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不出“節日”魔咒,五芳齋難講新故事

作者:于見專欄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距離端午佳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然而在很多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粽子的身影。尤其電商平台的出現,讓大衆擺脫了節日的限制,實作了吃粽自由。小小的粽子,在新消費時代下爆發了強大商機,我們所熟悉的百年老字号五芳齋更是是以成功登陸了資本市場。

近期五芳齋釋出了2023年度報告,報告期内五芳齋營收26.35億元,同比增長7.04%,歸母淨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19.74%。業績雙增着實讓很多投資人眼前一亮。在釋出2023年報的同時,五芳齋也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報,不過這份報告卻難有亮點。

今年第一季度,五芳齋營收2.07億元,同比下降4.13%,歸母淨利潤-6975.9萬元,虧損同比增加9.11%。每年第一季度似乎已經成為五芳齋的老大難問題。也無怪很多網友笑稱五芳齋的全年業績全靠第二季度支撐。雖是調侃之言,但這也說明,靠粽子打天下的五芳齋仍未擺脫“節日”的魔咒。

業績遭遇瓶頸,“出圈”未“出界”

2022年8月,五芳齋成功在上交所挂牌,成為“粽子第一股”。對于一個百年老字号來說,能夠登陸資本市場無疑是另一種新生。不過五芳齋在上市後的表現卻有些差強人意,尤其是上市當年,五芳齋的業績就出現了頹勢。

2022年五芳齋營收24.62億元,同比下滑14.87%;歸母淨利潤1.38億元,同比下降28.53%。2023年五芳齋的業績雖有所好轉,營收和利潤都實作了增長,但縱觀其近6年的财務資料,五芳齋的成長速度是極其緩慢的。

2023年五芳齋營收26.35億元,比2018年隻增加了2.12億元,5年營收複合增長率僅為1.69%。在利潤層面,五芳齋雖然穩中向好,但實際上其盈利能力并不出衆。

翻看近兩年的财報不難發現,五芳齋隻有在第二季度的淨利潤為盈利狀态,一、三、四季度的淨利潤均處于虧損狀态。雪上加霜的是,近些年五芳齋的綜合毛利率還在一路下跌。2018年其綜合毛利率為45.24%,而2023年這一數值已經下降至36.8%。

走不出“節日”魔咒,五芳齋難講新故事

從營收和利潤資料上看,五芳齋的發展早已經進入瓶頸期。但反觀在消費市場,五芳齋的名氣卻越來越盛。與蜜雪冰城、三隻松鼠、五菱、泸溪河、迪士尼等品牌大搞聯名,通過富有創意的廣告營銷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五芳齋很難讓人相信是個百年老号。不過在消費市場的“出圈”,卻并沒有讓其産品“出界”。

2023年五芳齋華東地區營收12.88億元,營收占比50.14%,遠高于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近些年華東、華北、華中三大地區貢獻了五芳齋近70%的營收。

可以說無論是在上市前還是上市後,五芳齋的銷售地域性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雖說現在網絡電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産品的地域性問題,但花樣百出的粽子線上下才能綻放生機。

從經銷商數量來看,五芳齋對華東以外的線下管道鋪設并不算積極。2021年五芳齋除華東地區的經銷商數量為191家,2023年這一資料為211家,兩年時間僅增加了20家。五芳齋的線下根據地仍然主要集中在華東市場。

這就不難了解為何五芳齋的業績難以高速發展。其他幾個大區的管道建設沒有跟上,僅依靠線上發力,顯然還不能讓其業績突飛猛進。當然全國性管道的建設并非一朝一夕。解決産業瓶頸,全靠管道并不現實,更何況在管道之前,五芳齋還要擺脫“粽子”的枷鎖。

産業依賴粽子,多元化未見成效

衆所周知,五芳齋的拳頭産品就是粽子。2021年其粽子産品營收曾高達20.07億元。近些年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粽子産品的營收規模也一直維持在17億-19億元左右,營收占比接近70%。

毫無疑問,五芳齋未來的業績看點無非就在粽子産品上。如果粽子大賣,五芳齋業績肯定水漲船高。但是一旦粽子滞銷,五芳齋的業績可想而知。那麼粽子到底是不是一本好生意呢?可能并不是。

據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粽子市場規模約為84億元,預計今年大陸粽子市場規模将會突破百億。盡管市場在不斷擴容,但競争也越發明顯。

首先生産粽子的技術門檻非常低,而且粽子也屬于消費門檻較低的商品。換而言之,粽子市場沒有護城河一說。是以消費者在購買粽子時,其實買的就是品牌。

五芳齋的品牌力毋庸置疑,但是随着真真老老、知味觀等老字号的強勢崛起,茅台、星巴克、寶格麗等品牌跨界而來,五芳齋的日子并不好過。其在粽子市場上的地位雖然獨占第一檔,但精進的空間已然不多。

