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編者按
4月27日上午,由《臨床肝膽病雜志》主辦的“WILLOW MEDICAL 柳蔭醫學會議(三)——消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京成功舉辦。本次會議圍繞2024年第4期重點号專刊中關于大陸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診療進展相關熱點話題展開。會議主席為雜志主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賈繼東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牛俊奇教授和高沿航教授,特邀專家包括本期執行主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紅松教授、饒慧瑛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劉中夫研究員、金聰研究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豪教授、左力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靳雪源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胡鵬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紀泛撲教授。
《臨床肝膽病雜志》主編牛俊奇教授緻開幕辭,首先向現場及線上的各位專家和同道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臨床肝膽病雜志》始終緻力于傳播肝膽病診療研究最新進展,在新發展形勢下,更要打造多元化學術交流平台,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平台功能和品牌價值。雜志為相關學術活動專門創立“WILLOW MEDICAL 柳蔭/柳芽”IP品牌,“柳蔭”旨在彙聚知名專家,“柳芽”則為行業新星提供展示舞台,共同推動學術交流和科研創新。多年來,在莊輝院士、賈繼東教授等衆多專家的引領下,在各位同道的支援下,《臨床肝膽病雜志》已實作跨越式發展複興,獲得業内廣泛認可和贊譽,取得了在全國2000多種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3的優異成績。2024年,《臨床肝膽病雜志》精心調整,舊貌換新顔,每期都設計了獨具特色的封面,與文章内容相得益彰,更加突出雜志高水準的品味和定位。關于今天的論壇主題,牛俊奇主編表示,HCV感染仍是全球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期待與各位專家和同道共同探讨、深入交流,為消除HCV感染貢獻智慧和力量。
《臨床肝膽病雜志》主編賈繼東教授在緻辭中指出,《臨床肝膽病雜志》由葉維法教授在1985年創辦,是大陸最早的肝膽病期刊,雜志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一直以來廣受同行贊譽,為大陸肝膽病學術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此外,賈繼東主編對執行主編陳紅松教授、饒慧瑛教授主持的2024年第4期重點号專刊給予了高度肯定。他強調,與乙型肝炎的普遍感染情況不同,HCV感染在高危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而在普通人群中則相對較低。本次專刊主題既涵蓋了丙型肝炎臨床診療方面的熱點問題,也涉及公共衛生、婦兒健康以及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的丙型肝炎防治問題,其深度和廣度都展現了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将為推動大陸丙型肝炎防治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援和實踐指導。
陳紅松教授主持開場報告,饒慧瑛教授介紹了大陸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現狀及清除程序。饒教授介紹,目前HCV感染的全球流行率為0.7%。近年來,為實作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脅的戰略目标,大陸逐漸推行相關政策,積極推進丙型肝炎防治程序。依照大陸的丙型肝炎消除防治經驗及國家相繼出台的政策檔案,對住院患者丙型肝炎抗體進行篩查,并對陽性患者進行院内管理,可有效加速消除丙型肝炎。根據國内外不同的丙型肝炎防治辦法,可以通過對較小或特定感染人群實作微消除,建立社會多部門聯合防治,實作覆寫丙型肝炎診治全流程,快速有效篩查出HCV感染者,提升傳染源的管理和治療率。
随後,在劉中夫研究員主持下,金聰研究員針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實驗室檢測方法及政策開展了細緻的闡述。HCV感染的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是阻止進展為肝硬化和HCV相關肝細胞癌的重要手段。HCV感染的實驗室檢測向着更靈敏、更快速、更準确的方向發展,但仍面臨挑戰。随着慢性HCV感染治療進入直接抗病毒藥物(DDA)的泛基因型時代,95%以上的丙型肝炎患者得到治愈,未來将會有更多的實驗室檢測新技術和新政策湧現。目前,即時核酸檢測技術可大幅縮減檢測的周轉時間,當天診斷HCV現症感染;提高治療的依從性。觸發檢測可以減少臨床就診次數,增加HCV感染者獲得核酸檢測的機會,及時發現HCV現症感染。自我檢測有助于提高受檢者主動檢測的意願,擴大檢測的覆寫率,促進個體早診斷、早治療。多病同防、同檢是公共衛生領域後續發展的主流方向。
由靳雪源教授主持,胡鵬教授闡述了關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與器官移植的研究進展。報告指出,考慮到HCV相關的肝髒疾病的顯著發病率和病死率,肝移植仍然是HCV治療的重中之重。既往認為HCV對非肝實體器官移植受者的患者和移植物生存都有負面的長期影響,随着DAA時代的到來,肝和非肝實體器官移植受者可以安全有效地接受新的DAA方案治療,有望從根本上消除丙型肝炎移植後肝髒和非肝髒并發症的風險。利用抗HCV陽性的器官,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丢棄器官和顯著擴大可用供體庫,減少移植等待名單的時間,增加等待者獲得移植的機會。在移植前确定DAA治療的能力、移植後藥物互相作用,并確定患者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及移植成本是至關重要的。
随後,由高沿航教授主持,紀泛撲教授在關于妊娠期婦女和兒童丙型肝炎的管理的報告中指出,HCV感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DAA的出現為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對于嬰幼兒、青少年和孕婦這一特殊人群的治療仍存在諸多挑戰,目前尚存“3歲以内低齡幼兒和孕婦丙型肝炎的治療”這兩塊未完成的拼圖,待進一步明确。此外,青少年丙型肝炎的治療,特别是存在特殊合并症情況下的治療,亦不容忽視。相信随着循證醫學證據的逐漸充實,丙型肝炎DAA治療的拼圖會最終完整,實作真正的“全員治療”。
最後一個報告由王豪教授主持,左力教授介紹了血液透析人群中消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現狀及目标。報告指出,血液透析患者全球範圍内HCV感染率遠高于一般人群。大陸終末期腎病患者逐年增多,至2022年底,血液透析患者已達84.4萬。大陸尚缺乏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流行病學資料,部分地區患者感染率為7.4%。降低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是腎病及肝病醫生的挑戰。近年來,大陸加強了血液淨化品質控制與改進工作,并釋出了相關标準和規範。在血液透析中心嚴格遵守規定做好預防與篩查的形勢下,大陸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距離2030年目标仍有差距。此外,DAA治療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較少,需要引起臨床更廣泛的關注。随着DAA納入醫保,腎内科與專科醫生的合作将有助于其廣泛使用,期待大陸血液透析人群早日實作HCV感染微消除的目标。
《臨床肝膽病雜志》主編牛俊奇教授、高沿航教授主持。高沿航主編在會議總結中衷心感謝所有專家和觀衆的熱情參與,并特别緻敬本期重點号執行主編陳紅松教授、饒慧瑛教授的精心策劃與組稿,以及各位作者的傑出貢獻。同時,對吉利德公司的公益支援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次會議線上參與人數超過7200人,專家們的精彩觀點和見解得到了廣泛傳播,相信能夠對大陸丙型肝炎消除工作發揮一定積極的推動作用。《臨床肝膽病雜志》也将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擴大期刊學術影響力,為推動領域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主持專家
來源:《國際肝病》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