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作者:大咕咚3

阿根廷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足球、肉等特有名詞,而今阿根廷新總統那淩亂的發型及那激進的言論再次為該國在大陸的新聞中占有一席之位,他不時來一句“我不會因為自己有陰J而道歉。我不必為自己是個白人男性以及擁有金發藍眼睛而感到羞愧”來凸顯自信,一會又不顧自己天主教信仰的身份抨擊方濟各是“促進XX主義的耶稣會士”顯示自己對集體主義的厭惡,如此癫的“阿根廷特朗普”以超高人氣上台後抛出休克療法的藥方企圖重振經濟,特朗普為其點贊稱“他将令阿根廷再次偉大”,“再次”說明阿根廷曾闊過,曆史上她人均GDP高于奧地利、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國,汽車保有量曾是南半球最高,期間特殊原因經曆過國家幹預政策,而2023年該國通脹率211.4%,這種落差感也難怪阿根廷人劍走偏鋒。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哈維爾·米萊

一、前資本主義時期

16世紀西班牙人在現今的阿根廷開墾殖民地,由于缺乏金或其他貴金屬儲藏是以并不被重視,以至于未有建立完善的地方行政體系,由秘魯總督區管轄,自給自足的區域經濟、缺乏交通是這一時期的經濟特點,無需投入大量勞動力(黑奴)的情況使得阿根廷白人比例較高。1776年拉普拉塔總督轄區建立,建立的原因在于原秘魯總督區管轄範圍涵蓋幾乎整個南美而難以管理、布宜諾斯艾利斯(現阿根廷首都)的港口對其他殖民地出口貿易的重要性提高等,過境貿易促進城市的興建,而阿根廷肥沃的土地又可以滿足西班牙其他殖民地的農牧産品的需求,阿根廷逐漸被帶入世界經濟體系中,《自由貿易條例》準許後阿根廷的經濟活動不斷增加,這些社會條件與繁榮的商業經濟相結合,使得技術創新和先進政治思想的發展成為可能,進而導緻獨立。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秘魯總督區管轄範圍

由于拉普拉塔總督轄區的貿易被西班牙壟斷,該地區并不能與其他國家自由貿易,是以形成了一股要求自由貿易的勢力,拿破侖戰争對西班牙的打擊也沖擊了殖民地的政治生态,支援在邦聯制度下保持統一的軍人與保皇派發生武裝沖突,戰争很快演變成獨立運動。1816年阿根廷正式獨立,然而南美集權派和聯邦派的沖突又讓該國政局陷入動蕩,直到1853年憲法确立為一個代議制聯邦共和國後才有所穩定。此時阿根廷主要經濟活動是畜牧業,牛是最普遍的牲畜,西班牙牛于1556年到達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擁有理想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讓牛的數量在19世紀50年代達到4000萬頭,據說“每公頃可以找到一頭牛”,這不僅保障了人們的果脯,還可出口肉類。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吃牛肉的阿根廷人

除了牛,阿根廷還有羊,由于人口稀少,畜牧業這種隻需放養式吃野草而無需太多投入的經濟活動是較為劃算的,廣闊的潘帕斯草原正好滿足這些條件。16世紀已經有人将綿羊帶到阿根廷,不過當時西班牙王室對貿易的限制使得這種不考慮食用而側重出産羊毛的品種未得到多大重視,阿根廷獨立戰争對自由貿易的松綁使得畜羊業蓬勃發展,僅1811年就有10萬公斤羊毛出口,19世紀40年代國際對羊毛的需求導緻綿羊在重要性和盈利能力上取代了牛,而19世紀60年代随着美國南北戰争的爆發,北美棉花業受沖擊使得羊毛需求量提高,這也刺激了當時阿根廷畜羊業的“羊毛化”,大量養殖産毛的羊種,1865年時羊毛出口量已達4萬噸,羊的存欄量也高達4000萬頭,與大陸20世紀40年代羊存欄量差不多,可見阿根廷畜牧業之發達。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美利奴羊

僅有畜牧是不行的,缺乏資源、交通困難、農業和手工業的停滞等問題依然是這個新國家面臨的問題,連糧食都需要依靠進口于是無人開墾的大片土地被阿根廷盯上。1853年數百個來自歐洲的移民家庭被授權在聖菲省埃斯佩蘭薩開墾的權利,根據殖民合同每個在該地區定居的家庭都獲得了約三十公頃的特許權以及動物和種子,五年内三分之一的産出用于交換前述之物,旱災、水災、蝗災的惡劣環境促使首批移民不得不靠砍伐樹木售賣為生,當他們穩住陣腳後開始種植豆類、洋芋、南瓜、小麥和玉米,犁地時使用由牛或馬拉動犁,播種則采用撒播方式,這裡很快繁榮起來,并在1861年成立市議會,此前憲法就明确了鼓勵歐洲移民,是以沿海省份紛紛建立了農業殖民地,招攬包括猶太人在内的歐洲移民開墾,雇傭高喬人(阿根廷牛仔)彌補勞動力不足,阿根廷在1878年實作農業自給自足。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一份殖民合同副本

