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薦|文化探秘】布易班:《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作者:秦楚刊号

@秦楚刊号

請加關注下期繼續。

【推薦|文化探秘】布易班:《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中華文明和中華曆史的所有秘密,都隐藏在漢字裡,這一點,将會得到越來越多傳統文化研究者的共識。

如果說漢字是一顆顆佛珠,那麼陰陽辯證法就是穿起所有佛珠的那根絲線;如果說漢字是一塊塊磚瓦,那麼陰陽辯證法就是蓋起摩天大樓的那個設計理念。從這個角度來講,《易經》就是整個中華文明的基礎邏輯,而《道德經》則是老子在中華文明遭遇斷層時,及時留給中華民族一把打開上古曆史和傳統文化的萬能鑰匙。

《道德經》是老子所作嗎?其實,根據筆者研究,《道德經》應該是上古所傳的“無字天書”,老子并非原作者。什麼又是“無字天書”呢?

其實,包括宇宙在内,每一個硬币都有兩個面,也就是《道德經》第一章中闡述的“恒無”、“恒有”。

大家都知道倉颉造字,卻不知道倉颉造字之前就有文字,我們現代人看來可能稱之為“符咒”更合适。倉颉文字是用來闡述“恒有”的,後來演化為甲骨文、金文,一直到今天使用的漢字;而之前的“符咒”文字,又稱三元八會文或刑天文字,一直處于隐傳狀态。

刑天的三元八會文,又稱“無字”,主要是用來闡述“恒無”的。“恒有”是宇宙的表象;而“恒無”則是涉及到宇宙運作的本質。我們看曆史,鬼谷子也罷,張良也罷,師父贈予“無字天書”;或者《西遊記》裡,最後得到的也是“無字天書”。“無字天書”不是沒有字,而是指用刑天文字闡述宇宙大道的書籍。

當然,民間傳說中最後把刑天意毀成一個人,最後被砍了頭,還在繼續發揮戰鬥作用。無論是“無字”,還是“無頭”,則都是對于闡述“恒無”的刑天文字的曲解,以訛傳訛了。

刑天的“無字”,并不像倉颉的“有字”那樣象形或者會意,而是直接用符咒闡述“宇宙大人身”、“人體小宇宙”運作的底層邏輯。金庸在《俠客行》裡最後對于文字的了解,我感覺多多少少有點暗示這方面的意思。

《道德經》原文,就是無字天書。我們以第一章為例感受一下:

無字天書:

【推薦|文化探秘】布易班:《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大家感覺怎麼樣?是不是一個字都不認識?那就對了。即使是在武俠小說裡,主角不也是得經過一系列奇遇才能看懂嘛。

我們直接看現代漢字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無,名也,天地之始也。

有,名也,萬物之母也。

恒無,谷也,以觀其眇;

恒有,谷也,以觀其皦。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有玄,衆眇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每句八字,一共八句;64字對應《易經》64卦。也就是說,“無字”的每一個字裡的筆畫,都是一個卦爻符号,都是在闡述大道規律。

【推薦|文化探秘】布易班:《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而《道德經》一共81章,這與《西遊記》裡81難,或者《難經》裡81節,都是在表達無論“人體小宇宙”還是“宇宙大人身”在運作過程中的主要關竅所在。

對于無字天書版《道德經》,老子作為周朝太史,是非常熟悉的。他遇到關尹子,隻是現場默寫了一遍而已,并非即興創作。那麼,這個無字天書版本的《道德經》,又是怎麼流傳到我們手裡的呢?

讓我們回到公元前520年,周室天子王子朝攜典入楚,結果在楚國被暗殺。老子無奈西出函谷關,前往蜀地以求安全之所,以期把重要的典籍與禮器儲存下來,運往四川。行至函谷關時,遇到“關尹子”。關尹子當時以“射聖”之名傳于天下,老子贊其“以武入道”。

關尹子是以武入道,他也早知老子是以文入道,心裡既有與高人不可交臂失之的請教之念,又有暗自與之較量高低的打算。于是就強迫老子寫下自己入道的心得體會,他要看看老子到底高在何處。

所謂英雄惜英雄,老子看關尹子雖然也是道行深邃,但還是欠了點兒火候,更是有意點撥他,于是就應他所請,傳下了《道德經》(大機率為金文版本)。但兩人事先有個君子協定:第一,老子在寫書過程中,關尹子不得試圖偷看;第二,成書之後,書會被封好,等放老子出關三日後,方可啟封觀看。關尹子也就答應了。

