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作者:曆史雲霧

甲午戰敗之後,李鴻章曾自嘲為裱糊匠,即東補西貼将破屋裝成淨室,但經不起風吹雨打,實則虛有其表。然而,李鴻章既不是“裱糊理論”的首創者,也不是持此理論的最高層次者,真正的始作俑者乃是道光皇帝。在世人眼中,道光勤政愛民、力行節儉,是一位循規蹈矩的有德之君,可就是這樣一位具備高尚素養的統治者,卻為何與裱糊政治聯系在一起,并成為大清的實際掘墓者?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道光帝

河海之辯後的鴉片戰争慘敗

中國的大運河不僅是一條漕運水道,承載着南北物流的集中運輸,還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軍事交通要道,明初朱元璋命徐達北伐,就是沿着運河口岸一路攻入北京,其中所需的軍糧物資也是通過大運河托運。

滿清入關後,為了防止鄭成功與沿海口岸互相串聯,便封鎖了自浙江至福建一帶的海運,将對外貿易集中轉移至廣州一地。從北京延申至廣州,大運河起到了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供養王室的糧食、食鹽,都是通過漕運輸送,可以說,大運河的暢通事關帝國命脈。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然而,乾嘉以後黃河水患泛濫成災,綿密的泥沙堵住了山東通往北京一帶的運河線,為解決水路不暢,繼位不久的道光帝迅速召集工部議事。在工部,由于利益劃分不同,主體分為海運派與河運派兩方陣營,雙方各執己見,為了背後的利益集團殊死相争。

對于河運派而言,漕運制度産生了以漕運總督為首的權力網絡,其中包攬了京師官員、地方督撫、江淮鹽商在内的龐雜勢力,涉及人數更是達到1萬以上。且随着乾隆末年漕運腐敗的日益加重,河運集團獲得利益也越來越多,已經發展為不可撼動的勢力。

僅以浙江一省為例,該地河道總督每年接受中央300萬兩白銀,但卻隻有30萬兩做了正經用途,其餘錢财皆用來打點上下關系,與江浙鹽商中飽私囊。倘若朝廷一旦實行海運,那河運集團不但無法獲得灰色收入,反而還會面臨被架空的風險。是以在河海之争中,河運派率先罔顧事實,一味攻擊海運成本高、風險大。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姑蘇繁華圖

面對河運派的咄咄逼人,海運派也不甘示弱,他們抓住了道光帝“裱糊政治”的特點,極力倡導節儉,提出雇商船海運無需另外造船,海運經費可以從原河運部分挪借,更無需另外籌款,如此安排可以有力避免官僚的層層克扣,降低成本減少國家損失。但也正因如此,利益集團的沖突也逐漸加劇。

惟有暫時停河運,以治河經費雇募海船以利運。《皇朝世文經曆編輯》

就在雙方争執不下之際,道光帝傾向海運的态度日趨明朗,他主張先用海運暫代河運,同時每年撥款少數銀兩投向河道修複,三年過後再觀察其中成效。

海運系暫時試行,将來河道全通,自應仍由河運。《清實錄》

海運派雖然戰勝了河運派,取得了清代漕糧海運的首次勝利,但問題随之接踵而來,在道光眼中,海運隻是省錢的一項權宜之計,一旦河運暢通,那麼自然會不複存在。再者,道光對海運的定位不夠清晰,使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機遇擦身而過,不僅未能成為擴充海上力量的開始,反而在實行幾年後又立行停止。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漕運

在二十年後的鴉片戰争中,英國軍艦從長江挺進,割斷揚州與鎮江之間的聯系,封鎖運河口岸,漕糧無法運至京師,清政府内外交困,無奈簽訂《南京條約》。是以說,道光執着于細微處小修小補,不肯斥巨資修複運河,而在大運河尚未修複之際,便貿然停止海運,緻使大清隻能依賴殘破的河道維持交通,最終被英軍掌握住緻命弱點,成為一決勝負的關鍵。

簽訂不平等條約後的沾沾自喜

在鴉片戰争爆發之前,道光堅守天朝國威,笃定英軍不敢貿然來犯,是以他堅決要求清軍别避而不戰。在給林則徐的谕旨中,“勿啟邊釁,糜響勞師”這八個字曾多次出現,也就是說道光将裱糊理論運用到了對外政策當中,可遠道而來的英夷卻絲毫不予置會。

