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教育科技投資飙升至 622 億美元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作者:多鲸資本
當教育科技投資飙升至 622 億美元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教育格局正在經曆變革,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據《教育科技未來報告》的資料顯示,從 2018 年到 2022 年,風險投資公司對全球教育技術 (EdTech) 初創企業進行了 10,600 多筆投資,總金額超過 622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4503 億元)。在這種充滿活力的形勢下,新一波教育科技初創公司的崛起将帶來創新,或将徹底改變教學方式。未來,教育科技行業會出現哪些投資機會?

當教育科技投資飙升至 622 億美元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如今,元宇宙、人工智能、VR/AR 和遊戲化等新興技術和趨勢正在使教育事業充滿活力和創新。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為改變現代教育遊戲規則的技術。人工智能能夠分析龐大的資料集,并根據個人需求量身定制内容,這為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創造了一個通過真正的個性化學習改變教育的機會。

人工智能曾被視為對教育的威脅,但現在卻越來越多地被視為創新的機遇。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采用了教育科技初創企業提供的技術資源和解決方案,進而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更好的全面成果。通過深思熟慮的公私合作夥伴關系以及與這些傳統教育機構的緊密合作,教育科技初創企業已準備好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采用和部署。

除了既有的結構外,Web3 技術(如 NFT 和區塊鍊)還能實作去中心化系統,增強教育工作者的能力。例如,TinyTap 是使用者生成教育遊戲的領先教育技術平台,目前正與 Open Campus 合作,為教育工作者提供賺錢的機會和對自己内容的所有權。教師可以賺更多的錢,激勵他們創造更高品質的内容,并促進建立一個更公平的教育系統,獎勵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在人工智能時代,勞動力技能的提升和再教育訓練也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世界經濟論壇的《2023 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當地勞動力市場的技能差距将成為行業轉型和優化業務績效的首要障礙。像 TalentGarden 這樣的教育科技初創企業擁有一個真正的機會,可以提供解決方案,促進有效的技能再教育訓練和技能提升戰略,縮小需求與不斷變化的技能環境之間的差距。

當教育科技投資飙升至 622 億美元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繼 2021 年投資額飙升至 200 億美元之後,全球教育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額已恢複到 2018 年之前的水準,約為 50 億美元。市場上的估值、投資總額和整體交易數量都有所下降,這表明随着決策過程放緩,風險投資變得更加挑剔,教育科技市場已趨于成熟。

如今,投資者仍在尋找機會,投資具有強大價值主張的教育技術公司。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初創企業如何才能從競争對手中脫穎而出,獲得資金,進而擴大規模發揮潛力。人工智能無疑是一項變革性技術。然而,人工智能已成為桌面上的賭注,尤其是在當今的教育技術領域,似乎每家初創公司都在以某種形式利用人工智能。然而,人工智能的真正潛力在于其推動大規模變革的能力。

例如,總部位于中國的 VIPKid 正在利用其專有資料和 10 多年來積累的現有使用者群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進而将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力量倍增器。如果一家初創企業沒有像 VIPKid 那樣形成臨界品質使用者或資料的真正途徑,投資者就很難看到人工智能如何有意義地改善産品。

投資者也在尋找可衡量的教育成果,以證明教育技術初創企業的量化價值。在《教育科技的未來》報告中,來自 GSV Ventures 的 Jason Horne 和 Michael Cohn 提到了美國 Dreamscape Learn 公司的例子。他們觀察到,通過在生物入門課程中加入每周 20 分鐘的 VR 實驗,8,000 名學習者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了兩到三個年級,并擴充了大學水準的 STEM 課件。提供清晰、可衡量的成果,可以引起潛在投資者的興趣,讓他們通過檢視确鑿的資料來做出決策。

最後,與教育領域的其他企業一樣,初創企業必須應對教育行業固有的挑戰。B2B 教育科技公司在向傳統教育機構銷售産品時,必須經曆漫長的銷售周期。相反,對于 B2C 教育科技公司來說,挑戰在于使用者擷取和規模。

又如,教育頻道 「露西英語」(English with Lucy)利用其社交媒體粉絲,将他們轉化為英語課程的付費使用者,進而創造了可觀的收入。這是一個簡單明了的産品,但它可以通過展示低客戶擷取成本、低管理費用和産品需求等基本要素,在同一領域的其他公司中脫穎而出。

教育科技的承諾是,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圍牆,教師和學習者都能踏上個性化的探索之旅。然而,要想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初創企業必須利用人工智能等變革性技術,并展示出明确的能力,以提供可衡量的成果,引起投資者和使用者的共鳴。

随着創新不斷推動教育技術的進步,那些能夠巧妙駕馭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态并提供切實成果的公司不僅能夠茁壯成長,而且還能塑造教育本身的未來。

當教育科技投資飙升至 622 億美元後,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美國和中國等傳統強勢教育科技市場在 2021 年至 2022 年期間經曆了風險投資的急劇下降,而歐洲教育科技市場則被證明更具彈性,下降了約 28%。與全球整體風險投資市場相比,歐洲市場的表現更為強勁,從 2021 年到 2022 年,全球風險投資市場的總融資額下降了 35%。

