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作者:壹覽商業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蒙嘉怡

編輯/薛向

最近的零食賽道非常熱鬧。前有零食很忙實作200億的營收,劍指萬店,後有三隻松鼠釋出上市以來最大增幅财報,宣稱要重回百億。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零食第一股”來伊份。2023年,來伊份出現了營收下滑的尴尬局面,這是其2016年上市以來首次營收下滑,淨利潤更是接近腰斬,降幅達44.09%。

除此以外,自2022年12月達到25.81元/股的高點後,來伊份的股價就“跌跌不休”,截至2024年4月29日,來伊份股價報收11.25元/股,市值收縮了一半不止。

一邊利潤大幅下降,另一邊市值急劇縮水。來伊份究竟怎麼了?

來伊份表現不佳

2023年以來,來伊份股價逐漸走低,與其業績萎靡有直接聯系。

首先,來伊份營收增速顯著放緩。與同行比,鹽津鋪子2023年Q3營收同比增加52.54%,22年同比增加26.83%,21年同比增加16.47%。與之相對的,自2018年起,來伊份的營收增速再未超過10%,2023年營收顯著下降。良品鋪子的增速雖然也放緩,但營收數額顯著高于來伊份。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除此以外,來伊份2019年—2023年營收分别為40.02億元、40.26億元、41.72億元、43.82億元、39.77億元,和同為上市公司的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相比,營收規模相差甚遠。2022年良品鋪子營收為94.4億,是來伊份的兩倍多,2023年三隻松鼠營收為71.15億,是來伊份的一倍多。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其次,在10家已上市的零食企業中,來伊份的毛利率最高,淨利潤卻排名倒數。壹覽商業統計了來伊份、甘源食品、鹽津鋪子、良品鋪子的毛利率以及淨利潤,發現自2021年起,來伊份毛利率就已“登頂”,但淨利潤基本都是墊底。2023年3季度為例,來伊份毛利率為42.48%,甘源食品毛利率為36.32%。同期來伊份的淨利潤為454萬,甘源食品為2.14億,二者相差47倍多。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再者,來伊份投在銷售費用上的錢不算少,但回報卻不能與之相比對。壹覽商業統計發現,來伊份的銷售費用占營收31%左右,位于行業前列。以2022年為例,來伊份、三隻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的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别為27.44%、21.02%、18.60%、15.81%。營收金額處于行業中下遊的來伊份,銷售費用率卻是一衆上市公司同行中比例最高的。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對此,來伊份表示:“部分友商與公司銷售管道總體差異較大,因而銷售費用結構不同;與部分友商相比,公司線下直營門店占比的不同、銷售區域的不同等因素,使得互相之間并不具備可比性。”

在壹覽商業看來,來伊份成也直營,敗也直營。同樣線下經營3000多家門店,良品鋪子約七成是加盟店,而來伊份則以直營為主,截至2023年12月,來伊份的直營占比仍達51.83%。

綜合下來比較,2023年,良品鋪子毛利率27.88%,淨利率2.24%。而來伊份毛利率40.75%,但淨利率卻隻有1.4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2023年前三季度,來伊份已然虧損3145.52萬,良品鋪子則盈利1.22億。

事實上,作為休閑零食行業的前輩,來伊份确實有一定的實力,而且近些年也在進行自我“救贖”。

自救章法雜亂

壹覽商業認為,來伊份一直在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但至今仍未形成系統性的戰略手段,也未取得明顯成效。

2017年,來伊份便在來伊份生活館推出了輕食咖啡區——“LYFEN COFFEE”,2023年,來伊份宣布旗下咖啡品牌更新為“來咖Laicup coffee”。來伊份方面稱,來咖已經登入上海、江蘇、浙江400餘家門店,預計到2023年底鋪設800-1000家店。但直到發稿前,杭州仍找不到“來咖咖啡”,來伊份也再未宣傳自家的咖啡。

2020年,來伊份進軍醬香型白酒行業,推出“醉愛”系列醬香型白酒。2021年到2022年,分别實作收入857.19萬元、561.39萬元。白酒業務在公司收入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022年,來伊份宣布推出了首款氣泡水産品“湃湃檸”,主打“0糖0脂0卡”概念,對标元氣森林。花了大力氣投流研發,但現在全網下架。

除此以外,來伊份先後入局過糧油調味、酒水飲料、水果生鮮等多個食品品類,甚至還曾涉足過美妝護膚和日用百貨等非食品領域。從現在的發展來看,來伊份的跨界基本以失敗告終。

究竟是什麼導緻昔日大哥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壹覽商業》表示,來伊份之是以在經營戰略上缺乏“定力”,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成績不好,不論是營收規模、營收增速還是淨利潤,在同行中均為倒數,股價也是墊底。面對着慘淡的财務資料,來伊份的舉動不足為奇。

二是市場競争激烈,行業趨勢發生變化,零食量販成為主要“攪局者”。壹覽商業統計發現,10家上市零食企業中有4家營收同比增長,增長最快的是鹽津鋪子、勁仔食品、甘源食品。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而這三家企業與零食量販品牌羁絆頗深。