二、農産品出口時期

1880年民族自治黨的胡利奧·阿亨蒂諾·羅卡當選阿根廷總統,他以掠奪原住民土地而聞名,而他的上台也碰到較好的時代,羅卡上台時羊毛仍是該國的主要出口産品,但前述的農業情況讓出口多元化成為可能。首先是肉類出口,1883年英國資本在阿根廷投資安裝制冷廠,這提升了肉類出口的能力,羊肉相較牛的體型較小更易冷凍而受到青睐,肉羊開始大規模養殖,1898 年羊肉的出口量開始大于牛肉;農業上農業殖民地的建立使小麥、玉米、亞麻、燕麥和大麥的種植面積增加了六十多倍,播種機、脫粒機、收割機等新技術的結合以及圍欄的使用反過來有力地推動了這項活動,1891年-1910年間阿根廷進口了20萬台收割機和1.1萬台脫粒機,農業的機械化使得農業産量提升,玉米、小麥的出口量開始從19世紀末超過羊毛。出口多元化減輕了阿根廷像古巴那種過度依賴糖的危險。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阿根廷肉類冷凍庫

農牧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羅卡執政期間舉債擴建公共設施,鐵路網從2,516公裡增長到6,161公裡,而債的産生需要依靠穩定的國家金融體系,1881年阿根廷通過第1130号國家貨币法統一了阿根廷的貨币體系,采取金銀複本位。1886年羅卡的繼任者米格爾·華雷斯·塞爾曼繼續采取冒險的赤字政策,鐵路網又增加了3,800公裡,總延伸近10,000公裡,出口的增長吸引了外資,英國将其全球投資的40%至50%流向了阿根廷,1886年至1890年間國民經濟增長了令人驚訝的44%,不過政府負債和市場投機行為導緻經濟泡沫,外國資本開始減少對阿根廷的投資,政府出現違約,金融危機的出現導緻失業率飙升,而這一時期的阿根廷總統和各地方首腦透過妥協互相支援形成一種操控選舉的寡頭政治,不滿的人們1890年發動公園革命,運動雖然失敗,但成功迫使塞爾曼辭職。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1890年革命

雖然繼任者卡洛斯·佩萊格裡尼依然是民族自治黨員,其采取了經濟紀律措施,例如削減公共預算、對出口和消費征收一定的稅、提高關稅以及在阿根廷設立第一個貨币發行局。金融穩定讓政府獲得了1500萬英鎊的貸款,比索升值,農産品出口模式進入頂峰,佩萊格裡尼卸任後這一良好形式依然持續,19世紀末的最後十年GDP每年增長5%,經濟的發展吸引大批制造企業的落地,促進阿根廷工業的發展,1895年阿根廷有工業企業22,204家,雇用人員145,650人,資本2.84億美元,城市的平均日薪為 2.5-3美元,大陸直到90年代的工資性收入才基本達到這一水準,工業的增長催生勞工階級,罷工運動在這一時期逐漸頻繁,為改善勞工條件國家出台多部法律,例如每周工作六天、60小時等,出口帶動繁榮的局面讓阿根廷成為當時僅次于美國的移民國家。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1904年阿根廷港口的移民

第一次大戰的爆發結束了該國的繁榮,出口受到限制使許多企業破産,而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投入的減少又打擊該國的建築業,建築業産值下降了82%,經濟的低迷使得失業率飙升,失業率從1914年的13.7%升至1917年的19.4%。不過戰争對肉類的需求擴張了畜牧業,戰争結束雖然導緻畜牧業的過剩,但農業對歐洲的出口很快恢複,彌補肉類出口的缺失,展現了出口多元化的重要性。一戰期間阿根廷的政治格局也發生改變,激進公民聯盟取代保守的民族自治黨,激進主義表現出一種背離古典自由主義的經濟趨勢,其基礎是國家幹預經濟的思想,針對肉類過剩問題政府采取限價、信托管理的方式限制肉類投機行為;能源領域則将石油國有化以實作對國家自主發展至關重要的石油自給自足;工業上采取保護主義,1923年修改《海關法》将鑒定費提高60%,對從量稅貨物征收的關稅提高25%。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1918年的阿根廷

