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作者:紅薇染露

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中華民族正處于一個艱難的時期。曾經輝煌燦爛的古老文明,在西方列強的鉗制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我們這個農業國家,面臨着工業文明的巨大沖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人民開始了自己的奮鬥之路。

中國人民的奮鬥之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這是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不懈努力終于赢得的偉大勝利。然而,新中國的前景卻并不樂觀。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西方列強對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持懷疑态度,他們認為中國人民無力掌握現代科技,更不用說趕超西方了。當時的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科技人才匮乏,經濟狀況極為困難。

面對重重困難,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1949年6月27日,在外國專家斷言需20-25年才能複産的情況下,鞍鋼奇迹般地煉出了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僅半年就實作了複産。

這個偉大的奇迹,彰顯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自力更生的頑強意志。鞍鋼的複産,為新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給了全國人民以巨大信心和勇氣。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1958年12月25日,在外國專家嘲笑聲中,中國第一輛59式坦克在内蒙古標頭試制成功。1959年的國慶閱兵式上,這款國産坦克引以為豪地駛過天安門廣場,宣告了中國已初步掌握了坦克制造技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震驚了整個世界。兩年後,中國又成功發射了首枚飛彈式核武器。在西方國家的封鎖和譏諷中,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終于擁有了核武器。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一個個被認為"不可能"的目标,在中國人民的頑強奮鬥下一一實作。從鞍鋼到坦克,從核武器到航母,中國人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智慧,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

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從被動挨打到主動追趕的關鍵所在。在被認為"不可能"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前,中國人民從未放棄,而是以堅韌不拔的決心一次次創造了奇迹。

中國的今天,正是在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激勵下一步步實作的。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落後挨打到自主創新,中國人民以實際行動诠釋了"被吓大"的深刻内涵。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鞍鋼的重建

1949年6月27日,在外國專家斷言需20-25年才能複産的情況下,鞍鋼奇迹般地煉出了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這個偉大的奇迹,彰顯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自力更生的頑強意志。

當時的鞍鋼,曆經戰火摧殘,損毀殆盡。關鍵裝置被拆卸運走,附近居民還不斷拆卸零件換錢,整個工廠的生産能力下降為零。臨時組建的廠上司班子雖然躊躇滿志,但遭到了外國專家的質疑。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日本專家賴尾喜代三悲觀地說:"複産,談何容易?它需要美國的裝置、日本的技術,以及20~25年的時間。現在你們一無所有,這裡隻能種高粱。"

賴尾喜代三是一位對鞍鋼了如指掌的技術權威,他的回答是與其他專家研究讨論的結論。鞍鋼當時确實困難重重,生産裝置殘缺,技術力量不足,上司人對鋼鐵工業一竅不通,勞動力和技能也匮乏。

然而,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他們走好了群衆路線,積極發動群衆;同時實事求是、埋頭苦幹。僅半年後的1949年6月27日,鞍鋼就奇迹般煉出了貢獻給新中國的第一爐鐵水,把日本專家激動得大喊共産黨萬歲!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這件事被拍成了電影《鋼鐵意志》、搬上了熒幕。一爐又一爐鋼水從高爐噴湧而出,有力支援了解放戰争前線和抗美援朝前線,也支援了全國建設。

據統計,1949年到1952年,鞍鋼的鐵、鋼、鋼材産量分别占全國的46%、64%和47%,擎起了中國鋼鐵工業的半壁江山,承載了新中國工業起步的重任。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鞍鋼從廢墟上崛起,用實際行動诠釋了"被吓大"的深刻内涵。面對外國專家的質疑,中國人民以堅韌不拔的決心和智慧,創造了這個被認為"不可能"的奇迹。

第一輛坦克的誕生

1958年12月25日,在外國專家的嘲笑聲中,中國第一輛59式坦克在内蒙古標頭試制成功。這标志着新中國初步掌握了坦克制造技術,為國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國初期,新中國的裝甲部隊基本上是靠繳獲的戰利品裝備。雖然舉行過多次閱兵式,但所用的機械化裝甲車輛幾乎全是解放戰争和抗美援朝時期繳獲的。一些西方國家是以嘲笑我們,說中國的裝甲部隊是"萬國牌"的。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有外國專家更是斷言,沒有二十年時間,新中國根本造不出主戰坦克。然而,中國人民以頑強的決心和智慧,僅用了幾年時間就打破了這一斷言。

1958年12月25日,中國第一輛59式坦克在内蒙古標頭試制成功。這款坦克雖然技術還比較落後,但标志着大陸已初步掌握了坦克制造技術。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1959年的國慶閱兵式上,32輛59式坦克威武地駛過天安門廣場,宣告了中國已能自主生産坦克。這一成就不僅極大增強了國防實力,也為今後發展更先進的坦克打下了基礎。

59式坦克的誕生,讓外國專家吃了一驚。他們沒想到,在他們認為中國"造不出坦克"的時候,中國人民已經用實際行動創造了這個被認為"不可能"的奇迹。

有了坦克,國防力量大大加強,但我們還面臨着美國的核訛詐。為了掌握核武器,中國曾向蘇聯求助,卻遭到了拒絕。赫魯曉夫嘲笑說,如果中國搞原子彈,會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了。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1960年,蘇聯更是撤走了所有專家,并嘲笑說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20年也造不出原子彈。美國新任總統肯尼迪也曾自信地說,隻要他活着,中國就造不出原子彈。

