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晶報特别報道 | 今天你“搭”了嗎?

作者:晶報

随着“五一”假期臨近,各社交平台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尋找“旅遊搭子”的文章。去年底,《咬文嚼字》編輯部釋出“2023年十大流行語”,“搭子”就在其中。“搭子”原先在方言中指“一起打牌的人”,即“牌搭子”,後使用範圍擴大,一起從事某種活動的同伴皆泛稱“搭子”。如今流行的“搭子”,反映的是一種新型的社交關系模式——輕于朋友,重于同僚,主打垂直領域裡的精準陪伴。

晶報特别報道 | 今天你“搭”了嗎?

小米(左一)和“旅遊搭子”在甘肅陽關乘坐驢車。

“飯搭子”“運動搭子”“減肥搭子”“逛街搭子”……通過社交平台,深圳人萬事皆可“搭”。但找“搭子”的過程就像拆盲盒,有驚喜也可能有驚吓。

合拍的“旅遊搭子”成為難忘回憶

今年43歲的小米(化名)在深圳一家外企上班,平時工作忙碌,但她一年大概會用年假拼節假日安排4次旅行,分别是和父母、同僚、丈夫,以及自己獨自出遊。她喜歡看央視的紀錄片頻道,很多旅遊目的地就是因為紀錄片而決定的,就像3月剛剛去過的甘肅。

當時趁着旅遊淡季,小米獨自出發去了敦煌。行程規劃中有兩天要從市區分别向東西方向出遊,旅途遙遠,包車或者跟團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小米當時就想到了找“搭子”。

其實這不是她第一次找“旅遊搭子”,小米說,去年她發現父母年歲高了,有些長途旅行不适合了,而找朋友,不是被孩子家庭牽絆就是工作走不開,于是她在計劃九寨溝、黃龍旅行的時候就曾在網上找過“搭子”,但後來因為時間行程對不上沒成功。這次,她依然采取在社交平台上浏覽網友發帖、留言的方式,看到與自己目的地和時間安排相近的網友,就主動加微信進一步分享彼此的行程,同時也通過聊天了解對方的喜好和習慣。“我大概加了十幾個人,最後成為‘搭子’的隻有4人。”小米說道。

晶報特别報道 | 今天你“搭”了嗎?

小米(中)和“旅遊搭子在旅途中。

小米說,自己向一個定居甘肅的“搭子”丁香(化名)推薦了當地找的一日遊小團,分析了優缺點,對方很爽快,立即就确定成團并轉了團費過來,突如其來的信任讓小米有些詫異,但也是以對大西北的好感油然而生,對這次旅程充滿了期待。後來,她們經過一天愉快的相處,又認識了團内另一個新“搭子”陽光男孩阿傑(化名),相約第二天包車前往另一段旅程。

這一路上,“旅遊搭子”給小米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比如丁香行程中有的景點不進去,但會很有耐心地在外面等待夥伴們,就算那天下了雨,氣溫低,她也沒有催促大家。他們在路上用午餐時,遇到了一家餐廳使用“陰陽菜單”,給外地遊客的菜單上價格都偏高,阿傑發現了便和店家理論,小米也上前幫腔,店家最後答應給大家打折。沒想到旅程結束時,包車的司機為了表達歉意,給大家免去了當天的費用,他們高高興興地用這筆錢去大吃了一頓。“合拍的‘搭子’就是這樣,彼此包容、遷就、尊重。”小米稱,“我們仨後來建了個小群,還會分享推薦讀過的好書。旅行中遇到‘搭子’成為朋友還能共勉,我想我是幸運的!”

晶報特别報道 | 今天你“搭”了嗎?

周周和“旅遊搭子”一起為“五一”假期制定的廈門旅遊行程。

與小米尋找旅途階段性的“旅遊搭子”不同的是,周周(化名)尋找的是幾乎全程同步的“搭子”。

“00後”女孩周周是河南人,在深圳讀研究所學生不到一年。往常出門旅遊,周周基本和朋友兩人行,既能一起逛景點也能互相拍照。今年“五一”,周周計劃周邊遊,但身邊的朋友圈暫時找不到理想的夥伴,就想着上網去找個“搭子”,最好是跟自己一樣“喜歡暴走拍照,又能‘特種兵’窮遊的,至少消費觀念相似且行程規劃比較一緻。”

周周在社交平台上刷了很久,也問過挺多人,加了三四個想去福建玩的網友,從中确定了一個在長沙讀書的女大學生作為本次的“旅遊搭子”。周周說,本來她計劃是三天兩晚,但是考慮到“搭子”比較遠,是以改成了四天三晚。她先給出幾個想去的景點,然後“搭子”規劃了路線,也比較符合周周的預期。住宿是周周找的,在網上預付,“搭子”很快就把一半的房費先轉給了她。雖然兩人聊天沒有太深入,但周周感覺到“搭子”和自己個性還挺像,攻略做得很認真,也尊重對方的意見,讓這趟即将開始的旅程備感期待,“如果路上有分歧也很正常,就包容一點呗,求同存異就行了。”