阿根廷的經濟逐漸恢複。能源上成立的開采特許權的國有石油公司YPF在1928年成功銷售了1億升汽油以及25,000,000升煤油并足以與國内其他國際石油公司競争;工業上本土的棉花農工綜合體、大型啤酒廠等紛紛建立,1927年該國第一家高科技公司軍用飛機制造廠成立,除了本土工業,阿根廷良好的經濟勢頭也吸引外國制造業來此建廠,戰後實力大漲的美國逐漸取代英國成為阿根廷最大的投資國,通用電氣、高露潔棕榄、福特等美國巨頭企業在阿根廷登陸;社會上雖然發生過數千人傷亡的慘案,但伴随着民主自由和政府對工會和罷工的寬容政策,工會數量在1920年增加到731個,這推動了實際工資的增長,消費能力的提高了37%,1928年阿根廷的GDP在世界範圍内排名第六,到1930年每35名居民擁有一輛汽車,妥妥一個資本主義發達國家。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30年代的阿根廷

三、大蕭條和經濟複蘇

1929年紐交所崩盤引發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80%稅收來自對外貿易的阿根廷在此背景下出現減薪、失業增加等社會問題,政治暴力也越發顯現,意大利墨索裡尼的上台和社團主義的興起給阿根廷指明方向。社團主義旨在讓産業、農業和職業團體所派遣的代表管理國家,消除選舉政治的弊端,1930年一群社團主義者帶領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憲政政府,以何塞·費利克斯·烏裡布魯為首的軍政府建立,烏裡布魯表示“民主是最優秀者行使權力的政府,困難在于如何最好地運用它,這在六成文盲的大陸難以運用”,戒嚴令頒布後無政府主義者被逮捕草草處決,烏裡布魯雖然在軍中具有影響力,但無法獲得各政黨的支援,是以社團主義政體未有成功建立,而他本人于1932年病逝也讓憲政恢複,但保守主義者的寡頭民主政府再次建立,因充滿選舉舞弊而被稱為臭名昭著的十年。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何塞·費利克斯·烏裡布魯

這十年中聯邦政府對經濟幹預的更進一步。稅收上立法規定集中征收,然後在共同參與的基礎上重新配置設定給各省,而不是像那時那樣由各省征收并上繳相應部分給中央政府;貿易上與英國達成《羅卡-朗西曼條約》通過承諾不提高關稅換取出口英國的配額保證,以此削弱美國對阿根廷經濟的影響;外彙上成立外彙委員會進行管制讓比索貶值以促出口;農牧業成立谷物監管委員會、國家肉類委員會,采取統購統銷的方式保護生産者免受國際價格下跌的影響;公共上以工代赈,汽車逐漸取代鐵路讓公路需求增大,國家公路局成立招攬勞工修建道路,資金則來源于汽油稅。總之阿根廷通過法西斯式的手段走上一條類似羅斯福新政的模式,大蕭條期間失業率從未超過10%,1935年該國經濟已基本恢複。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1930年一群阿根廷失業者

大蕭條被克服後工業制品需求量的增加促進工業的發展,而進一步提高關稅建立的關稅壁壘也迫使更多不願失去阿根廷市場的外國企業在此落戶,這不僅解決了就業還推動工業化。1935年工業普查的資訊顯示,全國有工業企業43,207個,雇用人員544,000人,産值超過32億美元,1939 年阿根廷工業部門比1930 年擴大了35%,占總産值的22.5%,與1935年相比工廠數量增加了25%,雇用的人員增加了35%,産值增加了50%,二戰的爆發限制了農産品的出口,但工業産品出口量提升,其中以紡織業為首,其次是食品工業以及化學和制藥工業,工業出口占總量的比例從1939年的2.9%上升到1943年的19.4%,勞工數量從 1940 年的 796,000 人增加到 1943 年的1,025,000人。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1945年的職業學校

四、進口替代工業化時代

二戰爆發迫使阿根廷開始就站隊問題作出抉擇,阿根廷是傳統的中立主義國家,但美國企圖強迫阿根廷必須站隊同盟國,保守派政府也企圖朝這方向前進,這引起了軍隊中下層的不滿。軍中一批反對迫于美國壓力加入二戰的民族主義者組成了秘密社團“聯合軍官團”,這些成員成分複雜,有軍國主義者、種族主義者、反G主義者等,但無論是誰他們共同的目标就是推翻腐朽的保守派政府,1943年6月4日一支八千人的隊伍進攻總統府,由于人們對政府的冷漠态度,政變很快獲得成功,然而以佩德羅·巴勃羅·拉米雷斯為首的軍政府在試圖與德國取得諒解時被英國發現,迫使新政府雖然未有參戰但與軸心國斷交,這導緻軍方分裂,于是拉米雷斯急流勇退由埃德米羅·朱利安·法雷爾接任,法雷爾在1945年3月趕上二戰末班車對德宣戰,讓阿根廷有幸成為聯合國創始國之一。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佩德羅·巴勃羅·拉米雷斯