當道光帝指派林則徐開展虎門硝煙後,英軍借此挑起戰争,侵占定海,已構成赤裸裸的侵略。可當林則徐力主抗戰時,道光非但不予準許,反而還痛加申斥,認為英軍隻不過是來陳明冤情,我大清又怎能不為其昭雪伸冤,随即罷免了林則徐官職,交由吏部從重議罪。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然而,林則徐能夠觀察到的局勢,道光帝又怎能渾然不知,他之是以竭力反對戰争,隻不過為是為節省錢财,企圖通過懲治封疆大吏,來換取英軍的偃旗息鼓。如此一來,通過暫時性的漏洞填補,即可穩定局勢。

道光:英軍定會相戰不息,朕不願耗内地之兵民,國家之财賦。《籌辦夷務始末》

實事求是的講,道光如果将“裱糊理論”運用在國内政事中,還不至于釀成嚴重危機,但英軍來者不善,早已醞釀好一系列的殖民計劃,又怎會輕易被些許蠅頭小利收買。

是以,自林則徐被革職鎖拿後,英國便覺察到了清朝的避戰之心,随即發動了更大規模的侵略戰争。道光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才被迫出兵反擊,但由于錢糧消耗嚴重,且英軍所到之處攻無不克,他又想通過暫時妥協來堵住缺口。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鴉片戰争

為了使英人感到滿意,道光帝接連下達兩封谕旨,委托琦善、耆英等人開展羁縻政策,希望通過更大程度的讓利,來換取戰事平定,《南京條約》的最終簽訂,代表着道光裱糊理論的“實踐成功”。

從古制夷之道,不外羁縻,仁聖與民休息,耀德而不觀兵,并無傷于國體。《籌辦夷務始末》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即使是輸掉了這場侵略戰争,簽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道光仍然不勝欣喜,畢竟他自認為補上了大清這所巨輪的漏洞,而且沒有損害到國體命脈(經濟)。可以看出,道光帝“裱糊理論”的實踐宗旨,信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息事甯人為要旨,正如林則徐在《軟塵私議》中所言:議和之後,都門仍複恬嬉,大有雨過忘雷之意。

以民制夷後的盡失人心

第一次鴉片戰争結束後,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條約規定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随之而來巨額債務,使中央财政迅速走向枯竭,這就觸及了道光帝的經濟底線。如何既能避免正面軍事沖突,又能制服桀骜不馴的夷人,成為朝廷上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三元裡抗英

在三元裡之戰中,憤怒的廣州群眾曾拒絕英人進城,并與之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取得了巨大勝利。道光敏銳地察覺到,倘若能夠借助民間力量,來抵禦英軍侵擾,不但能夠省下巨大的國防開支,而且還能填補海防疲軟的漏洞。

英夷所最難懾服者粵之民也,假權于粵東之民,來制服夷人,粵東安則海疆均可晏然矣。《籌辦夷務始末》

于是“以民制夷”政策應運而生,各地督撫紛紛開展團練,要求地主士紳雇募義勇,抗擊英軍。一時間,地方團練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甚至取代綠營成為主要協防力量。

1848年,英國公使文翰企圖率兵進駐廣州城,廣東巡撫葉明琛随即号召鄉勇抵擋,在不折一兵,不發一矢的情形下,将數百名英軍攔截在外。此次抗英運動的勝利,使遠在京師的道光大為振奮,他自以為找到了破解英人的作戰之法,但這隻不過是掩蓋表面上的漏洞罷了。

清廷雖然确立了 “以民制夷” 政策,但仍存在着較為嚴重的防民思想,況且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本身就存在着利益上的沖突,根本不可能齊心合作。是以,道光君臣懼怕群眾力量逐漸強大,以緻威脅到自身統治,而對其百般防範。

人數既衆,未必人人有勇之方,一味信其,恐臨時不免挫敗。《清宣宗實錄》

更為要命的是,在民夷對抗過程中,倘若出現了英人死傷,清政府往往會為了讨好英人,而棄民之權益于不顧,這不僅大大增強了群眾對清政府的離心,還為後來反帝反封建埋下伏筆。

清實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潰的根源

道光讀書像

其實,道光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裱糊政治,隻能停留在治标不治本階段,根本無法改變清朝受侵略的困境。單純依靠羁縻退讓、以民制夷來填補漏洞,而不思增強國力、變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就斷然無法取得最終勝利。

結論:

自第一次鴉片戰争到第二次鴉片戰争,大緻有二十年的時間,清廷一直在道光裱糊理論的指導下,隻圖填補表面窟窿,而任由内在毒瘡不斷擴大。直至三十年後的晚清時期,慈禧與李鴻章執掌了中國大權,這二人完美地繼承了道光的裱糊理論,面對帝國主義肆意侵略,隻想憑借割地賠款而“一勞永逸”,絲毫不考慮變法革新這類“浩大工程”,最終使清王朝這艘岌岌可危的巨輪徹底沉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