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騎行将近三個月,談幾點心得,給準備開始騎行的朋友一點個人建議

過了冬,騎行将近三個月,其實大部分時間都被天氣阻擾了,累計1300公裡,不多也不少,純鍛煉,不競速。

今年很多朋友想加入騎行運動,那麼我以一個剛入門的新手,給大家總結幾點個人經驗,希望對大家有用。

第一個,想關照各位年齡偏大(四十以上的)男女騎友,冬天确實不是适合騎行的季節。我今年最早是二月份,按捺不住就出來騎車,我穿了加絨速幹衣,外套薄羽絨服,原本想用沖鋒衣,可還是有點冷,是以用了薄羽絨。體驗下來,耳朵冷得生疼,其餘還能忍。後來,我加了帽衫,用自行車頭盔把連衣帽壓在頭部,耳朵的生疼好了很多。但緊接着,就是休息的問題,冬季騎行出汗,千萬不能脫衣,否則必定着涼。是以冬天騎行不是不可以,是要一定小心。

第二個,剛開始騎行很多人對買公路車還是山地車猶豫不決。

我是先買的山地車,去年就買了,其實我去年到現在已經騎行了将近一年,是從今年過冬後開始決定長期騎行,并開始比較科學的自我訓練。

我看網上說買什麼車不重要,我個人覺得不是那麼回事。比如我吧,因為當初對自行車一無所知,是以買了山地車,其實有點後悔。

個人建議,二三十歲的年輕一族,盡量選擇公路車,因為這個年紀的年輕朋友,你說在路上不踩踩速度,不找點破風的感覺,我不信。都是青春年華,誰不想對自己有點突破,是以完全可以入手公路車。買車也不必一味追求貴,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心理價位之内,比較成熟可靠經典的車型。

必須支援國産麼?不必要,不要搞宗教。是不是國外的一定好呢?我隻能說國外品牌成熟車型是好,注意自己的經濟能力,量力而行。

當然玩速降和軟尾山地搞特技的,當然買山地。

然後說說中年人,四十以上的男性女性朋友。其實這類人選車要比較謹慎的。

選車的基本原則是看身體狀況,體能,騎車目的以及個人愛好。

中年人平時有鍛煉基礎,比如跑步遊泳,羽毛球網球甚至籃球足球等等,具備一定中度或劇烈運動基礎的,騎車是為了深度鍛煉以及追求一定速度的,可以選擇公路車。

中年人缺乏運動的,騎車是為了欣賞風景慢遊,夫妻一起休閑以及親子活動的,可以選擇山地車。

注意兩點,1,這裡我指的都是玩,沒有通勤,通勤的選瓜車或平把公路,考慮路況。2,山地車不代表一定慢,也有大神把山地車幹到四五十,山地車均速27也不是高不可攀。

騎行将近三個月,談幾點心得,給準備開始騎行的朋友一點個人建議

選車就說這麼多,最近我已經訂了公路車。

因為之前有兩年的遊泳基礎,而且騎行也已經不少時間,目前山地車的最高檔位已經不能滿足,均速到了27以上,風阻也明顯感覺有些礙事,是以果斷放棄山地車,選擇公路車。

騎行将近三個月,談幾點心得,給準備開始騎行的朋友一點個人建議

第四,裝備。很多人過分注重裝備,也有不少人不屑一顧裝備,這兩樣都不可取。

我先說說必要裝備,最要緊的是頭盔。行車在外安全第一,很多人說騎的慢就不要頭盔,這就是扯犢子。你光想着自己慢,可架不住外面還有快的自行車,快的機車,快的電驢,快的汽車。

然後是騎行褲,騎行褲除了可以緩解臀部壓力,或者說臀部疼痛,還可以綁塑大腿,保護肌肉組織均勻發力。公路車必須配備騎行褲。山地車得看情況。如果座椅偏直,而且坐墊夠厚可以不穿騎行褲。但這種情況适合慢騎,可别動不動幹個30加,會磨裆的。

接下來是眼鏡和手套,眼鏡有效保護雙目,防止飛蟲,也可有效防護日光炫目,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公路車。

手套有效緩震,減輕手腕壓力,對于長時間騎行的朋友很有必要。

夜騎的朋友注意,車燈和後尾燈必須要,一定要,肯定要!

碼表、車包看個人情況。

手機架,關于手機架,我想和騎行服一起談談。對于深度鍛煉的公路車騎友騎行服是必須品,主要有幾個原因。騎行服降低風阻還不是首要的,相信我,等到因為一件衣服給你造成速度影響你已經是大神了。騎行服對于我來說隻有兩個作用,最重要的,口袋,可以放很多東西包括手機。是以有騎行服,我沒有手機支架也不是問題,騎行時都戴藍牙,有什麼電話,直接說就行了。我也不介意裝個手機支架,特别是有些人喜歡騎行拍攝的。有手機架一定要随身攜帶内角扳手,以防其随時松動。手機支架是整車上下最容易松動的配件。無論你當初裝得多麼緊,因為這玩意兒,托着重重的手機。

騎行将近三個月,談幾點心得,給準備開始騎行的朋友一點個人建議

第五,擋泥闆,無論什麼車,回來第一件事,擋泥闆拆了扔了。

沒用,下雨天還會去騎行麼?

多了擋泥闆,問題就來了,強烈颠簸的時候會卡輪子,容易松動,常常松動。

當然通勤車例外,我這裡談的都不是通勤概念。

視訊加載中...

第六,交通。為什麼我要單獨聊聊交通,我騎行了這多時間,發現交通十分重要。騎行可以是馬路,公園步道,山路等等。騎行的話首先風景好的,沒有汽車通行的路段。

比如我附近的太湖大堤,全線二十五公裡,到了終點,進入軍嶂山,可以騎行幾十公裡的山路,

省道國道極力避免,車流量大,貨車居多,危險系數最大。

新手進山路要謹慎,否則十公裡的上坡會讓一些新人懷疑人生。

公園裡不錯,可人多的地方也注意,騎行也要注意别人的安全,尤其孩子多的地方不适宜騎行。當然溜街可以。

關于新入門的騎友我就說這麼多,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也歡迎各位騎友在評論區指正和建議,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