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作者:東亞超級聯賽

如果你已經體會過了命運的無常,那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着》。

《活着》主人公福貴是地主家的獨兒子,是個名副其實的闊少年。他“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福貴一生經曆由盛到衰,由喜到悲的過程,由于賭博欠債而變賣全部家産去還債,一夜之間從大地主淪為貧民。

經曆了父親病逝,母親生病,被國民黨部隊抓壯丁,解放軍俘虜,女兒聾啞,兒子抽血過多而亡,最後妻子、女兒、女婿、外孫相繼去世等重大變故。

他的一生充滿了絕望與痛苦,然而卻沒有被命運打倒,始終堅信“隻要活着就要敢于擔當責任”。

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從福貴自己的角度出發,他的苦難經曆裡充滿了幸福和快樂,他相信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外孫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親人,還有那頭始終陪伴他叫“福貴”的老黃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都是讓人感到幸福和快樂的。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餘華說:“生活是屬于每一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人活在世上,不是為了迎合他人而活,而要為自己而活。放下别人的眼光,活出真實的自己。不要被外物所擾,不要被外界所困,要活出自己的光芒,活得自在灑脫,活得不慌不忙,活得淡定滿足。

生活再苦,總有過去的時候。當人生遇到困境,遇到低谷時,要像福貴一樣,無論遇到多大的災難,都要堅持活下去,隻有活下去才有希望,才有可能遇見轉機。

有的人因為生活的變故,而産生輕生的念頭。但是生命隻有一次,正如麥家《人生海海》中所說: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着才需要勇氣。”

《活着》中的福貴,一生經曆的“七次死亡”,《人生海海》中的“上校”的一生經曆傷痛和磨難,他們都經曆了生死,面對世事無常,都熬了下去,都活了下來。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當今社會,經常聽說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國小生跳樓事件,令人唏噓不已。

根據《中國青少年自殺報告》中顯示,每年大約有10萬青少年死于自殺,而且每分鐘有2個孩子死于自殺,8個孩子自殺未遂。

造成悲劇的原因有很多,父母的管教,老師的嚴厲,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生命的逝去,花季的凋零,讓人歎息。

但是社會、家庭、學校教育有一方面出了問題。現在的孩子生下來就在溫室中長大,沒有經受風吹雨打,沒有遭受生活的錘煉,集萬千寵愛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長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都想他們個個成龍成鳳,不認清孩子的能力和長處,不接受孩子的平庸,都想每一個孩子都考985,都上名校。

沒有注意孩子的個性差異,一味的追求分數,一味的追求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最後導緻孩子走上不歸路。

作為父母要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心理出了問題要了解并及時治療,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要積極引導他們走出人生的低谷和迷茫,改變自己的育人方法,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作為家長,一定要引導他們讀一讀餘華的《活着》。面對生活的艱難與困苦時,要勇敢面對,即使生活再苦再累,前路再難再崎岖,都要堅強的活下去。

人隻有活着,才能活出自己的價值,才能實作自己美好的願望,才能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秦怡,曾被周總理稱為“中國最美女性”,是唯一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号的中國女演員。

她美麗優雅活到100歲,但她的一生充滿坎坷,經曆了兩段不幸的婚姻,前夫家暴,丈夫出軌,兒子患病,自己患癌。

晚年的秦怡在身邊最親密的人相繼離她而去,“曆經坎坷,隻剩孤獨做伴”。可是她依舊守着自己熱愛的電影事業,依舊樂觀豁達地活着。

2014年,已是90多歲高齡的她還自編自演了一部電影《青海湖畔》,并身體力行爬到4300米的青藏高原上進行拍攝。

對她來說,這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夢想的過程,更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對表演藝術的熱愛,她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中國的電影事業。

面對汶川和玉樹地震災難,她伸出援助之手,捐出幾十萬餘元用于救災事業。為了公益事業,她甚至将已故兒子的畫作拍賣,用所得款項全部轉給基金會,用大愛溫暖的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她用自己的才華和愛心,影響着無數人,成為人們心中“最美的奮鬥者”和“人民藝術家”。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人生無常,睜開眼不知道哪一天會遇到什麼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不知道前方的路是否崎岖不平荊棘叢生。

但是與其讓自己永遠痛苦的活着,不如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不辜負這大好時光。生命是有限的,不過百年時光。

何必計較名與利,成與敗,繁華與落寞。一切都是過眼煙雲,一切都會清零。人生要學會活得通透,無所謂得,也無所謂失。

生活是自己的,路是自己走,讓自己活得自在,活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要學會悲喜自渡,冷暖自知;要學會清空自己,與自己和解;要學會淡然面對,泰然從容。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老人,在彌留之際看見一個人,手中提着一個箱子走過來。

他好奇地問道:“箱子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呢?”那人回答道:“裡面所裝的,都是你的遺物。”

他又問道:“是什麼遺物呢,難道是我曾經擁有的财富?”

那人回答:“不是的,所有的财富都不屬于你,而是屬于這個世界。”

又問:“難道是所有關于我的記憶?”那人說:“不是的,因為你的記憶屬于時間。”

老人說:“那就應該是我的身體了。”

那人卻說:“也不是,因為你的身體屬于塵土。”

當那人打開了箱子,裡面竟然是空的。

老人說:“我勞苦一生,竟然不曾擁有任何東西。”

那人最後說道:“你活着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屬于你的。”

是以,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屬于你,屬于自己的,隻是活着的每一個瞬間。

人活一世,欲望太多,總想擁有太多的财富和名利,最後這一切都會不屬于你。

你來皆大歡喜,你走兩手空空,唯一屬于你的,就是你活着的每一個瞬間。

活着,就是世界上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也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的禮物。

【禅宗智慧】生活是屬于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人的看法

楊绛先生說: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隻有好好活着,人生才有希望;隻有努力活着,生命才會豐盈。活着就要珍惜當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與親人共度的時光,珍惜花開花落雲卷雲舒,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美國的民歌《老黑奴》中唱道: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歌中唱述的那位老黑奴,也和福貴一樣,經曆一生的磨難,家人先後離去,依然坦然面對苦難,在苦難中求得新生,尋找自己的活法。

餘華在《活着》的序言中寫到:

“沒有什麼比活着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着更艱難。”

當日暮西山時,福貴趕着老牛回家,霞光灑在他們的身上,田野外飄來希望的歌聲,一幅多麼和諧安詳的圖畫。

活着雖然艱難,但總有快樂。人生實苦,活着不容易。

我們要學會放下煩惱,放下悲喜,看淡生死,看清世界。

心懷美好,擁抱生活;珍惜幸福,擁抱希望;活在當下,坦然面對;接納現實,守心自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