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作者:好買研習社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最近A村和港仔表現頗為靓眼,恒生指數更是連續大陽線,人心也跟着浮動。

行業闆塊中,牛市旗手券商和房地産,近期利好消息很多,“小作文”瘋傳。但具體行業闆塊中,要說目前還有哪個主賽道依然處于“曆史大坑”,非醫藥行業莫屬,關心醫藥的人也很多……

一、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以中證全指醫藥(000991)為例。

目前指數點位和2019年6月時的底部點位平齊,距離2018年的曆史性底部也隻差一丢丢。

可能稍微哆嗦下,就跌到2018年的曆史性最底部了。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4月26日

同時,醫藥生物是實打實的剛需産業。

話說晶片、半導體等科技領域,需要突破“卡脖子”,救命的醫藥生物就不需要突破“卡脖子”嗎?

此外醫藥生物是确定性的朝陽賽道。

是以,醫藥不僅有長期潛力,确定性也高。

指數點位也不高,明顯向下有限,向上無限。可能繼續磨底、行情會遲來,但卻不會不來。

當然了,醫藥領域是個主流大類。

不僅有相對寬泛的醫藥行業整體指數基金,還有細分的中證醫療指數、生物醫藥指數、中藥指數、創新藥、恒生醫療指數等指數基金。

完整7隻指數,6個大類(含港股醫藥、醫藥行業整體、創新藥、生物醫藥、中藥、醫療),我一共篩選找到24隻優質醫藥指數基金,需要的留言。

目前它們誰更有投資成本效益?

我一直認為,“決定長期回報率的,是資産的長期品質和今天的買入價格”。

對我們中小投資者來說,買的便宜才是王道!中低估值、中低價格買入,很容易獲得較高收益率,即使下跌損失也有限。至于火熱大牛時追買,赢了收益有限,萬一大跌回撤則深套其中……

二、7隻醫藥指數對比Pk

下面我們再具體對比、分析。

第一,市場表現和點評。

從下圖中可以明顯看出:近幾年恒生醫療指數表現最菜,遠遠在下面墊底,而且跌的快,漲的慢。

全指醫藥、醫藥100、中證醫療等指數2020年、2021年漲的很嗨,但前面有多靓後面就有多菜。

其實它們的下跌原因,我覺得很簡單,核心就是極端抱團高估,導緻後期極端殺跌。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4月26日

中藥因為受集采影響小、偏品牌消費,是“特立獨行”的存在,走出了獨立行情。它沒怎麼大漲,也沒怎麼大跌,甚至正好和其他醫藥指數表現相反,走的也比較穩。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4月26日

第二,最新估值資料對比和點評。

先從價值風格——偏市淨率的角度對比,目前恒生醫療指數市淨率PB僅1.68倍,也是其中最低的。

其次是中藥、生物醫藥、創新藥,在2.7倍左右。然後是全指醫藥、醫藥100指數,在3倍左右。

最高的是中證醫療,還在3.5倍。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4月26日

從圖中也可以看出醫藥之前有多瘋狂!中證醫療、生物醫藥,一度沖到12倍市淨率。

說人話就是賬面登記為1元的資産,市場價格沖到12元……

由于恒生醫療多數公司還未盈利,是以剔除負值的市盈率PE估值虛低,下圖隻側重看另外幾隻的:目前市盈率25倍左右。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4月26日

第三,回撤資料對比和點評。

也正因為之前的極緻抱團,市淨率沖到12倍,導緻了後來的巨大回撤。

以近5年為例,生物醫藥、中證醫療最大回撤分别為71.43%、68.06%,達到70%級别。同期,全指醫藥、醫藥100最大回撤50%級别。

大家可别以為最大回撤隻差20%,隻是小意思。實際上,後者等同腰斬,前者卻是腰斬之後再腰斬。

即将跌到2018年底部

資料來源:iFind;截至2024年4月26日

恒生醫療最大回撤77%,回撤最大。不過它有很多特殊情況:

(1)成份股研發投入極高,更偏科創屬性,還經常和中概互聯同漲同跌;

(2)裡面大部分公司還未盈利,風險更高、波動更大;

(3)在港股市場上市,容易受國際影響和沖擊,比如之前老美的《生物安全法案》。

文末跟大家總結下我的觀點:

如果是我的話,我當下會首選恒生醫療基金。因為它的市淨率最低,低了近一半!又偏科創屬性,還經常和中概互聯同漲同跌。不過它業績還不穩,容易受國際沖擊,以波段政策為主。

其次是全指醫藥和醫藥100等大類寬泛指數基金,能優化波動和體驗,目前點位和估值也較合适。

然後是創新藥、生物醫藥、中藥,潛力子方向,目前估值不算貴。也是政策大力支援和鼓勵方向。

中證醫療可能還得再等等。

對于看不準細分行業的朋友,建議優選優秀的主動醫藥基金,自己控制倉位占比、投資節奏。

本文系好買研習社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來源于“好買研習社”。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内容為基于公開資料研究完成,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

邊學邊賺,就在好買研習社,更多内容,可以關注@好買研習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