走不出“節日”魔咒,五芳齋難講新故事

其次,粽子具有非常明顯的節日屬性。是以能看到,五芳齋的營收結構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每年的第一季度,五芳齋都要為第二季度的端午佳節提前做好準備。

可以說每年的上半年,五芳齋都是滿産運作,甚至還要通過外委來完成粽子産量。但是當端午一過,進入下半年,五芳齋的産能是閑置的。每年都會經曆這樣的産能循環,從産能層面,五芳齋這種運作方式是極不健康的。

當然,為了緩解産能問題,擺脫對粽子的依賴,五芳齋還發展了月餅、餐食、蛋制品糕點等業務。不過時至今日,這些業務的發展依舊是不溫不火。

2021—2023年,五芳齋月餅産品營收分别為2.2億元、2.39億元和2.28億元,營收增速已經非常緩慢。更何況月餅和粽子一樣,都具有強烈的節日屬性,對産業結構的調整其實幫助不大。

而五芳齋的餐食業務,在經曆三年的疫情沖擊之後早已經大不如從前。至于蛋制品和糕點業務,隻能說是在原地踏步,近三年的營收規模均在2.6億元左右。

從發展思路上看,五芳齋是想通過多元化來改善産業結構,減少對粽子産業的依賴。不過現在看來,多元化成果收效甚微,反而讓五芳齋的業績更加依賴粽子。從本質上講,多元化可能并不是五芳齋的最優解,缺乏第二曲線才是其最大的産業問題。

産業轉型尚需新核心

2022年底,五芳齋在嘉興開設了首家節令伴手禮店,提供早午晚三餐、下午茶、宵夜等餐飲服務,該門店也提供蛋撻、牛角包等西式烘焙産品。與此同時,五芳齋也開始布局速凍賽道,推出了速凍飯團、速凍水餃馄饨等産品。

在時下大熱的預制菜賽道,五芳齋也從未缺席。在嘉興生産基地興建中央廚房,生産菜肴成品、半成品調理包為餐飲企業提供預制菜服務。發展烘焙、速凍和預制菜這些新産業,五芳齋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尋找第二曲線,同時打造“新零售+輕餐飲”全新産業模式。

不過值得懷疑的是,不管是烘焙、預制菜等業務,還是餐飲+零售模式,都稱不上“新核心”。

現制烘焙、速凍和預制菜這三大賽道不僅同質化嚴重,内卷更是有目共睹。五芳齋在這三大領域做嘗試,雖說豐富了産品的多樣性,發掘更多的消費場景,進一步弱化粽子的影響力,但能不能在消費市場“出圈”尚且未知。

走不出“節日”魔咒,五芳齋難講新故事

從戰略上看,五芳齋發展烘焙、速凍等新業務也是為其“輕餐飲+新零售”的一體化新産業模式做鋪墊,但這條路能不能走得通,未來能否成為其業績的新增長點還有待時間驗證。

這是因為,如果走“輕餐飲+新零售”路線,那麼對線下管道和冷鍊運輸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五芳齋線下直營門店112家,主要集中在嘉興、杭州、上海等華東地區。

在門店數量上,五芳齋的優勢并不明顯,而且“輕餐飲+新零售”模式也隻限于江浙滬地區試水推廣。更何況這種業務模式也并非五芳齋獨創,巴比食品、一鳴食品線上下走的同樣是類似的路子。

不同的是,巴比食品線下門店數量超過5000家,一鳴食品線下門店也有2000多家。從巴比食品和一鳴食品的發展曆程來看,走“餐飲+新零售”模式确實行得通,但前提是線下管道要廣,業績才能取得質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模式下,雖然表面上面對的是C端群體,但實際上想要把“餐飲+新零售”走通,必須打開B端市場,巴比食品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對于五芳齋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

截至2023年底,五芳齋餐飲業務營收僅為1.48億元,相比2022年隻增加了4.78%。由此可以看出,五芳齋的“輕餐飲+零售”仍處于起步階段,或者在該項新業務上,五芳齋是有些底氣不足的。至于能不能成為其第二曲線還言之尚早。

結語

老字号煥新永遠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五芳齋在新式營銷之下,熱度不斷,産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越是這樣,五芳齋和粽子的捆綁就越深。這也讓其産業模式陷入了不健康的發展循環。

擺脫粽子的影響,是五芳齋必須做的事情。但是在這之前,五芳齋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打造爆款單品和培養新型産業,隻有在産品上有了眉目,那麼五芳齋的“粽子”困局自然會迎刃而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