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作者:历史云雾

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曾自嘲为裱糊匠,即东补西贴将破屋装成净室,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实则虚有其表。然而,李鸿章既不是“裱糊理论”的首创者,也不是持此理论的最高层次者,真正的始作俑者乃是道光皇帝。在世人眼中,道光勤政爱民、力行节俭,是一位循规蹈矩的有德之君,可就是这样一位具备高尚素养的统治者,却为何与裱糊政治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大清的实际掘墓者?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道光帝

河海之辩后的鸦片战争惨败

中国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漕运水道,承载着南北物流的集中运输,还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明初朱元璋命徐达北伐,就是沿着运河口岸一路攻入北京,其中所需的军粮物资也是通过大运河托运。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郑成功与沿海口岸相互串联,便封锁了自浙江至福建一带的海运,将对外贸易集中转移至广州一地。从北京延申至广州,大运河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供养王室的粮食、食盐,都是通过漕运输送,可以说,大运河的畅通事关帝国命脉。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然而,乾嘉以后黄河水患泛滥成灾,绵密的泥沙堵住了山东通往北京一带的运河线,为解决水路不畅,继位不久的道光帝迅速召集工部议事。在工部,由于利益划分不同,主体分为海运派与河运派两方阵营,双方各执己见,为了背后的利益集团殊死相争。

对于河运派而言,漕运制度产生了以漕运总督为首的权力网络,其中包揽了京师官员、地方督抚、江淮盐商在内的庞杂势力,涉及人数更是达到1万以上。且随着乾隆末年漕运腐败的日益加重,河运集团获得利益也越来越多,已经发展为不可撼动的势力。

仅以浙江一省为例,该地河道总督每年接受中央300万两白银,但却只有30万两做了正经用途,其余钱财皆用来打点上下关系,与江浙盐商中饱私囊。倘若朝廷一旦实行海运,那河运集团不但无法获得灰色收入,反而还会面临被架空的风险。所以在河海之争中,河运派率先罔顾事实,一味攻击海运成本高、风险大。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姑苏繁华图

面对河运派的咄咄逼人,海运派也不甘示弱,他们抓住了道光帝“裱糊政治”的特点,极力倡导节俭,提出雇商船海运无需另外造船,海运经费可以从原河运部分挪借,更无需另外筹款,如此安排可以有力避免官僚的层层克扣,降低成本减少国家损失。但也正因如此,利益集团的冲突也逐渐加剧。

惟有暂时停河运,以治河经费雇募海船以利运。《皇朝世文经历编辑》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道光帝倾向海运的态度日趋明朗,他主张先用海运暂代河运,同时每年拨款少数银两投向河道修复,三年过后再观察其中成效。

海运系暂时试行,将来河道全通,自应仍由河运。《清实录》

海运派虽然战胜了河运派,取得了清代漕粮海运的首次胜利,但问题随之接踵而来,在道光眼中,海运只是省钱的一项权宜之计,一旦河运畅通,那么自然会不复存在。再者,道光对海运的定位不够清晰,使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机遇擦身而过,不仅未能成为扩充海上力量的开始,反而在实行几年后又立行停止。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漕运

在二十年后的鸦片战争中,英国军舰从长江挺进,割断扬州与镇江之间的联系,封锁运河口岸,漕粮无法运至京师,清政府内外交困,无奈签订《南京条约》。所以说,道光执着于细微处小修小补,不肯斥巨资修复运河,而在大运河尚未修复之际,便贸然停止海运,致使大清只能依赖残破的河道维持交通,最终被英军掌握住致命弱点,成为一决胜负的关键。

签订不平等条约后的沾沾自喜

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道光坚守天朝国威,笃定英军不敢贸然来犯,因此他坚决要求清军别避而不战。在给林则徐的谕旨中,“勿启边衅,糜响劳师”这八个字曾多次出现,也就是说道光将裱糊理论运用到了对外策略当中,可远道而来的英夷却丝毫不予置会。