“搭子”社交成為深圳人新生活方式

打開某社交平台,搜尋“深圳搭子”,晶報記者發現了深圳人找“搭子”的領域豐富多樣:“愛戶外活動的朋友比較少,是以想找周末能一起去徒步、爬山或者戶外活動的小夥伴”“想找一位自習搭子,最好是校内學生,學習期間互不打擾,就吃飯的時候聊聊天解悶”“想找一個‘長期互拍’(互相拍照)的搭子,一邊認識新朋友一邊互相幫忙記錄工作以外的周末生活”……

晶報特别報道 | 今天你“搭”了嗎?

“演唱會搭子”為周周在佛山鄧紫棋演唱會上留影。

在和“旅遊搭子”成行前,周周先在4月20日和“演唱會搭子”去佛山看了場鄧紫棋的演唱會。找“演唱會搭子”一來是大家喜歡同一個歌手有共同話題,二來剛好在外地過周末可以平攤房費,結伴同遊。周周說,這次找的“搭子”比較随性,大部分安排都聽周周的,可惜天公不作美,佛山周末下大雨,星期六上午雨歇時她們去逛了清晖園,“搭子”不愛拍照,倒是幫周周留下了不少美照,晚上演唱會兩人雖然被淋濕了,但無法擋住她們的熱情。

周周說,她去參加一些線下打卡活動也是在網上找的“搭子”,她覺得去的都是公開場合,找的也是興趣相投的女孩子,比較放心,“朋友可能隻是陪你一起,但是找的‘搭子’一起參與一些活動更能聊得來。”

除了旅遊,小米的生活中也有其他找“搭子”的需求。她愛好運動,遊泳時希望有人幫忙看看泳姿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打羽毛球需要對手,她就在運動場裡找到了“運動搭子”。她稱,“我挺喜歡這樣的‘找搭子’的生活方式,可以遇到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而且是不分性别年齡。現在網絡發達,宅家的人很多,找‘搭子’的方式可以讓大家邁出家門,感受真實的人和人面對面的交流。”

深圳市民張小姐在“搭子”這個詞還沒流行起來的時候,在2018年就已經有了“話劇搭子”。那一年話劇《如夢之夢》在深圳上演,一票難求,張小姐到二手平台上尋找機會,正巧遇到了一位網友轉賣。聊天中張小姐發現兩人居住地不過三個地鐵站的距離,便商量了當面交易,原來對方是個年齡相仿的女孩,這張票是她朋友不能去才轉手,兩人于是結伴去看了這場演出。

兩人原是陌生人,因為都喜歡看話劇,且都經常約不到一起看劇的朋友,此後兩人便常常相約一起看演出。張小姐說,她們平日聯系并不多,話題基本都是圍繞感興趣的話劇開展,兩人之間有着不過多談及其他生活領域的默契。張小姐更關注演出開票時間,每次都是她先搶票,然後“搭子”馬上就會把票錢轉給自己,有了“搭子”的好處就是有時能買優惠的兩人套票,時間允許的話她們會在看演出前一起吃個飯,AA制,演出結束後一起搭地鐵回家,路上會分享觀劇感受,偶爾散場時間太晚趕不上地鐵,她們也能平攤打車費用。“我覺得能讓我們關系持續下去的原因是一種‘邊界感’,對我這個有點恐懼社交的i人(性格比較内斂、内向的人)來說這樣的距離剛剛好。”張小姐說道。

去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33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6%的受訪青年表示自己生活裡有“搭子”,68.9%的受訪青年認為找“搭子”是踏出社交舒适圈,尋求新型社交模式的勇敢一步。調查中,大家主要有“飯搭子”(52.9%)、“運動搭子”(43.4%)、“旅遊搭子”(37.7%)、“學習搭子”(34.2%)、“遊戲搭子”(31.1%),其他還有:“遛娃搭子”(22.4%),團購、湊單、逛街等的“購物搭子”(24.8%),觀影、追劇的“戲搭子”(19.9%),露營、野餐等“戶外搭子”(17.1%),上廁所、打水等校園“生活搭子”(8.6%)。在找“搭子”的過程中,大家通常會考慮興趣愛好(70.1%)、道德品質(60.8%)、節奏是否合拍(48.5%)、消費觀念(46.5%)、性格魅力(43.7%)等。