軍政府中一個本不顯眼的人物開始冉冉升起,這人就是胡安·多明戈·庇隆。庇隆此前遊曆歐洲時得出社會民主主義是自由民主(隐蔽的财閥政治)或極權主義政權(壓迫性的)可行替代方案的結論,是以雖然他擔任的是不太重要的勞工和社會保障部長一職,但他積極改善勞工階級的生存條件并與之結盟,例如建立13薪制度、出台農村勞動法保障農村雇員的休息權等,這些作法讓他獲得了勞工階級的好感,但軍政府反對者将其逮捕,憤怒的勞工于是在1945 年10月17日發起大規模罷工運動,迫使軍政府釋放庇隆及在次年開放選舉,1946年總統選舉中庇隆以53.71%的得票率成功當選新一屆總統,然後抛出“内部市場”、“經濟民族主義”、“國家的主導作用”和“工業的核心作用”四大口号,力圖經濟多元化和加強獨立性,在他上台前銀行的國有化為其施政做鋪墊。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法雷爾和庇隆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五月廣場舉行的一次活動中(1945 年)

為了實作這些目标,庇隆開始了他的一五計劃,阿根廷貿易促進局( IAPI )成立,以集中對外貿易并在不同經濟部門之間協調且具有融資信貸功能,特别是對農産品予以保護價收購并在國際市場銷售,IAPI在與國際商達成最優價後掙差價作為計劃資金,1947年IAPI以此收獲12億美元。民族主義以國有化外國資産來展現,當然不是打土豪般的粗暴收割,由于英法兩國受戰争創傷難以維持海外資産,是以阿根廷政府趁機通過談判以較惠價格收買鐵路等資産;工業上政府對傳統部門提供補貼,同時收購和成立一批包括軍工、鋼鐵在内的大型工業企業,IAPI作為唯一機械和原材料進口商賣給國内企業賺差價;基礎設施現代化是工業化程序所必需的,一系列公共工程啟動,例如天然氣管道的建立将天然氣輸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阿根廷與美國和蘇聯一起成為天然氣使用最先進的三個國家之一。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一五規劃宣傳推廣IAPI

IAPI的收益也被用于民生工程。一五期間,政府制定學習計劃統一高校入學條件并建立了14所新大學,預算從4800萬(1946年)提高到2.56億(1950年),1949年庇隆頒布法令為低收入學生建立了獎學金制度并以财政保證大學教育免費,阿根廷大學生數量從1946年的4.9萬增加到 1950 年的 9.6萬人,1956年阿根廷成為拉丁美洲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消費上補貼某些大衆消費品的生産,使得平均實際工資從1945年到1949年上漲了約35%;醫療衛生上優先發展預防醫學,開展大規模疫苗接種運動,結核病死亡率從每10萬人130人下降到每10萬人36人,瘧疾、梅毒等疾病基本消失;社會上鼓勵工會在雇主不願發放福利或遵守新勞動立法的情況下号召罷工,這預防了“惡意讨薪”的奇葩問題,1950年該國的工會人數達到200萬人,是南美洲工會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大學城住宅區于1949年設計并于當年開工建設

1951年庇隆再次當選總統,而他也開啟了二五計劃,旨在發展國家基礎産業以及實作農業現代化,不過此時該國存在巨大的社會問題。庇隆的政策被後人稱為庇隆主義,其自定義為介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位置”,有點類似法西斯的社團主義,但這種不左不右的東西讓他兩邊都不讨好,宗教上由于提高世俗教育而引起該國傳統宗教階層不滿,經濟上的國有化則得罪了中上層階級,軍隊中的海軍又多為貴族出身是以稀釋了軍方的支援,政治上修改憲法加強集權又令自由主義者不爽,他雖然作出有利于勞工的一些措施,但社團主義色彩和鎮壓手段讓包括共産黨在内的一些激進左翼政黨也反對庇隆,同時削減支出彌補一五計劃的消耗也讓他失去一些勞工階級的支援,于是該國政局再次出現動蕩。1955年9月軍中反庇隆主義者發起“自由革命”政變,庇隆流亡他國……

阿根廷如何從發達國家淪為高通脹國家以至病急投醫休克療法(上)

胡安·多明戈·庇隆和他的第二任妻子伊娃·杜阿爾特。

參考文獻:

1.wiki

2.埃斯佩蘭薩:該國第一個有組織的農業殖民地-埃斯佩蘭薩市政府(2023)

3.什麼是農産品出口模式?它為何改變了阿根廷經濟?-梅麗莎·艾塔·坎普斯

4.19 世紀末阿根廷的工作條件如何?勞工們的需求是什麼?-梅麗莎·艾塔·坎普斯

5.20 世紀 30 年代的世界危機和阿根廷的國家幹預-馬裡奧·拉波波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