然而,這些嘲笑和質疑并沒有阻擋中國人民的決心。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震驚了整個世界。兩年後,中國又成功發射了首枚飛彈式核武器。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核武器的自主研發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的戈壁灘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震驚了整個世界。這标志着中國人民在核武器領域實作了自主突破,為國家的安全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建國初期,中國曾向蘇聯求助,希望獲得核武器技術轉讓。然而蘇聯方面不但拒絕了這一請求,赫魯曉夫還嘲笑說,如果中國搞原子彈,會窮得連褲子都穿不了。

1960年,蘇聯更是撤走了所有在華專家,并嘲諷地表示,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20年也造不出原子彈。美國新任總統肯尼迪也曾自信地說,隻要他活着,中國就造不出原子彈。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面對來自大國的壓力和質疑,中國人民并沒有氣餒,而是下定決心自力更生、自主研發核武器。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中國科學家們終于在1964年創造了這個被認為"不可能"的奇迹。

原子彈的成功研制,讓西方國家大吃一驚。他們認為,以中國當時的科技實力,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内研制出運載工具。然而,僅僅兩年後的1966年10月26日,中國就成功發射了首枚飛彈式核武器,再次震驚了世界。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随後,中國人民又開始了對氫彈的研發。1961年,西方國家曾嘲笑說,給中國20年,也造不出氫彈,因為中國缺乏資金、人才和技術。

但是,打臉來得異常迅速。僅僅六年後的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枚氫彈就在新疆和田地區成功爆炸。而從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枚氫彈,中國隻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紀錄。

核武器的研制,讓中國人民徹底掌握了這一人類科技的最高成就。但是,要真正擁有核武器的戰略威懾力,還需要具備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是以,中國開始了核潛艇的研發。然而,美國專家斷言,中國用50年都不一定能研制出核潛艇。蘇聯更是直言不諱地說,沒有他們的幫助,中國一萬年也搞不出來。

面對如此嘲諷,中國人民再次用實際行動予以回擊。僅僅5年後的1970年,中國就成功下水了第一艘核潛艇。從此,中國擁有了可靠的戰略核反擊能力,真正成為了世界核大國。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一個個被認為"不可能"的目标,在中國人民的頑強奮鬥下一一實作。從原子彈到氫彈,從飛彈到核潛艇,中國人民以堅韌不拔的決心和智慧,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最終完全掌握了核武器這一人類科技的最高成就。

航母和艦載機的國産化之路

1998年,中國商人徐增平花了2000萬美元,從烏克蘭買下了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并曆經坎坷将其拖回澳門。他本想将這艘航母改裝成娛樂觀光項目,卻因公司倒閉而無家可歸。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最終,這艘鏽迹斑斑的航母被大連造船廠收養。當時,美國并沒有太過在意,因為他們根本不相信中國能将其改裝成航母。一位美國專家直言不諱,中國的航母技術非常落後,就拿航母特種鋼來說,中國即使花20年時間也制造不出來。

然而,中國人民再次用實際行動予以回擊。2012年9月25日,改裝自瓦良格号的遼甯号正式服役,成為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這一成就震驚了外界,但美國上将卻嘲笑說,中國人即使有了航母,十年内也玩不轉艦載機。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艦載機的确是一大難題。它需要在3秒内從靜止加速到起飛速度,或在阻攔索下時速300公裡瞬間降至靜止,對機體結構和動力系統要求極高。

除了對機體要求高,對航母甲闆和阻攔索的要求也很高。一位俄羅斯專家自信滿滿地表示,中國不可能在10年内制造出合格的阻攔索。

面對質疑,中國人民再次發憤圖強。2012年11月3日,國産艦載機殲-15在遼甯号甲闆首次成功起降,戰機、甲闆和阻攔索都經受住了考驗。

為航母提供阻攔索的,是大陸索具巨頭巨力索具公司。當接到訂單時,技術人員發現國家需要的阻攔索跟之前出口美國的訂單一樣高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出口美國的鋼絲繩一直被當作航母阻攔索用。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除了阻攔索,艦載機的夜間起降也是一大技術難關。曾有美國海軍官員接受采訪時說,夜間着艦是艦載機飛行訓練中風險最高的科目。

然而,中國海軍飛行員們通過不懈努力,逐漸掌握了夜間着艦的精髓。2016年11月25日,殲-15艦載機首次實作艦載機夜間着艦,标志着大陸已經具備全天候艦載機起降能力。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就在同一年,也就是2016年4月26日,大陸第二艘國産航母下水。這艘航母采用了平直型甲闆,可以起降新一代隐身艦載機。

2019年12月17日,這艘國産航母正式入列,并被命名為"山東艦"。從此,中國海軍擁有了兩艘航母的戰力。

一個個被認為"不可能"的目标,在中國人民的頑強奮鬥下再次實作。從航母特種鋼到阻攔索,從艦載機起降到夜間着艦,中國人民以堅韌不拔的決心和智慧,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最終實作了航母國産化的偉大夢想。

曆史證明,中國人就是被吓大的

這一切,再次诠釋了"被吓大"的深刻内涵。在被認為"不可能"的重大科技項目面前,中國人民從未放棄,而是以頑強拼搏的精神一次次創造奇迹,實作了曾經的"不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