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挑戰衛星通信技術極限!華為Pura 70系列全球首發北鬥衛星圖檔【附衛星通信行業前景分析】

作者:長江雲
挑戰衛星通信技術極限!華為Pura 70系列全球首發北鬥衛星圖檔【附衛星通信行業前景分析】

(圖檔來源:攝圖網)

近日,華為再次在衛星通信領域取得了創新突破。他們的Pura 70系列手機在原有雙衛星通信的基礎上進一步更新,支援北鬥衛星圖檔消息發送。這意味着在戶外探險、緊急救援等情況下,即使沒有信号、沒有網絡,使用者也能通過手機發送圖檔消息,實作與接收方的雙向聯絡。資訊裡還包括地理位置等關鍵資訊。這項技術的推出對于戶外探險和緊急救援工作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據悉,2024年,主流廠商都在積極布局與衛星通信相關的技術。在受傷、迷路、車輛故障或遭遇惡劣天氣等需要緊急救援的場景中,通過照片,接收方能夠更直覺地了解發送方所處的周圍環境和人員情況。

此外,SpaceX也在衛星通信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最近發射了第二批6顆手機直連衛星,SpaceX成功通過星鍊衛星發出第一條短信,不換手機可直連衛星。

手機直連衛星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地面通信網絡覆寫不足的問題,是實作空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的關鍵。無論是在偏遠山區、海上、空中,還是處在自然災害中,都能實作無縫覆寫的通信服務。

“智能手機+衛星通信”新興賽道鋪就

手機直連衛星是以普通智能手機終端,不經過任何信号或資料中轉裝置,直接實作與衛星之間的信号收發功能。據Ericsson的報告,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使用者數量超過60億,而全球未接入網際網路的人口數量接近20億,全球有80%以上的陸地區域和95%的海洋區域沒有通信網絡覆寫。衛星網際網路是建構全球、全天時、全天候移動網絡覆寫的理想解決方案,也能夠降低人口稀少偏遠地區地面基站的建設成本。此外,手機直連也是衛星通信拓展大衆市場應用的基礎。美國ASTSpaceMobile、Lynk、Omnispace、SpaceX等企業均在布局手機直連技術,手機直連衛星已成為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競争的焦點。

挑戰衛星通信技術極限!華為Pura 70系列全球首發北鬥衛星圖檔【附衛星通信行業前景分析】

衛星通信晶片将貢獻強大增量市場

随着手機直連衛星技術市場逐漸開放,衛星通信晶片需求量将大幅增加。2023年,A股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布局衛星通信技術。華力創通在晶片設計研發領域具有前瞻性布局,成功推出多款衛星通信導航基帶晶片。該公司于2023年9月5日釋出公告,宣布簽訂了總值2.1億元的晶片大單,有利于推動公司衛星應用産業化程序,擴大公司在民用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公司開拓廣闊市場提供助力。同年9月25日,華力創通表示其自研的衛星通信基帶晶片已經可以應用于手機、便攜裝置、車載/船載終端等場景。此外,紫光展銳、海格通信、魅族等公司在衛星通信晶片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挑戰衛星通信技術極限!華為Pura 70系列全球首發北鬥衛星圖檔【附衛星通信行業前景分析】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加速落地成新切入點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衛星物聯網産業在未來全球物聯網生态系統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英國市場研究公司ABIResearch的預測,到2024年,将有2400萬台裝置通過衛星實作物聯網接入,這将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衛星物聯網産業鍊。預測顯示,未來10年,天基物聯網的終端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移動衛星通信系統(MSS)終端,另一類是甚小口徑天線地球站(VSAT)終端。這兩類終端的數量将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快速增長。此外,預計亞洲将成為天基物聯網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10%的唯一區域。到2027年,亞洲将成為衛星物聯網市場收入最高的區域之一,并将縮小與北美市場的差距。

挑戰衛星通信技術極限!華為Pura 70系列全球首發北鬥衛星圖檔【附衛星通信行業前景分析】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瑞文認為,手機直連衛星是創新通信服務的重要方向之一。大陸于2023年9月推出了首款支援直連衛星、可進行雙向通話的消費級手機,這标志着衛星通信正逐漸走進普通人的生活。中國電信正在與更多主流手機廠商緊密合作,緻力于讓手機直連衛星的功能成為大衆手機的标配,真正實作天地一體、雲網融合、萬物互聯的通信服務。

中泰證券釋出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電信釋出了支援5G衛星雙模的天翼鉑頓S9手機,使用者可以随時撥打和接聽衛星電話,以及進行衛星短信的收發。預計未來手機直連衛星網際網路應用将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從産業價值分布來看,中下遊環節的占比更高,随着技術和基礎設施的完善,應用端相關環節将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繼續閱讀