雖然疫情推動了教育技術市場的發展,但這一時期的結束以及全球教育系統逐漸恢複正常,也給市場帶來了挑戰。不過,值得肯定的是:疫情為教育技術市場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目前,就風險投資資金總額而言,市場規模仍在擴大。

雖然與 2021 年相比,2023 年對教育科技的投資興趣普遍下降,但在投資組合中,這些公司表現依舊很強勁,而人工智能的進步将為 2024 年教育科技的蓬勃發展提供順風,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新的工作機會和再教育來适應模式的轉變。

近年來,教育科技領域一直處于快速發展之中。特别是在 2021 年至 2022 年期間,盡管全球範圍内的風險投資市場整體下滑,但教育科技行業卻表現出了相對的韌性與活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人們對教育科技領域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與探索。一方面,美國和中國等傳統強勢教育科技市場在此期間經曆了風險投資的急劇下降,這可能部分受到了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所影響。與此同時,歐洲教育科技市場則展現出了更強的韌性,其下降幅度僅約為全球平均水準的 28%,這一資料反映了歐洲市場在面對挑戰時的适應能力和發展潛力。這種相對穩健的表現為投資者提供了信心,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教育科技領域在疫情的影響下得到了進一步推動與發展。疫情期間,教育技術市場得到了持續的關注和需求,許多學校和機構轉向線上教育模式,促使教育科技行業迅速發展。雖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但其為教育技術市場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動力,使得教育科技成為投資者和創業者關注的熱點領域之一。

未來,教育科技領域可能會向更加創新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據 Day One Ventures 公司創始人兼普通合夥人瑪莎-布徹(Masha Bucher)預測,教育将更像電子遊戲,遊戲開發商将涉足教育領域。這意味着未來教育科技産品可能會更加注重互動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提升學習效果。

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将為教育科技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将徹底改變教育内容的創作和傳播方式。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教育科技企業可以實作個性化學習、即時回報和高品質内容生成,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優質的學習體驗。例如,一些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改編文學作品和課程的制作,生成個性化的教育内容,為學習者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

Emerge 創始人兼合夥人簡-林恩-馬特恩(Jan Lynn-Matern),分析了 700 個将人工智能應用于教育問題的公司項目,并将其分為八個趨勢類别。

一是機器人教師, 雙向對話界面,取代昂貴的一對一教學,涉及學術、工作、自我提升和語言學習。比如 Foondamate 是一個人工智能學習夥伴,幫助新興市場的 300 多萬學生完成考試和作業。二是

二是模拟學習, 将模拟學習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使其完全互動,開啟 「人際交往技能的飛行模拟器」。

三是超個性化内容,緻力于下一代的寓教于樂,為兒童和休閑學習者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比如像 character.ai 這樣專注于兒童的公司。

四是随時回報,根據觀察到的行為(工作成果、互動),在工作流程中提供個性化的回報。在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優勢的學習平台中,Chess.com 便是典型企業。每局棋後,棋手都會收到人工智能對其棋步的逐一分析,以及改進錯誤的課程和練習建議。

五是民主化的作者身份,能夠賦予學習者建立和操作學習材料的權力,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例如,Algor 是一個學習平台,可将文本、音頻檔案和圖像轉化為概念圖,幫助學生在深入學習之前快速掌握學科知識。

六是教育者共同駕駛,使學習設計者和教育者能夠大規模建立學習材料和管理學習者的工具。例如,Colossyan 不僅能夠幫助學習和發展專業人士從文本中建立人工智能視訊,還能将内容翻譯成數十種語言。

七是人工智能知識圖譜,使個人群組織能夠捕捉非結構化資料,對其進行動态分類,并處理複雜的檢索查詢。

八是自動評估,能夠提高學術研究、招聘和職業發展中評估流程的準确性和成本效益。

在目前市場環境下,B2B 模式可能更有利于教育科技企業的發展。由于 B2B 模式提供了更穩定的貨币化途徑,許多教育科技企業可能會選擇與學校、教育機構和企業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随着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B2C 模式也有望獲得更多發展機會。尤其是在新興市場,B2C 模式可能會更加受到歡迎,因為它可以直接面向學生和家長,滿足他們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早期投資人 Marieke Gehres 認為在艱難時期,創造一個能深深吸引使用者并産生良好使用者體驗的産品至關重要。無論是在 B2C 還是 B2B 領域,這都能提高客戶忠誠度,讓他們願意支付高價。

在教育科技行業的未來發展中,人文學科和軟技能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取代一些傳統的教學和評估方法,但人文學科的價值仍然不可替代。是以,未來的教育科技産品可能會更加注重軟技能的培養,如溝通能力、創造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适應未來社會的挑戰。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的加劇,傳統的職業模式和工作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今天的職場不僅僅需要技術專業人才,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創造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人才。這些軟技能不僅可以幫助個人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和合作,還可以促進創新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個人在職場上的競争力和适應能力。

綜上所述,教育科技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将面臨着諸多挑戰和機遇。盡管投資興趣可能會有所波動,但行業的活力和創新勢頭不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下。随着社會的轉型和工作模式的變革,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接受新的教育和再教育訓練,以适應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教育科技行業将繼續引領教育變革的潮流,不斷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工具,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互動性和優質的學習體驗。同時,行業也将面臨着技術和市場層面的挑戰,需要不斷尋求創新和突破,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