当道光帝指派林则徐开展虎门硝烟后,英军借此挑起战争,侵占定海,已构成赤裸裸的侵略。可当林则徐力主抗战时,道光非但不予批准,反而还痛加申斥,认为英军只不过是来陈明冤情,我大清又怎能不为其昭雪伸冤,随即罢免了林则徐官职,交由吏部从重议罪。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然而,林则徐能够观察到的局势,道光帝又怎能浑然不知,他之所以竭力反对战争,只不过为是为节省钱财,企图通过惩治封疆大吏,来换取英军的偃旗息鼓。如此一来,通过暂时性的漏洞填补,即可稳定局势。

道光:英军定会相战不息,朕不愿耗内地之兵民,国家之财赋。《筹办夷务始末》

实事求是的讲,道光如果将“裱糊理论”运用在国内政事中,还不至于酿成严重危机,但英军来者不善,早已酝酿好一系列的殖民计划,又怎会轻易被些许蝇头小利收买。

因此,自林则徐被革职锁拿后,英国便觉察到了清朝的避战之心,随即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道光在万不得已的情形下,才被迫出兵反击,但由于钱粮消耗严重,且英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他又想通过暂时妥协来堵住缺口。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鸦片战争

为了使英人感到满意,道光帝接连下达两封谕旨,委托琦善、耆英等人开展羁縻政策,希望通过更大程度的让利,来换取战事平定,《南京条约》的最终签订,代表着道光裱糊理论的“实践成功”。

从古制夷之道,不外羁縻,仁圣与民休息,耀德而不观兵,并无伤于国体。《筹办夷务始末》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即使是输掉了这场侵略战争,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道光仍然不胜欣喜,毕竟他自认为补上了大清这所巨轮的漏洞,而且没有损害到国体命脉(经济)。可以看出,道光帝“裱糊理论”的实践宗旨,信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息事宁人为要旨,正如林则徐在《软尘私议》中所言: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

以民制夷后的尽失人心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随之而来巨额债务,使中央财政迅速走向枯竭,这就触及了道光帝的经济底线。如何既能避免正面军事冲突,又能制服桀骜不驯的夷人,成为朝廷上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三元里抗英

在三元里之战中,愤怒的广州民众曾拒绝英人进城,并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巨大胜利。道光敏锐地察觉到,倘若能够借助民间力量,来抵御英军侵扰,不但能够省下巨大的国防开支,而且还能填补海防疲软的漏洞。

英夷所最难慑服者粤之民也,假权于粤东之民,来制服夷人,粤东安则海疆均可晏然矣。《筹办夷务始末》

于是“以民制夷”政策应运而生,各地督抚纷纷开展团练,要求地主士绅雇募义勇,抗击英军。一时间,地方团练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取代绿营成为主要协防力量。

1848年,英国公使文翰企图率兵进驻广州城,广东巡抚叶明琛随即号召乡勇抵挡,在不折一兵,不发一矢的情形下,将数百名英军拦截在外。此次抗英运动的胜利,使远在京师的道光大为振奋,他自以为找到了破解英人的作战之法,但这只不过是掩盖表面上的漏洞罢了。

清廷虽然确立了 “以民制夷” 政策,但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防民思想,况且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本身就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根本不可能齐心合作。因此,道光君臣惧怕民众力量逐渐强大,以致威胁到自身统治,而对其百般防范。

人数既众,未必人人有勇之方,一味信其,恐临时不免挫败。《清宣宗实录》

更为要命的是,在民夷对抗过程中,倘若出现了英人死伤,清政府往往会为了讨好英人,而弃民之权益于不顾,这不仅大大增强了民众对清政府的离心,还为后来反帝反封建埋下伏笔。

清实亡于道光:道光帝的裱糊政治,才是大清崩溃的根源

道光读书像

其实,道光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裱糊政治,只能停留在治标不治本阶段,根本无法改变清朝受侵略的困境。单纯依靠羁縻退让、以民制夷来填补漏洞,而不思增强国力、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就断然无法取得最终胜利。

结论: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致有二十年的时间,清廷一直在道光裱糊理论的指导下,只图填补表面窟窿,而任由内在毒疮不断扩大。直至三十年后的晚清时期,慈禧与李鸿章执掌了中国大权,这二人完美地继承了道光的裱糊理论,面对帝国主义肆意侵略,只想凭借割地赔款而“一劳永逸”,丝毫不考虑变法革新这类“浩大工程”,最终使清王朝这艘岌岌可危的巨轮彻底沉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