚴格的篩選,洛克希德·馬丁(先進技術實驗室)、諾斯羅普·格魯曼、納瓦特克以及Metron四家公司脫穎而出,進入關鍵技術示範驗證階段。
在階段二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PacMar技術公司(原納瓦特克公司)被選中進行子系統的測試,并制造全尺寸的無人潛航器原型機進行水中示範。
目前,項目已進入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在大洋環境中對蝠鲼無人潛航器的樣機進行性能示範與測試。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經過4年的研發後,設計制造出符合DARPA要求的蝠鲼水下自主無人機,并于近日成功在南加州海岸測試了原型機。後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多次測試,包括推進系統、轉向系統、浮力系統等等,相關測試結果成功。
總結來看,DARPA的蝠鲼水下自主無人機項目以其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前沿的技術探索,為深海探索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通過突破傳統無人潛航器的技術瓶頸,蝠鲼不僅實作了長時間、遠距離的任務執行能力,還具備了強大的有效載荷搭載能力,為未來軍事及科研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随着項目的深入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蝠鲼将成為深海探索領域的一顆璀璨明星,引領着人類探索海洋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