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作者:钛媒體APP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本期钛空人物志

■ “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士大夫救濟天下和農夫擅治理其十畝之田所成就一樣。隻要在自己責任内,盡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有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這是陳獨秀先生百年前就《新青年》親自撰寫的發刊詞,對于物欲橫流與觀念多元時代青年們的時刻警醒。

如今我們提到青年這個詞,常常出現在腦海中的是:奮發向上、朝氣蓬勃、新時代這些詞彙。沒錯,“青年”似乎成為了傳承文化的中堅力量,是時代的開拓者也是奠基者。是以青年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臨近五四青年節「钛空人物志」特别策劃,聆聽三位“教育家”的故事,感悟教育家們的智慧與心靈。讓我們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擁有無限可能。

​本期「钛空人物志」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學者——梁啟超。

「钛空人物志」

格林尼治标準時間之外,是否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段隻屬于自己的“钛空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裡,不屈的執拗、平凡的匠心、靈動的智慧、透徹的安然......總有一個就是那個被困在時間裡的你。

“我們不可能擁有一百種人生,但我們可以去認識一百個靈魂。”

為彷徨的自己樹立一種新思路、開拓一種新眼界、開啟一種新人生,與另一種可能性的人生相遇!給自己世界找到“最優解”!

梁啟超一生養有九個子女,有3人成了院士,其餘6人也都是各領域的佼佼者。

世人稱之為“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當你仔細翻看《梁啟超家書》,就能發現書中不僅記錄了梁啟超的親子情誼,也道破了教育的真相:

智、情、意三育奠定成功家教案例

梁啟超作為一名知名的政治家,清末民初的各次政治事件都有他深度參與的身影;是筆鋒常帶感情的文章大家、學術大師,給後人留下1400多萬字的精神文化遺産,登上文壇後平均寫下每年39萬字。他十分重視下一代的培養,苦心、精心、細心、耐心地教育子女,締造了“一家三院士,滿門皆才俊”的家教傳奇。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他在《為學與做人》的演講中指出,教育包括智育、情育和意育三方面,智育教人不惑,情育教人不憂,意育教人不懼。

梁啟超重視家風、精心教子,取得了滿門俊秀、數代風流的碩果。他的九個兒女個個品德高尚,才華出衆,學有所成,成為了對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的棟梁之材,尤以“一門三院士”為代表,建築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在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航天專家梁思禮于1993年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他子女也各自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智育

如果按世俗的眼光,比一比誰家的孩子發展得更好,梁家子弟自然不是最風光的,他們中沒有大富大貴,均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梁啟超告誡子女“不必泥定爹爹的話”,總是給子女灌輸那種凡事靠自己、愛拼才會赢的理念。梁家九個子女不靠“拼爹”,不依賴父親的名聲,而是放開手腳走自己的路。梁啟超要求子女不要追求名利地位、大富大貴,而是要努力争取有貢獻于社會。他在家書中教導孩子們說:“你們各人要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人才經濟莫過于此。”他要求子女不必追求飛黃騰達,也不必太看重物質财富,他說:“一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隻要能維持生命便夠了,至于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生活,才真是會打算盤哩。”

情育

梁啟超有七個子女有海外學習與生活的經曆,最後都學成回國了。他們在國外讀書數年,學貫中西,成為各行業的專家。由于他們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除對本專業深入掌握外,還多才多藝,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對西方的生活都很适應,就他們的學問及本人的素質完全可以進入西方國家上層社會,物質、地位可以達到很較層次,但他們沒有一個人留在國外,都是學成後就回來報效祖國。”單憑這樣的家國情懷在世家子弟中就是少見。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意育

其實梁啟超的子女個個都經曆過比較大的挫折和磨難,做到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一個是順境成才的。他們按照父親的教誨,不懼挫折、常思進取,經受住了困境、逆境的磨砺與考驗,而且,他們不拼爹,不靠梁啟超的名聲,而是靠自己的艱苦奮鬥,靠自己的自強自立,書寫了各自燦爛的人生篇章。

著名曆史學家傅斯年曾這樣評價:“梁任公之後嗣,人品學問,皆中國之第一流人物,國際知名。”梁氏文化世家,由梁啟超開啟,傳承已經三代、過百年,被推崇為中國第一精英家庭。梁啟超創造了難以複制、堪稱奇迹的成功教育案列,造就了令人矚目、綿延百年的文化世家,專家稱其為“中國家教第一人”。

主張趣味因材施教

梁啟超把教孩子學做人放在核心地位,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要求孩子做一個智仁勇兼備的人,教學生、教孩子做一個全面發展的現代人。他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堅持了知情意全面發展、首要任務在教會做人的理念,注意對兒女進行修身、治家、做人、處世方面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産生了重要影響。

他也主張個性解放,展現在教育領域就是尊重個體、尊重每個孩子個性的個性化教育理念。他用心觀察與掌握每一孩子的特點,根據孩子的特性因材施教,對他們采取個性化教育方式,各因其性進行人生規劃、教育規劃與職業規劃,進行智商、情商、逆商等心理素質的陶養。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向孩子提出建議,但又很尊重每個孩子的志向、志趣,積極鼓勵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專業領域、發展方向。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而趣味主義則是梁啟超的人生信仰,也是其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他曾談到:“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裡頭所含一種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隻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着臉挨過幾十年,那麼,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他把趣味主義運用到家庭教育之中,他說:“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每曆若幹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

