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作者:雪憶柔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方伎列傳

《方伎傳》始見于《三國志》,後世史書沿用這個體例,收入的人物也時常變化,《晉書》首次收入僧人。《舊唐書·方伎列傳》共一卷,記載三十位方伎人士的事迹。本書選取玄奘、慧能、一行為代表。

“西天取經”的高僧玄奘

玄奘(600—664年),俗名陳祎,洛陽郡缑氏縣(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人。唐代高僧、佛經翻譯家,佛教唯識宗創始人。

玄奘出身于書香門第,祖父曾在北朝做官,父親精通儒家經典,因為對隋末政治黑暗不滿而拒絕入仕。

玄奘自幼聰明,八歲時就能背誦《孝經》,十三歲時跟随做僧人的哥哥來到洛陽淨土寺出家,十九歲又随哥哥前往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學習,二十一歲正式受戒,學習坐禅靜修。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在成都學習四五年後,玄奘的佛學修為已有所成,但他不滿于此,先後遊曆京師、江漢地區、河北等地,到處拜師求法,逐漸成長為名僧。此時,佛教雖然傳入中國已經好幾百年,但佛經的錯譯普遍存在,佛理自相沖突的地方很多。這種水準不能滿足玄奘的求知欲,他決心親自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求法。

627年,在未經朝廷許可的情況下,玄奘混在饑民當中出關,踏上了“西天取經”的征途。他獨自一人穿過沙漠絕域,曆經千難萬險,終于在三年後到達印度。

此後,玄奘進入佛學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境内),跟随住持戒賢法師學習佛法。戒賢法師是當時蜚聲全印度的高僧,年紀已經一百歲,很多年都不出來講學,此次見玄奘到達,親自為他講經,時間長達五年。

後來,玄奘又前往印度各國遊曆,一邊拜訪學習,一邊與各大高僧辯論,得到全印度佛教界的普遍認可。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641年,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戒日王為玄奘舉辦了盛況空前的佛學大會。邀請了十八位國王,三千多名僧人,加上那爛陀寺一千多名僧人和兩千多名信衆,由玄奘擔任論主,宣講佛法。玄奘口吐蓮花,新說疊出,引起巨大轟動,連續講解十八天,沒有一個人能駁倒他。

645年,玄奘傳回長安,受到群眾熱烈歡迎。唐太宗親自接見,為他安排譯經場所及人員,又要求由玄奘口述、弟子記錄,撰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介紹西域一百多個國家、地區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在後世産生了巨大影響。

此後,玄奘夜以繼日地翻譯佛經。他從印度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共譯出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曆時二十年。

玄奘因為翻譯佛經的需要,收了一批得意子弟,傳授他的佛學理論,由此創立了唯識宗。唯識宗又叫法相宗,後來流傳到日本等地,至今流傳不絕。

664年,玄奘圓寂,終年六十五歲。玄奘“西天取經”曆時十七年,行程五萬多裡,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的壯舉,他撰寫的《大唐西域記》和翻譯的佛經,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寶。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就是依據玄奘西遊的故事創作的。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禅宗的創始人慧能

慧能(638—713年),俗姓盧,嶺南道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人,唐代高僧,佛教禅宗創始人。

慧能的父親早逝,由母親撫養成人,家境貧寒,靠打柴維持生活。

慧能從小就深具慧根。有一次,他聽到買柴的客人讀《金剛經》,遲遲舍不得離去。客人告訴他,在黃梅縣(今湖北省黃梅縣)有一位高僧弘忍大師善于宣講《金剛經》。慧能決定去投師學佛。

弘忍大師是佛教禅宗第五代傳人,見到慧能後很欣賞他,但害怕寺中僧侶嫉賢妒能,便安排他去碓房舂米。

幾個月後,弘忍大師讓門下弟子各寫一首偈子,考察他們的佛學修為,并宣布,将把衣缽傳給優勝者。衆僧認為有資格接受師父衣缽的人非大師兄神秀莫屬,是以都沒有寫。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神秀不好意思直接将偈子呈給師父,便于夜裡寫在牆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大師看後,認為神秀沒有參透禅宗的精髓。