尋找“搭子”,安全第一

當“搭子”文化越來越盛行,負面事件也逐漸顯現。記者在社交平台上也看到了不少關于“搭子”的“避雷帖”“吐槽帖”。有一位深圳網友稱,在網上找了兩個“爬山搭子”,第一個因為化妝遲到了,而且還沒帶裝備空手來,根本就不是真正想爬山;第二個則是反複改變計劃,最後還是未能成行。另一個網友表示,自己跟“旅遊搭子”出門後,對方要求過高,與自己生活習慣完全不合拍,于是自己半路退票改路線,結果對方後來在自己的社交首頁下留言幾十條罵自己。還有網友反映了被拉到“搭子”群裡收費、被“搭子”性騷擾、“搭子”收了酒店房費就拉黑自己等多種情況。

去年,“小紅書旅遊搭子被指涉黃”曾登上微網誌熱搜。當時小紅書官方回應,已針對站内“旅遊搭子”相關筆記開展全量回查,尚未定位到文章内所提及使用者反映的問題,一旦查實存在違規内容,将依法依規對違規使用者進行嚴肅處理。如今,記者在該平台浏覽發現,部分“搭子”相關文章上會附有平台提醒:“請謹慎甄别内容資訊,注意個人安全”。

小米稱,目前自己沒有遇到過不好的“搭子”。她一般注重聊天過程中的第一感受,如果發現觀念不合就不會繼續溝通下去,避免“踩雷”。在費用支出方面,她建議最好不要預付他人的費用,比如共同用餐可以大家當面AA。周周則是會在篩選“搭子”的過程中嚴格把控,比如她隻找女生,不會加那種“三無”小号,會看對方社交首頁、微信朋友圈上發的内容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可“搭”。

對此,記者也采訪了廣東瀛尊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吳昊律師。他稱,十年前他和很多深圳的朋友也習慣通過戶外論壇找活動、找同伴,這些較為專業的論壇上通常會置頂一些戶外活動或約伴的建議規則,可以讓人快速學習,找到同頻的玩家,當下的年輕人更習慣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尋找“搭子”。

4月16日,攜程釋出《2024“五一”旅遊趨勢洞察報告》。資料顯示,五一假期深圳出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101%;深圳入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66%。以大學生(18-22歲)為代表的“00後”年輕遊客成為旅遊市場生力軍,出遊訂單占比達到31%,同比增長20%。與室友、 “旅遊搭子”結伴出遊,到當地品嘗美食、打卡拍照、逛博物館成為大學生喜歡的旅遊方式。

面對即将到來的“五一”假期,吳昊也提醒,與陌生人一同出遊最易遇到的糾紛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财務争議,例如由誰來墊付共同費用、如何分攤費用等問題可能造成争議;二是服務不滿,當雙方對預訂的酒店、門票等服務品質存在預期差異時,可能導緻不滿和投訴;三是人身安全問題,旅途中的意外傷害、疾病或其他安全事件也是可能發生的糾紛之一;四是騷擾或侵犯隐私,個人空間的侵犯或不受歡迎的關注和接觸是另一種形式的糾紛。

為了減少這些風險,吳昊建議市民應保持溝通透明,就旅行預算、日程規劃等進行充分讨論,確定雙方都對計劃有共識。個人證件和貴重物品應随身攜帶并妥善保管,避免因失竊或遺失帶來不便和損失。明确界限,尊重彼此的個人空間和隐私,建立基本的相處規則。預防安全風險,出行前告知家人或朋友行程安排,保持通訊工具暢通。

吳昊表示,如今的“搭子”可能更傾向于一起參與一些特定活動,關系又沒有傳統交友那麼深入,互相之間的情感和經濟負擔也比較輕。視訊的方式讓人們更容易快速形成第一印象,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資訊真實性更難以驗證。“是以‘搭子’可能更适合做一些頻率高、時間短、環境相對安全場景下的活動,或者至少可以先從這類活動開始,以便驗證‘搭子’的人品和能力。”

同時,吳昊也指出,作為釋出活動或資訊的網絡平台,需要根據《電子商務法》和相關法律履行以下平台責任:審查義務,平台需要對釋出内容進行審查,如果發現有違法行為,應及時采取措施,這包括但不限于詐騙、騷擾等犯罪行為;安全保障義務,提供安全的交易環境,采取措施保護使用者的人身和财産安全,尤其是涉及到金錢交易時;資訊披露義務,平台應確定使用者資訊的透明度,對于使用者的投訴和糾紛,應提供适當的解決機制;監管責任,對于結伴旅遊的平台,如果它們對旅遊活動進行了積極的監管,如實名認證、安全評估、資金監管等,那麼它們在人身與财産安全性上的責任會更大。如果平台沒有盡到法律規定的義務,可能承擔一些民事賠償責任,特殊情況下還可能承擔連帶責任,例如平台知道或應當知道平台上的某些活動違法,但未采取必要措施,可能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記者:林菲

攝影:受訪者供圖

編輯: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