鹽津鋪子的管道重心由商超轉向零食量販店,并啟用降價政策,2023年上半年實作營收18.94億元,同比增長56.54%;淨利潤達2.46億元,同比增長90.69%。

勁仔食品已在零食很忙、好想來、老婆大人等零食量販店上市。并陸續開發專業散稱經銷商,前三季度“散稱”賽道實作快速增長,營收增速超230%。

甘源食品2022年财報顯示,某零食量販店品牌已經成為甘源食品第三大客戶,帶來的銷售額達3千餘萬,占2022年全年銷售額的2.1%。

詹軍豪表示,來伊份可能是希望通過拓展新業務領域來尋找新的增長點。然而,這種頻繁的戰略調整也可能導緻企業資源分散、品牌定位模糊以及消費者認知混亂等問題。若想重制昔日風光,來伊份必須明确品牌定位和市場定位,不可“朝三暮四”。

專注核心業務

事實上,傳統零食品牌并不隻有來伊份迷茫,三隻松鼠也曾陷入低谷。

2016年,三隻松鼠進軍線下,一度擴張了上千家門店,砸錢毫不手軟,比如開出300平米的大店,裝修費用和租金動辄近百萬。現在,這些直營門店消失殆盡。2019年後,三隻松鼠營收再沒有超過百億,市值也蒸發了200多億。

三隻松鼠開始反思。一方面深挖供應鍊,在原料、加工制造和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三個環節發力,逐漸從銷售端走向制造端及種植端,串聯一二三産,有效推動整個産業鍊提質增效。一方面改變自身,在2022年提出“高端成本效益”戰略,即去除品牌溢價、讓利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底實施“高端成本效益”戰略以來,三隻松鼠的利潤提升明顯。财報顯示,2023年全年,三隻松鼠營收71.15億元,同比下降2.45%,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69.85%,扣非淨利1.02億元,同比增長148.72%。

2024年更是增收也增利,2024年一季度,三隻松鼠實作營業收入36.46億元,同比增加91.83%;淨利潤3.08億元,同比增加60.80%;扣非淨利潤2.63億元,同比增加92.84%;淨利潤率高達8.45%。

在壹覽商業看來,相較于盲目追求各種紛繁複雜的方向,來伊份不如将現有資源與優勢發揮到極緻,以此來尋求突破。

一是把價格打下來。縱觀2023年業績和股價表現雙優的拼多多、瑞幸咖啡和名創優品,身上都帶有“低價”和“高成本效益”的标簽。對于零食行業所處的日常消費品賽道來說,低價無疑也是接下去競争的主旋律。打開社交平台搜尋來伊份,不少消費者都表示來伊份太貴。缺乏成本效益優勢的來伊份,難以吸引新的消費者。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專家顧問餘豐慧指出,作為傳統零食企業,來伊份在供應鍊上存在優勢,若能優化供應鍊管理,降低營運成本,自然便能提高成本效益。除此之外,來伊份曾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合作範圍涵蓋雲計算、大資料、AI等技術領域。來伊份可以利用新技術手段來提高決策精準度和營運效率,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和消費者粘性,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模式,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

二是全管道發展。随着直播行業商業模式逐漸成熟,消費者對線上管道的依賴性進一步增強。來伊份看到了線上管道的潛力所在,但選錯了方向。其他品牌在公域流量池裡淘金時,來伊份轉頭做起了私域,以“來伊份”官方APP為載體,為消費者提供各種線上業務模式。反映到結果上,就是來伊份依然十分倚重線下管道。

财報顯示,2018—2021年,來伊份的線上電商收入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别為10.50%、12.90%、14.75%和13.01%。與之相比,2021年,三隻松鼠的線上營收占比為66.31%;良品鋪子的線上營收占比為53.13%。

最為重要的是,進行産品創新。新零售專家鮑躍忠指出,來伊份經營狀況不盡如人意,主要在于産品創新方面尚未取得顯著的突破,而這也成為零食行業整體面臨的難題。他預測,零食行業未來的增長潛力或許在餐飲零食化的趨勢之上。以雞爪為例,過去它主要是作為一道菜品出現在餐桌上,而現在卻逐漸演變成一款随時可吃的零食。然而,要開發出大單品,企業就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來伊份顯然是做不到位的。以2023年上半年為例,來伊份投入研發費用662.77萬元,研發費用率0.31%。與之相對的是,良品鋪子、三隻松鼠、鹽津鋪子分别投入了2503.89萬元、1262.41萬元、4537.02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别為0.63%、0.44%、2.40%——來伊份再次墊底。

淨利潤和市值雙跌之後,來伊份失去戰略定力

來伊份創立至今已有20餘年,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來伊份能夠屹立不倒已是值得稱贊的事。随着後來者追趕,昔日“零食第一股”也在逐漸失色,來伊份能否重拾昔日輝煌,還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