當老子離開函谷關三日後,關尹子才如約打開《道德經》。從第一章開始讀,關尹子一邊讀一邊搖頭,感覺這都是泛泛之談,不足道哉。可是,當他讀到“至虛,恒也;獸中,竺也”一句,突然讓他靈光乍現,自己苦苦思索不解之處,恍然大悟。一拍大腿,看來老子比我高得不是一點半點,那可謂是天壤之别,因為人家點破的是祖竅玄機啊。

關尹子當即動身棄關而走,驅車直追老子而去。追上老子後,就要跟從老子一同歸隐。老子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呀?關尹子就把“至虛,恒也;獸中,竺也”一句給予自己的啟迪,講給老子聽。老子聽完說,你依然沒有真正明白其中的玄機,還不夠資格做我的弟子。這不是智慧問題,而是缺少踐行。從現在開始,你把《道德經》再封存三年,再踐行周修三年。三年後,再啟封《道德經》重新來讀。“三年能術此道,可至蜀青羊肆,失期自處。”意思就是三年之内你如果能看得懂,就去蜀國青羊肆找我;如果三年還沒看懂,那就算了。

關尹子辭别老子後,封存了《道德經》,摒棄了道、修道、學道的想法,專心治理函谷關,做将軍本職應該做的事情,把函谷關治理得井井有條,上至國君、下至百姓,無不稱贊。一天秦軍突然偷襲函谷關,關尹子率領軍民齊心合力打退了敵人。可是城中失火,他的官邸被燒了個幹幹淨淨。撲滅火後,有人從灰燼之中發現了一個小木匣,竟然完好無損,就呈現給了關尹子,打開後裡面竟然是一卷書。關尹子這才想起來,這卷書就是自己封存了三年的《道德經》,自己忙于俗事,竟然徹底遺忘了。

關尹子不由再次開卷閱讀,忽覺其中真意已經大非自己三年前之膚淺所得。當他再次看到這一句“至虛,恒也;獸中,竺也”時,忽然一陣風吹來了一片飛灰,恰好就落在了“竺”字下邊那兩橫的中間。關尹子不自覺地用右手中指一擦,這二字中間赫然就多出了一豎,就成了一個“笁”字。刹那間,這個“笁”好像被靈光附體一般,在關尹子看來,那是金光四射。關尹子見此情景仰天大笑,說道:我終于可以去追尋老子了,辭官别民而去。

後來,關尹子入蜀相從老子,盡得《道德經》之奧義,并盡得老子之學。老子稱贊關尹子“王道之學隐而再顯于後世,賴爾之功”,并賜号“文始”。意思就是說,我那一套“王道之學”,因為時局不利,隻能暫時隐藏起來。如果後世得遇開明盛世,再次現于世間,那就是新文明的開始,這都算是你的功勞了。我賜你一個别号,就叫“文始”吧。

事實正如老子所言,春秋以後,全都是亂世。期間“文始道”傳人曾假以“黃石公”之名,借《素書》之幌,傳了個“張良”……漢末又傳了個張角……等等。但是由于這套“王道官學”宣揚的是“公天下”,相對于當時的“私天下”政治格局,已再難容于中央集權封建帝制。故文始一脈,隻能是曆代隐傳了。

而現在呢,中華民族複興在即,值此天下為公、中華文明即将再次閃耀于世界之際,按照當初老子交代,理應再顯于世,以續中華王道之學。

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漢字,都是包含了“一陰一陽”的理念;同理,中華民族的每一個詞語,也都是包含了“一陰一陽”的認知。

例如,“道德”一詞中的“道”與“德”,“經典”一詞中的“經”與“典”,都分别是個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借這兩個詞,來透徹地分析一下“道”、“德”、“經”三個字都分别是個什麼意思,然後看看《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道,無非就是天道、道地、人道,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這裡的道,最終是指“天道”,我們可以了解為宇宙或者大自然運作的普遍規律。

那麼,“德”呢?“德”隻不過是“得”的更新版而已。所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古往今來都把這個“德”字解釋成德行。其實,沒必要解釋得那麼高大上。這個“德”字就是同“得”,隻不過“德”在甲骨文裡比“得”字多了一個“目”和一個“心”字,強調的是觀察和思考後的智慧之得。

上天不會偏向于誰,誰有本事誰就能得到他想要的,尤其是這種靠智慧所得到的,上天更會去維護他的權益;你沒本事、沒智慧去得的,上天也不會主動喂進你的嘴裡。一隻狼抓住了羊、吃飽了肚子,這是狼的智慧和力量所得,有了這份獲得,老天爺就會讓你這隻狼活下去,也就具備了“狼德”,否則隻能是死路一條;同理,羊能靠力量和智慧逃脫狼的獵殺,而後享受鮮草的美味,也就具備了“羊德”,否則也隻能是死路一條。