慧能目不識丁,聽别人讀了神秀的偈子後,請他幫忙也在牆上寫下一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大師看後暗暗贊賞,但害怕有人妒忌、加害慧能,故意說他也沒領悟到真谛。

第二天,弘忍大師來到慧能幹活的碓房,用禅杖敲了三下石碓後離去。慧能明白了師父的暗示,當夜三更來到他的禅房。弘忍大師将門窗遮圍起來,向慧能講解《金剛經》要義,并将衣缽傳授給他,親自護送他離開。

慧能得到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是為禅宗六祖。當時傳法環境惡劣,慧能隐遁了幾年時間,參研佛法。

有一天,他在法性寺(在今廣州市境内)聽講,兩個和尚看到風吹幡動,一個認為是風在動,一個認為是幡在動。慧能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動。”頓時一語驚動四座,慧能趁機出示衣缽,衆僧大喜,慧能從此在法性寺開壇講法。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佛教發展到唐代,分出了很多宗派,尤其出現了玄奘法師這樣的巨擘之後,社會影響力急劇增加,信衆很多。由此出現一個問題,就是面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能讀懂已經很不容易,想要成佛則難于登天。如何找到一個讓普羅大衆都能修習并成佛的方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時候,六祖橫空出世,認為人人都有佛性,要想成佛,無須借助外力,也不需要文字,主張“見性成佛”,以“頓悟”為修習方法,極大地友善了普通信衆研習。此說一經提出,禅宗頓時吸引無數信徒,影響力迅速擴大,唐代之後,幾乎成為整個佛教的代名詞。

從慧能開始,禅宗分為南宗和北宗。北宗以神秀為領袖,傳承幾代之後逐漸式微。南宗以慧能為祖師,被奉為禅宗正宗,并最終發展出五家七宗,傳承至今,流傳海外。

慧能的弟子将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壇經》一書,這是唯一一本由中國僧人著述而被命名為“經”的佛學典籍,對後世影響深遠。

713年,慧能去世,終年七十六歲。慧能革命性地提出了研習成佛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佛教的影響力。從此,“禅”超越佛教的範疇,形成了禅文化而深入人心,成為大陸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享譽世界的天文學家一行

一行(683—727年),俗名張遂,魏州昌樂縣(今河南省南樂縣)人,唐代名僧、天文學家。

一行的曾祖父張公謹是初唐名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親曾經做過縣令。一行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經史,尤其精通天文曆法、陰陽五行之學。

當時有個學識淵博、藏書豐富的道士,一行曾向他借閱西漢大學者揚雄的《太玄經》,幾天後便去歸還。道士說:“這本書深奧難懂,我讀了很多年,都沒讀懂,你可以試着好好研讀,為什麼這麼着急還?”一行說:“這本書的大意,我已經研究透徹了。”說罷拿出自己撰寫的學習心得給道士看,道士歎服不已。

一行從此名聲大振,就連女皇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都主動結交他。一行對武三思深惡痛絕,不肯相見,躲到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出家為僧。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後來,唐玄宗将一行強征入京,負責修訂曆法。為了準确觀測日月星辰的運動規律,一行制作和改進了大量天文儀器。通過觀測,一行得出“恒星是移動的”這一結論,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早了一千多年,還推算出地球子午線的長度,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享有盛譽。

727年,一行編制出《大衍曆》,經過檢驗,是當時最精确的曆法,這與他堅持實測的工作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大衍曆》比較準确地反映了太陽的運作規律,代表着大陸古代曆法體系已發展成熟。同年,一行便因積勞成疾而去世,終年四十五歲。

本文節選自《二十四史馬上讀,國文曆史都進步》——第八冊《舊唐書》,官方唯一授權釋出,歡迎持續關注。

《唐史》:“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人心動”,背後有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