我雖不願你們學我那泛濫無歸的短處,但最少也想你們參采我那爛漫向榮的長處。”他在家庭教育中很注意引導孩子們追求知識的興趣,享受生活的樂趣,注意把趣味主義展現于孩子培養目标、培養方案的設計中。他主張孩子選擇專業、職業要因趣而學、因趣而去勞作,不要毫無興趣而趕鴨子上架,不要把學問當敲門磚。他希望兒女不僅從所學專業中、從學業、從讀書中獲得趣味,也從人文、藝術、遊戲、現實生活中多管道增進自己的興味,希望孩子有廣泛的興趣愛好。

言傳身教寬嚴相濟

家庭是孩子一生中最早參與也最長居于其間的社會群體,是以梁啟超很重視家庭環境的營造,努力創造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溫馨、和諧的的寒門家風。

他注意營造濃濃的文化氛圍,注重對孩子進行深厚的人文底蘊的熏陶。他督促思順、思成等學習國學經典,有時親自為他們買書、寄書;為了充實思達、思懿、思甯的國學、史學知識,他聘請家庭教師,在家中辦起了補課學習組。他還給孩子題寫詩詞,贈送書畫,帶孩子看歌劇,要求孩子臨摹隸書碑帖拓片,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梁啟超在日常中非常注意營造有利于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的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他感情濃烈,很愛孩子,他和孩子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思念,全家上下也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每逢家人生日,梁家就會團聚慶賀,其樂融融。梁啟超要求子女繼承“儉以養德”的傳統文化精神,要求子女“養成節儉吃苦的習慣”,要求子女樂于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人格”,不過,他并不認為守寒士家風就是要過得“寒酸”,他說:“你們既已都是很規矩的孩子,不會亂花錢,那麼便不必太苦,反變成寒酸。”

古語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人一條魚能解決其一飯之需,卻不能解決長遠的問題,如果想讓人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他釣魚、捕魚的方法。梁啟超主張“教人當以方法為主”,他寫過讀書法、作文法、曆史研究法等方面的著作。他在家庭教育中非常注意治學方法的點撥。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言談舉止的“小道理”與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兼顧,圍繞“教人學做人”一個目标。梁啟超在教育子女中,從看什麼書、行什麼禮、吃什麼東西、走什麼路線、寫什麼樣的信、培養什麼樣的愛好等很具體的細節入手,于細微處見關懷,于細微處見引導,小處切入,但仍可見如何做人的大道理。

梁啟超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寬嚴相濟,慈愛與嚴格結合,他對孩子的寬和嚴都展現了一個“愛”字,寬中有愛,嚴中也有愛,因為愛不僅僅是無微不至的呵護,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嬌慣、是非不分的放縱,而是梁啟超所說的“爹爹雖然是摯愛你們,卻從不肯姑息溺愛”。在梁啟超寫給子女的數百封家書中不難體會他對子女的濃濃愛意,親切的稱呼、細緻的關懷、深情的思念、真誠的告白、娓娓的訴說、諄諄的教誨,無一不在充分展露深深的父愛。但他對子女的要求也同樣很嚴格。

家庭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性質,父母通過言傳身教、口傳心授、日常養成、親情陶養,在長時間裡對孩子施加默默的影響。梁啟超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有意無意地影響着子女情感方式、行為方式與價值取向。他所營造的家庭氛圍、他給孩子寫的大量家書、他給孩子們講的愛國故事、他身上貫穿一生的報國言行、他的樂觀精神與獨立人格,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激勵着孩子的成長成才。在他的書信中,有的話題很輕松、很幽默、很風趣,但有的話題也很嚴肅、很沉重、很震顫。

梁啟超在兒女們面前亦莊亦諧,亦師亦友,亦尊亦親,扮演了親情上的好父親、心靈上的好朋友、學識上的好老師、人格上的好榜樣等多重角色。

家書萬金成教典範本

梁啟超創造了滿門才俊的家教傳奇,也為後世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家教理念與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他的家教思想較集中地呈現在他寫給子女的400餘封書信中。“梁啟超家書”與《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并稱“三大家教典範文本”。

在曾國藩、傅雷和梁啟超三人中,曾國藩教子治家很有成就,但作為“最後一位大儒”,其理念、方法與話語傳統色彩濃厚,自然不如被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第一人”的梁啟超更适合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各位家長。傅雷教子以嚴苛著稱,作家樓适夷撰有《讀家書,想傅雷》回憶:“我很少看到他同孩子嬉戲逗樂,也不見他對孩子的調皮淘氣行為表示過欣賞。他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制定日課一一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他規定孩子應該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麼,吃什麼,不能有所逾越。”相比之下,梁啟超引導九個子女通過各自努力在不同領域做出不俗業績的經驗,更富有時代氣息,也更平實,更貼近尋常百姓。

在這本《梁啟超家書》中,通過400封家書中,我們可以窺見這位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所建樹,堪稱中國曆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通才人物梁啟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獨到之處。

寬博士獨家領讀《梁啟超家書》剖析梁啟超的家庭教育中的現代觀念到底展現在哪裡,以及将9個孩子都培養成才的背後有沒有大家可以學習的秘籍,為大家總結他的教育方法中有哪些值得我們現在的家庭去學習借鑒的。

點選加入「寬博士書友會」,觀看《梁啟超家書》完整版精讀視訊,帶你看梁啟超的教育經!

「钛空人物志」|梁啟超: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