有人喜歡做狼,有人卻喜歡做羊,這其實沒有高下優劣,隻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是以在上古時期,有的部落以羊為圖騰,有的部落以狼為圖騰,這些圖騰,就是他們向往和贊美的神。

是以,我們對于“德”的定義,首先是“得”,就是但凡能夠實作某一目的的行為,都算是“得”。能夠取得成就的人,為有“得”,為有“本事”,為有“德”——“德”,隻不過比“得”更具妥善性和持續性罷了。

道,就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規律,屬于人類對于客觀規律的認知層面;德,就是人類通過對于自然規律的把握,經過智慧權衡取舍之後的妥善成果,屬于人類對于自然的改造層面。

“道”與“德”之間,需要一個手段,那就是“術”。這樣,我們也可以把“道德”二字了解為“道”與“術”。說到這裡,對于人們争論不休的到底是《道德經》還是《德道經》的問題,大家心裡也就自然有了答案。

“道”屬于人類對“天”的認知,“術”屬于“人”基于對“天”的認知而改造自然的手段。那麼,《道德經》就是一部“天人合一”的經——也可以說是一部“道術經”——旨在教導人類如何順應天道做好人道的一部經典。

那麼,問題又來了,大家都知道“經典”的意思,可要是分開問,“經”與“典”分别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人就有點懵了。

大家把“經”、“典”這兩個簡體字在大腦裡抽象形成大概畫面就會了解,“經”似乎偏向于線條之類的東西,再抽象就成了祭祀天地之時形成的煙氣之類的東西,我們可以了解為傳統文化裡認為的宇宙中無處不在卻又處處發揮基礎作用的“炁”。進一步引申為雖然看不到、卻一直發揮基礎作用、亘古不變的規律或規則。

事實上,“經”字左邊的“纟”,就是《道德經》第一章裡“玄之有玄”的“玄”。而“玄”就是宇宙中萬事萬物發展不斷經曆“無”與“有”的發展過程,我們也可以通俗地了解為否定之否定,總之是表達為宇宙萬物發展必須遵循的那些個規則與規律。

那“典”又是什麼意思呢?看字形像不像一個四四方方的器物?事實上“典”的象形意義正是上古華夏祭祀時用的方鼎。上古時代是母系關系,天圓地方,“方鼎”其實是女性的“皇”所用。那時候的“姓”為女,“氏”為男。

既然是有形有狀的器物,相比無形無相的“經”來講,就比較容易磨損、破壞、甚至人為更改。這不,母系用的方鼎,到父系不就改成圓鼎了嗎?“姓”變成了男,“氏”變成了女。

是以,無形無相的“經”,闡述的是不容易改變的自然法則;而有形有象的“典”,闡述的則是随着人文背景而改變的階段性“器物”。是以,我們說《道德經》,不說《道德典》;我們說某某“法典”,不能說某某“法經”。因為,昨天的典範,有可能是今天的罪犯。天道不容易改變,但一定範圍内、一定階段的人道,卻是不穩定的。

其實,從人文角度看,與“經”形成陰陽概念的是“典”;但如果從次元空間角度來看,與“經”形成陰陽概念的,其實是“緯”。這和我們今天了解的“經度”“緯度”是類同的。

也就是說,“經”是縱向的,引申為不同次元空間的資訊與能量交流法則;“緯”呢,則是橫向的,引申為同一空間内能量與資訊的交流法則。

在中華文明體系裡有兩類書籍,一類是“經書”,一類是“緯書”。“經書”闡述的是宇宙法則,類似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基礎理論;“緯書”闡述的則是基于“經書”基礎理論的具體應用,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科學技術。

我們把“道”“德”“經”三個字分别拆解開詳細剖析了一遍,大家自然也就明白了,《道德經》講的是如何天人合一的這麼一套理論與技術。用“經”不用“緯”,也不用“典”,說明《道德經》并非僅僅局限于探讨三維空間範疇、或者某一段人文的“道”與“術”。

其實,兩百多年前的“雙縫實驗”,已經揭開了不同次元空間在更大範圍内互為陰陽、互相幹涉的研究。這兩百多年以來,科學也有了質的提升,已經完全能夠解釋《易經》、《黃帝内經》、《道德經》中所闡述的内容。

凡是僅僅局限于三維空間之内的邏輯、或者隻用今天的人文角度來了解的《道德經》,都是“非恒道”,也是不合理、不完備的。

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漢字,都是包含了“一陰一陽”的理念;同理,中華民族的每一個詞語,也都是包含了“一陰一陽”的認知。

中華文明是地球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而《道德經》正是老子為我們留下的一把了解上古文明、上古文化的鑰匙。那麼,鑰匙通向了哪裡?文化、文明的本質含義又是什麼呢?

