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作者:數字貴州新聞

在安順市紫雲自治縣貓營鎮龍場村,74歲的李大學與25歲的胡成,一老一少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龍場地戲”的“台柱子”,然而胡成卻是“龍場地戲”傳承中唯一的年輕人,“龍場地戲”的傳承面臨着“後繼乏人”的困局。

  “龍場地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間,主要表演《薛仁貴東征》和《薛丁山征西》兩部戲。傳統演出在每年正月和七月。“龍場地戲”的腔調為江西弋陽民調,唱詞字多音少,唱腔高亢奔放,衆合有序。舞步招式豐富多樣,打鬥場面雄渾粗犷,古樸剛健。八十年代,“龍場地戲”曾吸引不少海内外友人前來觀看。1992年台灣著名學者王秋桂主持的“中國地方戲與儀式之研究計劃”,曾來到紫雲龍場村實地調研“龍場地戲”。2019年4月“龍場地戲”成功申報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龍場地戲”表演

  “龍場地戲”作為安順地戲的一種衍生,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是研究民俗學、民族學、曆史學等學科的重要依據。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因龍場外出務勞工員越來越多,演戲的人越來越少,“龍場地戲”曾一度停演了20年。

  2012年,龍場村村民李大學作為“龍場地戲”的第十八代傳人,在縣政府的動員下,與村民胡明聰、陳德進一起,張羅組織複演,讓停演了20年的“龍場地戲”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在龍場村地戲陳列館的牆上,整齊地展示着一排排地戲面具,地戲表演者稱其為“臉子”,是地戲的重要道具,演出時戴于頭上,扮演不同角色。“這些臉子都是祖上傳下來的,‘征東’、‘征西’兩部戲原本有200多隻臉子,傳到現在隻剩‘60’隻了。”李大學的口氣中帶着遺憾。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龍場村地戲陳列館陳列的面具

  李大學告訴記者,地戲隊也自費請人制作了一些面具,但想要把當年的面具都補齊,資金上很難。“沒有面具,書上(戲本子)的好多戲都沒法演”李大學說。

  目前,一個普通地戲面具的市價在300元左右,制作好些的要700至800元,精品面具甚至要上千元。補齊200隻面具對于龍場地戲隊這樣一個由農民自建的演出團隊來說,是一筆難以負擔的數字。

  不光變面具少,學習地戲、參演地戲的人也在減少。胡成是當年“龍場地戲”複演組織者胡明聰的孫子,是龍場地戲隊裡年紀最小的地戲演員,自小受爺爺表演的熏陶,對地戲耳濡目染,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十一歲學藝,如今文戲武戲俱佳,是“龍場地戲”的“台柱子”,多次參加安順地戲比賽榮獲嘉獎。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演出中的胡成

  胡成學習地戲皆因家學淵源,将其當做了愛好。為了置辦行頭,胡成已自掏了三萬餘元。他坦言在周圍的年輕人中,喜歡看地戲、聊地戲的寥寥無幾,願意學地戲、演地戲的更是鳳毛麟角。

  李大學向記者解釋:“龍場地戲隊人多時也有二三十人,也有年輕人來學,但演地戲沒有什麼收入,許多人漸漸就離開了,現在地戲隊一共就剩十來個人。”

  “有時間都去做工去了,誰還來學嘛,有次請我們去貴陽演出,給了800塊的補助,結果我們租車就花了1000塊,地戲隊還倒貼200塊錢”一個地戲隊的隊員說。

  在一年之中,龍場地戲隊除了正月祭祖、七月祈豐收時,是作為民俗傳統,要在村裡表演。其餘受邀參演的大小演出約在二十場左右,但這些演出基本隻有交通食宿補助,很少有額外報酬,收入菲薄。

  “跳地戲不是穩定職業,學習周期長,經濟收入少,現在還在跳的都是真心喜歡地戲,龍場地隊後繼乏人,傳承是個難事”李大學說。

  為此,李大學給胡成下了任務:找到十個年輕人來學地戲。胡成面露難色,顯得有些無奈,表示能找到一兩個願意接觸地戲就不錯了。他也曾嘗試找一些朋友來學,但都以失敗告終。“電影、電視、遊戲、短視訊,現在年輕人能接觸到的娛樂項目太多了,根本找不到靜下心來學戲的人”胡成說。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龍場地戲”流傳下來的戲本

  經費缺乏、傳承人後備力量不足是“龍場地戲”也是整個安順地戲普遍面臨的困境,一方面因為經濟原因,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鄉的農業人口大多是50歲以上的老人,缺少傳承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地戲老藝人随着年紀增大,精力下降,在缺少青年一代傳承人的條件下,地戲中有許多較難出演的劇本和具有挑戰性的唱腔已經開始面臨失傳。

  安順學院社會學教授、貴州省屯堡研究會會長吳羽介紹,安順地戲是屯堡文化一個重要載體,目前安順地戲表演者老齡化普遍,地戲表演缺少固定經費支撐,很多地方的地戲已出現了“跳不起”的現象。對此,吳羽建議各地政府能對地戲傳承給予必要的扶持,包括經費支援,推動文旅結合幫助地戲進景區,持續做好非遺文化進校園等。同時,他也建議各地的地戲隊要積極參與各類展演、比賽,在獲得社會認同的同時,提升地戲隊員的積極性。地戲隊還應該主動邀請一些鄉村賢能人才加入,幫助地戲進行合理的編排、包裝,讓地戲隊能獲得商演資格,激發活力。

  “龍場地戲”傳承的脫困與突圍是李大學與胡成今後将長期面臨的課題。而眼下“龍場地戲”卻也在另一塊土壤上展現出了新生的姿态。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貓營鎮第一國小地戲社團的學生們

  在距龍場村10公裡的貓營鎮第一國小。每周四下午都有十多名國小生,穿戴上地戲戲服,在操場上演練地戲,而他們的地戲老師正是李大學與胡成。

  自2022年起,作為落實“雙減”工作的具體措施,貓營鎮第一國小組織了地戲社團,選拔有興趣的學生加入,邀請李大學與胡成義務為學生上課,每周兩節。

  羅嘉樂是貓營一小六年級的學生,在觀看了學校邀請來的地戲演出後,對地戲産生了興趣。“我想了解他們唱的是什麼,這些角色都是什麼人、有什麼故事?”羅嘉樂說。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胡成教學生地戲動作

  貓營鎮第一國小校長李光勇告訴記者,為了更好的傳承地戲,豐富校園社團活動,學校開展了地戲進校園活動。通過對地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曆史故事和曆史人物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讀書興趣,讓學生汲取曆史人物的精神,轉化成為自己的學習動力。

  在貓營一小,有學生因為學習地戲對中國古代曆史産生興趣,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了隋唐史、三國史。還有學生因為長期參加地戲表演,從最初的性格腼腆不愛說話,變得自信開朗,主動挑選角色,唱戲表演。地戲社團的活動獲得了學生家長的一緻支援。

省級非遺“龍場地戲”的“困頓”與“生機”

胡成教學生地戲動作

  吳羽表示,非遺文化進校園是文脈傳承的重要一環,可以讓學生認知、認同地方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也有機會讓學生在未來加入到文化推廣,甚至是非遺傳承中來。

  在采訪過程中,不斷有地戲社團的學生圍着胡成,詢問地戲表演的唱詞、動作,胡成一一認真講解。胡成告訴記者,來學校教地戲,不提報酬,隻提傳承,希望将校園作為地戲傳承的土壤,在學生心裡種下種子,把非遺文化傳下去。

作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