其實,“文”就是天文,“理”就是地理。“文”的本意是指天的紋路;“理”的本意是指地的紋路。那天的紋路是啥?其實就是太陽系的運作規律,老子稱之為天道;

“化”的甲骨文為

【推薦|文化探秘】布易班:《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左邊是個站立的人、代表活人;右邊是個倒立的人、代表死人。古代都是從右向左來表意的,這個“化”字說的是一個死人獲得了重生,引申為向好的變化,寓意更新成功。

是以,“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天道”教化“人道”,以天理教化人類的道德行為規範如何變得更好、變得更順應天理進而能夠更新成功。

“文明”就是“以文明道”,讓天道之理像日月之光那樣照亮人類的發展方向。

從上述角度來講,“道”屬于“文”的層面,“德”屬于“化”、“明”的層面,《道德經》就是一部“天人合一”的經——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化經”、“文明經”。

中華文明源于哪裡?公認的答案是源于《易經》;《易經》又源于哪裡?其實跟“河圖洛書”以及伏羲女娲交媾圖有着莫大的關聯。

【推薦|文化探秘】布易班:《道德經》到底是個什麼經?

在中華文明的起源處,這幅“伏羲女娲交媾圖”資訊量極其巨大,基本包含了整個太陽系運作的規律。其中,女娲手裡拿的是“規”,而伏羲手裡則是拿的“矩”。天地人三界都在這個“天網恢恢”的規矩之中。從這個角度來講,《道德經》仍是一部“天人合一”的經——也可以說是一部“規矩經”。

中華曆史,就是一部“規矩”史。從曆史來看,春秋以前,還是比較規矩的;而到了戰國時期,基本就是“禮崩樂壞”、沒啥規矩了。尤其是漢朝建立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否定了老子所堅持的“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的政治主張,轉而變成了哪怕是主子是個二百五,“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混蛋邏輯。

那麼,“曆史”又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講,“曆”其實還是天文曆法。如果真心去面對中華民族的曆史,從源頭“伏羲女娲交媾圖”開始,就是天文為主。是以,“曆”在一開始時,就是指記載天的運作規律。

那麼,“史”又是什麼意思?要弄清“史”的意思,就必須先弄清“事”的意思。“事”呢,在甲骨文中與官吏的“吏”字又是同源字,甲骨文象形的是一隻手為他人獻上了一件什麼東西,是奉獻于他人、服務于人的意思。重點對象在于他人,就是如何服務好他人(神)、奉獻于他人(神)、讓他人(神)滿意。别說“吏”,即使是皇帝本人,不也還是得把自己意會為“天子”才覺得更名正言順嘛。

“史”的含義就是按照時間與空間羅列在一起的“事”。當然,主要是記載“吏”的事,普通老百姓的事情,是不怎麼記載的。是以,“曆史”二字,源于“曆”,展現在“史”,仍然是天文規律在人文範圍的反映軌迹。從這個角度來講,《道德經》仍是一部“天人合一”的經——也可以說是一部“曆史經”。

“曆史”是用來幹嘛的?其實是用來“學習”的。那麼,“學習”又是個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講,“學”的甲骨文很明顯是兩隻手在示範“爻變”,也就是《易經》中卦爻的演變——這仍然屬于天道規律的範疇。而“習”呢,甲骨文同樣是兩隻手,大家可以發現“學”的兩隻手是向上求索的;而“習”呢,兩隻手卻是向下操作的。寓意什麼呢?“學”的是天道理論,“習”的是人文技術。也就是“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

也可以這樣來表達,形而上謂之天道普遍規律,形而下謂之人道科學技術。這兩者的關系,一個是基礎理論,一個是操作技術,可以了解為“相對論”和“如何制造原子彈”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講,《道德經》仍是一部“天人合一”的經——也可以說是一部“學習經”。

這樣梳理下來,大家就很明白了,《道德經》是一部“天人合一”的經——是一部“文明經”、“規矩經”、“曆史經”、“學習經”,又叫“道術經”,最終把它命名為《道德經》。

《道德經》其實是研究傳統文化和上古曆史的一把鑰匙;是通向天書《易經》、地書《山海經》、人書《黃帝内經》的一座橋梁。中華民族要想跨過120餘年以來西方文化的誘騙、2500餘年以來封建文化的荼毒,找到堂堂正正的文化自信,就必然要帶上這把鑰匙,打開真正傳統文化的大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